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幼儿教案5篇

时间:2024-09-05 作者:Brave

一份具有挑战性的教案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写教案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预见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雨的幼儿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雨的幼儿教案5篇

雨的幼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练习走、跑、跳等技能,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以及速度感。

2.主动与同伴协同配合、共同行动的能力。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

主动与同伴协同配合、共同行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报纸,铃鼓、起跑线。

2.音乐。

观察与指导:

一、自由玩报纸:

1.幼儿随教师自由入活动场地。

2.师:今天请你和报纸做朋友,玩一玩,玩得时候注意安全。

二、幼儿小结、展示交流玩法。

1.揉成团投掷、折纸、跨跳等等。

2.引导幼儿4人合作玩报纸

师:请你们找4个人一起合作,看看合作的报纸都有哪些好玩的方法。

(教师在过程中适时介入指导)

三、舞纸龙

1. 在4人合作的过程中,引导或者建议幼儿每人将报纸放在头上方,并将自己的报纸和前面的`幼儿连接起来,搭成“纸龙”,在场地上自由练习。

规则:在行走的过程中,每条龙都必须保持连接,不能断开。

在幼儿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探讨“怎样才能做到纸龙不断开,而速度又很快呢?”

2.幼儿比赛舞纸龙

(提醒幼儿在速度的基础上注意安全)

3.听指令舞纸龙

(1)鼓声快,“纸龙”走得快;鼓声慢,“纸龙”走得慢。

(2)鼓声响,“纸龙”舞得高;鼓声轻,“纸龙”舞得低。

四、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

舞龙是我国传统的文化风俗,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本次活动以报纸为活动的材料,让幼儿在玩玩中探索多种有趣的方法。整个过程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教师指导和参与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走、跑、跳、爬、平衡等动作技能,体验到成功合作的乐趣,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环保的意识。

雨的幼儿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4岁左右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培养幼儿计数技能,提高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能力,我特制订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计数活动,体验多种形式计数的乐趣。

2.复习1-5以内的点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学习按数取物,并知道数字的实际意义。

3.能用语言大胆表达操作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1-5以内的数能手口一致是本节课的重点。

2.用语言表达是本节课的难点。

活动准备

?生日快乐歌》音乐磁带,玩具小动物4个v小狗、小猫、小羊、小猪w实物苹果2个,小鱼3条,骨头4根,5以内数字卡,蛋糕图片1张v蛋糕上面有5支蜡烛w,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积木若干,衣服一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今天有一位特别的小客人要到我们班做客,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

出示玩具小猪,老师:“这是谁呀?今天小猪特别的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今天是小猪的生日,小猪过生日,老师要送他一件礼物,一件漂亮的新衣服,现在我们给他穿起来。”

二.演示。

1.老师:“小猪过生日,很多小动物都来为他庆祝,并送来了许多的礼物。”出示玩具小羊,“咩咩”是谁来了?v小羊w小羊用盘子装了2个苹果送给小猪作为礼物。老师:“数一数有几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出后,老师出示相应的'数字卡。“小鸭子送给小猪礼物的时候会说些什么话?”v祝你生日快乐w小猪说:“谢谢。”

2.分别出示玩具小狗和小猫,“喵喵”是小猫来了,让幼儿自己说出送给小猪什么礼物,v3条小鱼,用绳子穿成一串w数量是多少,用几来表示。并取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老师在黑板上贴出小猫的图案,把小鱼贴在下面,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鱼的上方。“汪汪汪”是小狗来了,小狗给小猪送来4根骨头作为礼物。老师同样引导幼儿点数其数量,用几来表示,并在黑板上贴上图案和数字。

3.动物送完礼物了,但小猪到底是过几岁生日呢?先让小朋友猜猜看,老师再出示蛋糕的图片,带领幼儿一起点数,感知是五支蜡烛,5岁生日。老师总结这是用数字5来表示,出示5的数字卡片,问幼儿5像什么。像秤钩让幼儿从形状上认识数字。

三.操作探索

老师:“小动物给小猪送了礼物,我们也给小猪送礼物,每个小组有一篮子积木,我们送积木给小猪”。

1.老师出示不同的数卡,幼儿根据数卡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积木在自己面前的小盘子,作为礼物送给小猪。

2.请一部分小朋友告诉大家,他给小猪送了几块积木。

3.提醒幼儿按数取物。

四.游戏活动。

小动物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了,请小朋友根据小动物的叫声,去拿相应数量食物给小动物。如:小猫叫喵喵3声…

教学反思

1.在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对生活化的活动教材很感兴趣,让活动一开始就处在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之中。

2.活动过程的游戏化,幼儿学习兴趣浓。

3.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幼儿老师厂感到对数学不好教,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以后在、教学中要在孩子兴趣点上寻找数学活动适宜的教材内容,让孩子在生活中、游戏中感受数学,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

