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的系统设计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层层推进,通过详细的教案,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多有趣的课堂游戏和活动,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我喜欢大班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喜欢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表现自己与同伴玩花灯时的情景、动态、表情,体验其中的乐趣。
2.在创作的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专注地完成绘画活动。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
表现玩花灯的情景。
活动难点:
人物的动态和色彩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花灯的经验,会表现简单的花灯。
2.人物活动图,笔、纸。
3.幼儿用书:《闹花灯》。
4.活动前布置教室,在窗上、墙边挂上各种不同的'花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看看我们活动室里有什么花灯?
二、引导幼儿回忆、交流与同伴玩花灯时的情景。
师:元宵节你是怎么玩花灯的?和谁一起玩的?玩花灯时看到了什么?许多的花灯挂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你玩花灯时心情怎么样?
三、师幼共同探讨如何表现和大家一起玩花灯的情景。
师:玩花灯时都有哪些动作?身体的哪一部分发生变化?怎样来表现许多人一起玩花灯?什么时候玩花灯?怎样表现热闹的场面?用什么颜色?
四、教师提供幼儿用书
并有意识地指导幼儿创作作品《闹花灯》。
五、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交流展示的幼儿作品,鼓励在动态和色彩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幼儿。
活动延伸:
了解花灯的制作。
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小纸盒、线、木棍和装饰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制作花灯。
我喜欢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赏读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喜欢书》,初步了解书的种类,萌发喜欢书籍的情感。
2、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尝试简单表述自己喜欢的书籍类型。
3、萌发对阅读书籍的兴趣。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通过阅读绘本,初步了解书的种类并萌发对书籍的喜爱。
活动准备:
绘本《我喜欢书》ppt,猩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以为新朋友,瞧瞧他是谁呢?
教师用猩猩头饰挡住自己的脸,以猩猩的身份与幼儿打招呼。
2、师:你们好!你们猜猜我的爱好是什么?
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中猩猩正在干什么,从而知道喜欢看书。
二、引发兴趣,开启故事
1、师:你们猜一猜,猩猩会喜欢什么样的书?
请幼儿举手回答,自由发表意见
2、师:让我们跟着小猩猩,看看他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书呢吧
三、分解阅读绘本,初步了解书的种类
按顺序出示ppt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猩猩的穿着,表情,神态,图画中的细节,让幼儿通过图片知道猩猩分别喜欢什么样的书,从而了解书的种类。
播放图片”好笑的书”师:猩猩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你发现了什么?
请幼儿举手回答,引导幼儿知道是好笑的书师:猩猩穿的是小丑的衣服,他的表情是笑着的,原来呀猩猩喜欢好笑的书。
接下来的图片介绍都是按照此方法介绍,后面教师不用介绍,幼儿就能通过图片猜出是什么样的书。
总结:看来猩猩真的喜欢各种各样的.书。出示最后一张图片,猩猩真的很喜欢书。
四、完整阅读绘本,巩固了解书的种类,体验阅读的乐趣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完整的阅读这个绘本故事教师完整的阅读一遍师生讨论,进一步理解书籍的分类师:读完了这本书,不仅知道猩猩喜欢什么样的书,还知道了书原来有这么多的种类,增长不少知识呢,说说你都喜欢怎样的书吧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喜欢的书的类型,了解书名与作者,帮助幼儿积累看书经验,激发对书本的兴趣师:现在你们知道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了吗?除了名字,你还看到了什么?
再次出示封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师:原来输的封面上还告诉我们这本书的作者是安东尼布朗,他是英国非常有名的儿童作家。我们以后看书的时候呢,不仅要看书的内容,还要知道书的作者。
五、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我喜欢的书
你们喜欢看书吗?你们都看过什么书?你觉得看书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请幼儿思考,然后举手回答,教师引导师:看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我们能从书中学到很多东西,喜欢看看书,多看书的人呢,也会让人尊敬让人敬佩。所以我们要多看书,和书做好朋友。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我喜欢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2、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句型,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对太阳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太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猜猜是什么?
