幼儿跳跃的教案5篇

时间:2024-04-20 作者:Indulgence

认真准备好适合学生们的教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跳跃的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跳跃的教案5篇

幼儿跳跃的教案篇1

游戏目标:

1、学习跳绳的方法,尝试手脚协调地进行跳绳游戏。

2、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通过思考跳绳的其他玩法,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3、与同伴合作,和同伴共享空间。

游戏准备:

1、绳子人手一根。

2、《朋友舞》音乐磁带,录音机。

游戏过程:

1、队列练习:

(1)教师鼓励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喊口令"1、2、3、4-123、4!"

(2)练习:六路纵队--一个大圆走--走小圆--开花走--一路纵队走--六路纵队走

2、玩绳子游戏。

(1)玩绳游戏:幼儿人手一根绳子,鼓励幼儿自主地探索各种玩绳游戏,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学习模仿。

(2)学习跳绳。

(3)幼儿分散练习跳绳。

(4)教师再次示范,讲解跳绳的要领以后,幼儿再分散练习跳绳。

(5)教师引导幼儿三人一组玩跳绳的游戏。

①教师:除了一个人跳绳,还可以几个人跳呢?

②三个教师示范练习三人协作跳,引起幼儿兴趣。

③幼儿尝试练习。

3、集体舞《快乐的阿依古丽》。

幼儿跳跃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双脚并拢在高度不同的木桩上跳上跳下,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2、勇敢大胆地进行跳跃,体验与木桩做游戏的快乐。

3、知道要注意安全,懂得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大小、高矮不同的树桩与幼儿人数相等,排列成五纵队;自选音乐两段。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幼儿听口令有精神地做动作,绕木桩走出场。(高人走、矮人走、快走、慢走)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木桩林,小朋友听口令跟着老师绕过木桩林。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边敲小铃边带领幼儿齐步走进场内,并随时变换高人走、矮人走、快走、慢走等动作口令,穿梭在排列好的木桩之间。

(2)热身运动:木桩有氧操

师:好大的一片木桩林啊,这些木桩有高有矮,有粗有细,多有趣啊!最近森林里要举行一次动物运动会,这片木桩林就是为了比赛而准备的。我有个好主意,我们也去参加比赛为他们加油助兴怎么样?好,让我们来锻炼身体为比赛做准备吧!首先一起来做个木桩有氧操!

请幼儿每人找一个木桩站在后面,在教师的带领下随音乐做自编木桩有氧操。跳完操提醒幼儿,感觉热的话就脱衣服。

教学建议:教师自编有氧操作为准备动作,利用木桩做各种动作:上肢、体转、下蹲、跳跃等,动作简单易学,便于幼儿跟着老师做;选择的音乐节奏明显,充分调动孩子的活动情绪。

2、基本部分

(1)请幼儿在排列好的木桩上自由跳跳。

师:我们要参加的那个比赛项目叫跳木桩,要求从地面跳到木桩上,然后再从木桩上跳回地面。我们一起来跳一跳、试一试,看看哪种跳法比较安全、比较稳。

幼儿自由练习在木桩上跳上跳下,教师巡视,鼓励幼儿大胆地跳。

教学建议:幼儿在自由练习中一定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引导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2)练习双脚并拢,在木桩上跳上跳下。

请个别幼儿示范跳的方法,教师与幼儿总结出比较好的姿势:双脚并拢用力往木桩上跳,同时落在木桩上,(注意落在木桩的中间位置)膝盖可以微微弯曲保持平衡,还可以借伸展双臂来保持身体的平稳;跳下木桩的时候双脚并拢同时起跳,前脚掌首先着地,然后整个脚面轻轻落地,膝盖微曲保持平稳。

请幼儿按要求练习跳木桩,鼓励胆小的幼儿先在矮一点的木桩上跳,跳熟练了再尝试高一点的木桩。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也可以请个别幼儿示范,讲解的语言尽量简洁易懂,便于幼儿掌握动作。

(3)幼儿再次自由练习跳木桩,引导幼儿去尝试跳高低不同的木桩。

(4)木桩接力赛。用排列好的木桩进行,引导幼儿在木桩间连续跳上跳下。鼓励幼儿大胆地跳,注意跳的时候双脚并拢。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双脚并拢跳木桩,可以来进行比赛了!你们玩过接力赛吗?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跳木桩接力赛,比赛的规则是怎么样的呢?请小朋友仔细听好。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并请一个小朋友示范动作。

游戏进行两次,给获胜队戴花冠。

教学建议:幼儿已经接触过接力比赛的形式,接力赛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跳木桩的技能,所以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准确。

3、结束部分。

放松运动:随着轻柔的音乐跳木桩芭蕾舞。

师:让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跳木桩芭蕾舞吧!