雨的幼儿教案篇3

教学过程:

在元旦马上就要到来的时刻,孩子们也在慢慢期许着新年惊喜的到来,千万不要让他们失望哦,在这样一个热情洋溢的时刻,幼儿园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就让我们家长们一起参与进来吧,带给孩子们的'童年美好的新年回忆。

元旦游戏一:

游戏:夹皮球

目的:发展幼儿跑跳能力,感受亲子游戏的快乐。

玩法:将幼儿(家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对夹球过障碍比赛,哪队快,哪队为胜利。

元旦游戏二:

游戏:扔毽子

目的:发展幼儿的投掷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玩法:家长手持篮子,幼儿往蓝里投掷,一多的为胜出。

元旦游戏三:

游戏:毛毛虫

目的:

1、提高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2、通过亲子游戏,增强亲子感情。

玩法:准备呼拉圈六个,分两组,家长列入其中,三人一列纵队,把圈套在自己身上,然后拉住自己和前面一个人的圈,比比哪组跑完规定路线,在路线上设置独木桥、山洞等障碍物。

元旦游戏四:

游戏:做皮球

目的:

1、学会听老师口令走。

2、初步培养孩子的灵敏性。

玩法:

1、老师喊走走,走成一个大皮球,全体手拉手做皮球。

2、老师喊两人做皮球,然后小朋友和家长结对,手拉手做皮球。

3、老师喊四人做皮球,自由找朋友四人围成圈,手拉手做皮球。

元旦游戏五:

游戏:拍球接力

目的:

1、练习幼儿拍接球的技能。

2、初步培养孩子的合作性。

玩法:

幼儿拍球来回接力,以快的为胜出。

雨的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舞蹈基本功节奏的训练。(难点)

2、幼儿学习一些舞蹈造型,能够大胆跟着音乐摆出造型,动作优美。(重点)

3、幼儿体会舞蹈带来的。欢乐。

【活动准备】

幼儿穿上自己的`舞蹈鞋、坐垫、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教师带幼儿做基本功热身。

2、提问:小朋友你们都拍过照片吗那么你们拍照片的时候都喜欢摆什么造型呢

请个别幼儿上台来展示,其他幼儿一起来学一学。

二、播放ppt。

1、师幼一起观察图片中幼儿的造型。

2、教师分动作教幼儿,提醒幼儿摆造型时的注意点。(提腰、顶胯、绷脚尖等)

3、提问:怎样摆造型最好看

4、教师总结:摆造型时不能乱动、要微笑、要自信。

三、播放音乐,幼儿表演。

1、教师跟着音乐节拍表演,幼儿观察。

2、提问:你们觉得教师表演好不好为什么教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教师在听音乐时候心里默默数节奏。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3、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练习数拍子。

请本事强的帮忙本事较弱的幼儿一起练习。

4、播放音乐,幼儿全体随一起表演。

雨的幼儿教案篇5

设计背景

通过实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知道改变纸的形状可以使纸桥的承受能力发生变化。

2、鼓励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感知,同样的纸折成山形最牢固,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可以使纸的承受能力发生变化。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a4纸,2个易拉罐,吸管,积木数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老师:你见过桥吗?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平常我们见过的桥都是用水泥钢筋或者木头做成的,今天我们也要做一座自己的小桥,这座桥能够放一块积木在上面。教师介绍材料:积木、纸、吸管。提出要求:两块积木座桥墩,吸管是桥下面的流水,纸用来做桥面。

2、幼儿制作纸桥。

(1)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并请做好纸桥的幼儿将纸桥展示在桌子上。 提问: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这次要在桥上放三块积木,你可以把你的纸桥变一变。

(2)幼儿进行第二次操作,并将完成的作品放在桌子上。 提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你的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3)游戏:比比谁的纸桥最牢固?刚才大家做出的纸乔都能够放三块积木,现在我请大家来比赛,看看谁做的纸桥能够放的积木最多?(提出要求: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并数一数最多在桥上能够放多少积木)从每组选一个小朋友上来展示:比一比谁的纸桥最牢固。讨论:你做的纸桥最多能够放几块积木?为什么你的纸桥能够放这么多积木?

3、帮助幼儿了解简单原理 结论:“当纸弯曲之后能够承受的重量变大,弯曲的次数变多,承受的重量也就变大了,而且弯曲的次数越多,承受的重量越大,纸桥也就越牢固。

4、扩展幼儿的经验,日常生活当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利用弯曲后来使它便牢固的?

教学反思

1. 打断幼儿讲述桥的知识时候的讲话。

2. 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没有讲述桥的结构。

3. 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