教师: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太阳就天天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瞧!谁在哪里?
教师:看到了它你想到了什么?
二、看图讲述
1、教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太阳行走在天上,它看见的东西最多,
它听说的故事最多,它知道的事情也最多。
太阳这么见多识广,那他它都看见些什么,听见些什么,知道些什么呢?
2、观看图片:太阳放出了温暖,使一切变得美好的。
3、用语言讲述图片的内容。
在观看图片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句式: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
启发性提问:
图片中谁在说话?说了什么话?
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树桩上一道道圈圈说明什么?
三、创编
1、教师:孩子们除了图片上的,你还知道太阳改变了哪些?
和你的同伴分享一下。
2、启发幼儿根据原有结构,尝试替换自然现象仿编诗歌,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3、创编示范
引导可以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进行仿编,让他们的生活经验实现迁移,真正做到学习为生活所用,为生活服务。
我喜欢大班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专注的倾听同伴谈话,迅速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学习别人的谈话经验。
2、培养幼儿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
3、幼儿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及人物角色,并说出原因。
二、活动准备
1、动画片画面。
2、准备各种动画片短小片段。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动画城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呀,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动画城看动画片了哦。(将很多的动画片画面呈现在幼儿面前)
教师:请小朋友们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动画片?这么多的动画片,哪一个是你现在就想看的呢?
2、观看动画片
(1)根据幼儿的提议,播放幼儿想看的动画片
(2)教师:小朋友们,刚刚你们看了你们喜欢的动画片,现在老师想知道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谁,为什么喜欢他?请你们告诉我好吗?假如你是他,你最想干嘛?
(3)向伙伴分享自己还看过的其他动画片
3、游戏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角色
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里的人物,那你们想不想当小演员,来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呢?(请小朋友们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说话,走路等等)
教师:小朋友们刚刚模仿的都很棒,动画城的小伙伴们要奖励你们听听他们的歌,现在让我们听着歌曲,休息一下。
我喜欢大班教案篇5
设计意图:
5~6岁的孩子,是语言发展的快速时期,有空就聊天,成为孩子们一日活动中最开心的事情。最近,班里欢欢、琪琪等孩子聊天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火爆”得不得了。话题中,孩子们一直围绕着汽车的内容与小伙伴开展讨论,比较不同车的不同优势,介绍自己喜欢的车的优点,而且,他们还带动了周围一大片的孩子参与讨论,有的孩子还从家中带来了许多汽车图片、汽车图书及汽车玩具,小组之间进行着相互比较、讨论着,在孩子们的心中,似乎都有了一款自己的爱车,这样的话题,“热”了很久…… 《指南》中提出,“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因此,我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车》的主题活动,借此契机,满足幼儿对有关汽车知识的渴望,综合活动《我喜欢的车》,仅是主题活动中的一个内容。 活动名称: 我喜欢的汽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特点。
2、乐意大胆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汽车。
3、利用各种纸盒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运用剪、贴、粘等不同的方法制作各种不同的“汽车”。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有关不同汽车的视频资料
学具准备: a组:半成品的作品 b组:各种不同的纸盒 c组:已任意组合好的纸盒
共有:剪刀、胶棒、小胶带、双面胶、各种色纸、小瓶盖、吸管等等。
环境布置:
1、主题墙面“各种各样的汽车”( 各种车的`图片及玩具模型)
2、布置场景“热热闹闹的大街”,街中有红绿灯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一看、说一说
请幼儿观察视频资料,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介绍并概括出汽车的基本特点。
小结:不同的车由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构成(或椭圆体),车下有轮子、车身上有车窗、车灯等等。
二、游戏:想一想、说一说 乐意大胆想象,并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汽车。
小结:幼儿喜欢的车的主要特征,如:会飞的车是什么样子?它有什么可以飞呢?会在水中行驶的车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不怕水呢?等等。
三、游戏:想一想、做一做
提出“马路上的车很少”,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汽车开进马路,并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
1、与幼儿讨论:这里都有什么材料?它们可以做什么?它们可以怎样连接?胶带可以怎样使用?胶水呢?(为幼儿动手制作积累经验)
2、 向幼儿分组提出不同的目标:
a组,扮点组:
引导语:托盘里有什么?它会是一辆什么车,为什么?你能不能用这些材料把它装饰更漂亮一些?