幼儿跳跃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技能。

2、提高爬、跑、跳的能力,锻炼体能,发展肢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在难度逐步提高的游戏中,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挑战自我。

【活动准备】

1、大绳一根,平衡步道、沙包若干。

2、活动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小蝌蚪变变变

(1)我们一起把绳子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圆的池塘,来做“小蝌蚪变变变”的游戏吧。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这一热身运动的动作,幼儿观察并跟随教师模仿练习。动作如下:

①身体趴在地上,双手合放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

②蝌蚪长出两条后腿:身体趴在地上,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

③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四肢匍匐爬行;

④变成青蛙起跳: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做全身运动。

2、青蛙跳田埂

(1)现在小蝌蚪变成了青蛙。你们知道青蛙有什么本领吗?青蛙不仅会唱歌,还会蹦蹦跳。大家一起来学学青蛙跳田埂。

(2)教师用平衡步道作田埂(一块一块间隔、两块两块间隔等),设置活动路线,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难度。幼儿可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练习。教师指导要点如下:

①要求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起跳时,用力蹬地,向前上摆臂;落地时,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②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变化难度,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给幼儿增加难度。注意观察个别能力较弱幼儿的活动情况,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③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请小青蛙自主掌控休息时间。(通过本环节,全体幼儿熟练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大部分幼儿能够进行助跑跨跳的动作练习,部分幼儿能够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较远的距离。)

(3)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通过增加难度和语言指导(如“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怎样跳才正确”“现在步道变宽了,你怎样跳过去”等),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地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

小结: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量,适时集中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和安全保护知识,在重点部分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练习。

幼儿跳跃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

2、 尝试合作探索花竿的各种跳法,活跃思维。

3、 初步学会在花竿的跳动下跳进跳出,培养动作协调性。

活动准备:

骆马竿、芦苇棒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舞长龙

1、做热身操,提起幼儿的精神。

2、每组幼儿两根棒,拿住当龙身,一组接一组,教师做龙头。

3、舞长龙,幼儿听教师信号,摆动龙身。

二、玩花竿

1、这些花竿真好,可以当龙身来玩,你还知道可以怎么玩这些花竿吗?

2、幼儿自由讲述。

3、那我们每组分4根花竿来一起玩玩好吗?

4、幼儿自由合作玩花竿,引导幼儿可以跳花竿等。

5、你们是怎么玩的?幼儿介绍玩法并示范。

6、教师抓一个较有特色的玩法讲解一下,并引导幼儿了解要有规律的摆动花竿、跳。

7、 个别组尝试。

三、跳花竿

1、分组自由学习跳花竿。

2、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摆动花竿,并有规律地在花竿跳动中跳进跳出。

3、引导幼儿相互合作,教师指导参与其中。

4、集中交流,感受快乐。

四、探索花竿的其他跳法

1、除了刚才我们学的这种跳法,我们还可以怎么跳呢?

2、幼儿自由讨论。

3、我们再去试试可以怎么跳?

4、幼儿合作探索花竿的不同跳法。

5、引导幼儿合作游戏,大胆探索创新。

6、集中交流,幼儿介绍玩法,并示范给同伴看。

7、教师及时作鼓励,并请幼儿学习同伴的玩法。

活动结束

1、花竿真棒,现在我们把他们变成小船一起划船回去好吗?

2、划小船,轻轻摇摆,回教室。

幼儿跳跃的教案篇5

指导语:

1、本组游戏让幼儿练习动作的控制能力、跳跃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通过亲子跳跃游戏,发展幼儿肢体协调性。

2、本组游戏一个或几个家庭都合适。

游戏一:

袋鼠和狗熊编者:

严彩芝游戏功能:

1、训练孩子动作的控制能力。

2、培养亲子情感,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游戏材料:

袋鼠、狗熊头饰。

游戏过程:

1、孩子扮演小袋鼠站在前面,妈妈扮演袋鼠妈妈站在后面。

2、家长双手搭在孩子的肩上,然后两人节奏一致地向前跳跃。

3、演大狗熊的爸爸从另一处走出,袋鼠妈妈和小袋鼠赶紧站住不动。

4、大狗熊绕着他们转一圈,并做一些怪相。

5、袋鼠妈妈和小袋鼠不许笑也不许动,直到大狗熊走后才可以继续向前跳。

游戏二:

袋鼠赛跑编者:

严彩芝游戏功能:

发展协调性和合作配合的能力。

游戏过程:

1、父子面相对,孩子的.双脚踩在父亲的双脚背上,双手相拉,组成"企鹅"。

2、妈妈发令后,从起点出发,孩子的双脚始终不得离开父亲的脚背,全程父亲要跳跃移3、途中需绕过三个障碍物,看爸爸和宝宝是否可以完成。

游戏三:

袋鼠妈妈编者:

严彩芝游戏功能:锻炼幼儿手部力量和合作配合的能力。

游戏材料:

袋鼠头饰游戏过程:

1、让袋鼠宝宝双手从前面抱紧袋鼠妈妈的脖子,双腿夹紧妈妈的腰。

2、宝宝像小袋鼠一样紧紧的挂在妈妈胸前。

3、妈妈抱着宝宝,双脚向前跳跃,跳至对面爸爸处,再换成爸爸做袋鼠爸爸,和宝宝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