提示幼儿运用辅助的小材料进行装饰。
b组,自由组:
引导语:托盘里有什么?你喜欢的车是什么样子?它有什么本领?请小朋友自己选不同的材料,制做一辆自己喜欢的车。 提示幼儿在制作时要考虑自己汽车的特殊功能,如:会飞、无人驾驶等等特征,可以在什么地方体现。
c组,改造组:
引导语:看看托盘里有什么?它们又像什么,能不能把这些材料改一改、变一变,制作成自己喜欢的汽车,它会是一辆什么样车,又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呢? 提示幼儿在制作时,要考虑材料的特征,体会巧用、巧改材料的乐趣。
四、游戏:玩一玩、乐一乐
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带幼儿在已布置好的场地“热热闹闹的大街”中进行“红绿灯”的游戏,知道“开”车时要遵守的交通规则,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延伸:
可将幼儿自己制作的“汽车”投放到区域中,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幼儿的需求。
?指南》中指提出, “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生成活动的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成为主体,教师进则是活动的引导者,综合活动《我喜欢的汽车》中,每位幼儿的兴趣都十分浓厚,活动中,将幼儿聊天的内容进行升华,如:“你心目中理想的汽车是什么样子?”,“它都具有什么本领?”,“你准备怎样设计它?”,逐层提问,让幼儿在脑海中建构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汽车,为幼儿最后的动手实践,打下基础。
二、注重各个领域的整合,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
?指南》中提出,“要注重学习和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活动中,我注重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整合,艺术领域中 “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将幼儿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喜欢会飞的汽车!”,“我的汽车上有浆,它可以两用!” “我的汽车是无人驾驶的,永远不会撞车!”,在讨论中积累幼儿的想法,选择需要的制作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心中喜欢的汽车,“开”着自己的爱车进入 “小社会”体验按规则行驶的乐趣,为幼儿将来步入“大社会”奠定基础。
三、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
?指南》中提出,“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的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我设计了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和活动的材料,“扮点组---对已有的材料进行加工、装饰”,“ 自由组---对材料进行随意组合,剪接、装饰”,“改造组---根据提供的组合材料,进行想象、添加、装饰”。
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设计制作喜欢的“汽车”,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成功点,自信、大胆的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喜欢的“汽车”,活动中,幼儿乐乐“开”着自己的“迷你跑车”说:“我的车是电脑无人驾驶,会自动避让前方的车!”;幼儿妞妞“开”着自己设计的“飞船汽车”在天空中飞;幼儿琪琪“开”着自己的“折叠汽车”自由自在地“跑”,据说这种车可以折叠成一个小箱子……
总之,孩子们在活动中参与度都非常高,自行开发和设计的“汽车”都很有特点,活动比较成功。
我喜欢大班教案篇6
设计思路:
幼儿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自尊和自信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自信的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为了提高幼儿与他人交流的自信心,并能大胆的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我结合大班幼儿的这些特点设计了“我喜欢我”这一节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学会自我欣赏。
2.能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喜欢自己,不盲目模仿别人。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音乐磁带,青蛙、野鸡、松鼠、山羊的指偶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谁想告诉我你的名字?(你的名字真好听)在咱们这个班里,你喜欢谁?为什么?
二、结合课件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前半部分。
师:(神秘状)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出示青蛙课件)
师: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找出青蛙的优点)
青蛙也是这么想的,今天,小青蛙在池塘边……它忍不住哭了起来。(结合课件讲故事)
师:青蛙为什么会难受?他真得很没用吗?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师:青蛙有这么多的本领,他不应该难受呀!谁来安慰安慰它。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山羊笑着对青蛙说:……我们大家都喜欢你。
师:(老师高兴的情绪)你们猜猜,现在青蛙会是什么表情呢?
讲故事至最后,问:现在青蛙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呢?山羊对它说了什么?
师:山羊不仅知道自己的本领,还知道观察别人的优点。那么野鸡、小松鼠有哪些本领呢?
师: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青蛙当然也有。最后青蛙是怎么对自己说的?
师:这会儿青蛙高兴了,它为自己是一只青蛙而感到自豪!这个故事的名字是:《我喜欢我》
三、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本领
1.幼儿相互交流。
师:你喜欢你自己吗?想想自己有哪些什么本领?请与你的小伙伴说一说,让他们更加喜欢吧。
2.幼儿轮流说说喜欢自己的.理由。
师:看来小朋友的本领还真不少,说都说不完。这样吧,每个人把你的本领说给大家听听。
(教师追问幼儿——自己有哪些本领?会为自己做什么?还能为别人做什么事情等。)请现场幼儿展示(如:跳舞、唱歌、武术),老师及时鼓励。
小结:你们太了不起了,有这么多的本领呀,你们还能帮别人做那么多的事情,真是太棒了!
四、召开“赞美会”,让幼儿感受赞美与被赞美的快乐
师:你有没有发现其他的小朋友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呢?下面我们召开一个赞美会,你可以大声地赞美任何一个小朋友。可以用我喜欢谁,因为他能……的句式说出来。
师:ⅹⅹ,听到这么多小朋友赞美你,你们感觉怎么样?(高兴、快乐、觉得自己很棒。)有这么多人夸你,说明你很棒。
五、鼓励幼儿随音乐自信地表演
师:孩子们,通过自己和别人的赞美,今天我们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优点,你们太棒了!让我们随音乐快乐一下吧!(放音乐《大家一起来》跳到前面来,面向大家做一个自信的动作,他们会更加喜欢你。
(音乐声音变小)教师小结:我们每天都在不断进步。优点会越来越多,也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你。如果有人问你“你喜欢你自己吗?”你应该怎么告诉他?(小朋友:“我喜欢我自己。”)教师引导幼儿大声说出,并做动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发现自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能大胆的说出:“我喜欢我自己”,让幼儿感受自己的独特性。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语言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这次活动的重点,力争在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上具有启发性,激发幼儿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同时,注重了语言、艺术与健康不同领域内容的整合。
我喜欢大班教案篇7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同伴的高矮,胖瘦选择合适的塑料方便袋裁剪。
套上自制的背心,相互欣赏。 观 察 记 录 时间 20xx年4月20日
活动内容
生活劳动区活动:量体裁衣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鲍思楚、徐惟志
幼儿行为表现 鲍思楚在教师讲解完要求后,连忙拿了一个大袋子到徐惟志面前,一边比一边说:“哎呀,你太瘦了,得换个小袋子才行。”然后,拿起剪刀兴致勃勃地剪起来,并在上面贴了好多漂亮的图形纸,做好后得意地送给好朋友徐惟志,徐惟志看到了这件衣服,连忙套在身上,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你们看,鲍思楚做的衣服太好了。”
指导与
今天的制作活动,教师为幼儿了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幼儿在这样动手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体验了成语的内涵。使幼儿获得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完善了自身对成语的认知。
计算:我给成语分个类
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能自定分类标准并将学过的成语卡片进行分类。
2、会与同伴共同讨论、协商,提高合作能力。
准备:幼儿自己绘画的成语卡片若干,教师将幼儿绘画的成语打印成汉字贴在卡片下方。
过程:
1、看图画说成语。
小朋友们已经懂得了很多的成语,还将知道的成语画成了画。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看图说成语的游戏。
(1) 教师出示图画,幼儿说出成语。
(2) 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一个幼儿出示成语卡片,一个幼儿说出成语)。
2、提问引出话题
(1)a、你们小组的成语有相同之处吗?什么地方相同?
b、小组讨论
c、幼儿表达
(2)你能将这些成语按照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吗?怎么分?
(3)幼儿讨论将自己的成语进行分类。
(4)分好后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按照什么特征进行分类的。
3、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成语的类别进行组合,再次分类。
数字类: 一心一意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三心二意……
动物类: 走马看花 车水马龙 老马识途 指鹿为马……
首字相同类:井然有序 井中捞月……
4、将分类的成语分别贴到墙上,供幼儿在课余时指一指,说一说。 延伸活动:日常生活中继续丰富
幼儿成语知识,并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成语进行分类,随时贴到墙上。
观 察 记 录 时间 1年4月20 日
活动内容 计算活动:我给成语分个类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萤萤、欢欢、妮妮
幼儿行为表现 萤萤手中的成语有“狐假虎威、骑虎难下、为虎作伥……欢欢手中的成语有“老马识途、塞翁失马、指鹿为马……妮妮手中的成语有“画饼充饥、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桌上还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悬梁刺股、孜孜不倦……”没人选。
指导与 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三心二意”几个数字成语也被幼儿送走了。而且很快归为“动物类、数字类、首字相同类”。而剩下的几个成语,由于从字面上看不出是意义相同,因此,幼儿都不选。我问:“这几个成语有相同的地方吗?”幼儿还是说不出,于是,我决定今天对这一类成语不作要求,但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切找找这些成语的共同之处。在活动中,教师完全在观察幼儿发展的基础上,调整计划与指导策略,因此幼儿始终以积极情绪投入到活动中。
主题的回顾与体会
短短的一周的主题活动结束了,但它却给教师与幼儿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围绕成语进行讨论,交流、表达,每当饭前课余之时,总有几个幼儿挤到老师身边,恳求说:“老师,给我一点时间,我想教小朋友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他们一定不知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对成语产生了强烈喜爱,他们对成语所表现出的浓厚之情深深感动着教师,组织活动的教师由衷地说:“真没想到,这个活动有这么大的魅力,在活动中我发现了每一位幼儿身上蕴含的巨大潜能,正是这个主题活动为幼儿自主发展了空间。”
整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活动中提倡幼儿发问,教师随着幼儿的思路调整计划与策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真正地走进了幼儿的内心世界,把儿童的兴趣、需要、想法真正呈现出来,活动中淡化目标意识,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对活动的体验与兴趣点,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活动,并在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主题,延续主题。
当教师对孩子的问题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说:“我要去请教我的老师,去查资料。”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在学习成语遇到困难与疑惑时,也知道去查阅书籍,上咨询。张鸿铭、彭程小朋友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时,图书管理员惊讶地说:“这么小,你就会查资料了,真了不起!”成人的鼓励,家长的支持,使幼儿以足够的自信积极地投入探索、操作活动之中,就连班上的徐宜笑小朋友也在这一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学成语、说成语在幼儿的心灵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进入了研究学习状态,这些为他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活动中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整个活动分不清谁是教者,谁是学者,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求助于教师与家长;家长遇到难题时,向老师和孩子请教;当老师也遇到不知道的答案时,竟然有孩子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影响,他们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生动地展现出教学相长的过程。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幼儿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教室里、操场上时常可以听到:“我们一言为定、你这是明知故犯、我可是后来居上……”从成语中幼儿了解到广博的科学、历史知识,领悟了成语中古人身上所蕴含的优良品质,体验到成语语句琅琅上口的韵律节奏,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进行生成性主题活动时,我们感到:生成并不意味着不要事先计划,特别是初进行活动的教师,更需要细致考虑主题框架络与主题相关的因素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足够地思考,才能敏捷地捕捉到有价值的线索,调整、修改计划,使之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