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造性的教案是教师成长的宝贵经验之一,教案是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符号记录规律。
2、激发幼儿对物体排列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
斑马图片;条形旗图片(规律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教师身穿条纹上衣,吸引幼儿注意。
师:“老师的上衣图案是怎么样的?”
2、出示斑马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纹规律。
3、出示条形旗图片,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启发幼儿用符号记录规律。
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怎么样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1、幼儿讨论记录方法。
2、确定简洁的记录方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规律(如:010101、□○□○□○)或用物体的主要特点进行记录(如:蓝白蓝白蓝白)。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符号记录。
4、幼儿互相交流记录结果的含义。
三、启发幼儿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并尝试进行记录。
四、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各种规律事物及规律现象。(如:人行横道、星期的轮回规律、四季的轮回规律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
一、活动产生
中班的孩子们总能从身边的事物发现问题,当我给孩子们讲到包公利用水和油断案时,孩子们显得十分感兴趣,一方面是对包公这个人物的兴趣,一方面是对断案采用的方法原理感兴趣。《纲要》中说: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并把握时机,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
为此,我借着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本次活动。我想,只要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答孩子们的的疑问,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最常见的事物,如水和油的关系,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奥妙,就有助于孩子们保持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并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到能力和知识。
二、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水和油在相互混合之后的状态,知道油比水轻。
2、能用语言和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3、喜欢动手实验,能与人协商,合作,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活动准备
1、水,色拉油,透明一次性杯子,蜡笔,吸管,记录表等。
2、理解科学词汇:液体,混合,浮,静止,不溶于水,溶解。
四、活动过程
1、 情景导入
师出示水和油: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杯水和一杯油,你知道哪一杯是水,哪一杯是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水和油的关系。
2、 问题探究
1)、师介绍记录表,幼儿商量做实验一。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
2)、师介绍记录表,幼儿商量做实验二。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
3)、师介绍记录表,幼儿商量做实验三。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油浮在水的上面。
3、 集体总结
原来不论是水倒入油中,还是油倒入水中,或者把水和油一起倒入杯子,并用管子搅拌,等它静止下来之后,最终的结果都是分成两层,油在上面,水在下面。这说明水和油相比,油轻,水重,轻的浮在上面,重的沉在下面。
4、 延伸:
师:小朋友,上一次,我们听了《包公破案》的故事,那么你现在知道包公是怎么知道那些钱是卖油条的,而不是矮胖子的了吗?(幼儿讨论回答)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几种剪刀的外形特征。
2、了解几种剪刀的用途,知道它们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3、发展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4、牢记用剪常规。
【活动准备】
窗花剪纸一张、花枝剪、理发剪、剪指刀、幼儿用剪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平时都爱玩,都喜欢做游戏,小朋友们,你们玩过这种游戏吗?(师示范)你们知道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吗?(石头、剪刀、金刚锤,师着重用手示范剪刀)平时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剪刀啊?(剪花的、剪指甲的……)
二、认识各种剪??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几把剪刀,大家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这些剪刀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幼儿边看边说)教师小结:(1)相同点:都叫剪刀;都可用来剪东西;都有一个轴;都有刀刃。(2)不同点:外形不同,用途不同。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的用途,教师手持实物问:既然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们的用途,那么小朋友根据你观察到的这几种剪刀的外形,猜一猜它们是剪什么的?(幼儿:可能是修剪树枝的、也可能是理发的……),好!让我们通过课件来看一下,它们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三、剪刀的用途
在课件的展示过程中小结剪刀的用途(结合外形特征)花枝剪:刀柄、刀刃都比较粗壮,适合大幅度的用力切 断物体。理发剪:剪尾更有利于理发师的抓握,不易在手中脱落,它是圆头的,使用时可以避免戳伤客人。布料剪:因为布很软,所以它的刀刃比较锋利,刀刃也较长,这样剪起来就快,刀柄短,刀身较重,只用拇指提拉刀柄就可以了。指甲刀:外形较小,容易操作,刀刃之间的距离小,避免伤到人手,刀刃的形状是按照我们人的指甲的形状设计的,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四、使用剪??
孩子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剪刀,这些剪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很大的方便,但是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我们小朋友,因为剪刀是一种很锋利的工具。那么谁能告诉我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引导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对使用剪刀的安全看法)对啊!我们在使用剪刀时,一定要记住:不能抢剪刀、不能用剪刀对着别人、也不能拿着剪刀乱跑、剪刀尖儿更不要朝上……
(出示窗花引起幼儿兴趣)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对!这是窗花,那你们猜猜这些美丽的窗花是怎么变出来的?(剪刀)下面老师给你们每人发一把剪刀,
小剪刀,手中拿,咔嚓咔嚓剪窗花。(边发剪刀边念儿歌)
剪窗花,剪窗花,剪得宝宝笑哈哈
快过年了,老师也想请大家用窗花把我们班的教室打扮一下。我们一起来剪窗花,好吗? 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安全地使用剪刀,体验剪刀的作用,获得剪纸的乐趣。(教师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发现油和水互不相溶的现象。
2、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3、尝试用绘画记录的方式。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水、油每人各一小杯,备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记录单、记录笔、黄色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你问我答》
1、小朋友提有关实验物品的问题,教师回答。
2、杯子里有什么?
像水一样会流动的,黄颜色的,爸爸妈妈炒菜是要用的“油”。这里还有一杯,这是什么?(水)
把水和油倒在一起,会怎样?
把水和油倒在一起,可能会怎样?
二、猜想记录
1、把幼儿猜测结果图出示在黑板上。
油会在水的哪儿?
2、统计幼儿每种预测结果人数并记录在黑板上。
3、简单介绍记录表。
4、幼儿记录并讲述自己的猜想。
三、进行实验
1、要求:认真观察,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为每位小朋友也准备了一杯油和一杯水,每个小朋友在小托盘中取一杯油和一杯水,注意轻一点不要弄撒了哦。
2、幼儿实验,记录。
把油倒进水里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有意思的现象呢?(幼儿:油在水的上面)
3、幼儿验证预测结果教师记录。
油在水的上面,把黑板上刚才我们猜对的画一个勾。
4、搅拌后油在水的位置,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
看一看这张图是什么意思?
幼儿:用筷子搅一搅。
猜一猜我们用筷子搅一搅油会在水的哪里?
5、幼儿实验并记录。
这里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张小卡片,还有油画棒,把你搅拌后发现的有意思的现象记录在小卡片上,我们黄色的油画棒表示油,蓝色的表示水,小朋友要记清哦。
四、交流、讨论
1、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杯子里的油和水有什么样的变化?
(1)做完实验的小朋友来把你的卡片贴在黑板上。(2)谁来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杯子里的油和水有什么样的变化?
2、教师小结:油和水这两个好朋友很奇怪,油总是在水的上面。请小朋友回去观察一下中午咱们喝的汤,爸爸妈妈炒的菜是不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
五、提出新问题
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
活动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整节活动连接紧密,稳扎稳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坚持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原则,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感悟出真知,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油和水”的奥秘。也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的科学态度。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小百科:油是常温下为液体的憎水性物质的总称,由一种或多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硅油有很大部分由硅氧化合物组成),与醇、酮和醚等碳氢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油的组成部分不极化。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穿衣服首先要找领子,而领子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认识一些常用的,普通的领子,并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各种漂亮的衣服领子。
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领子的衣服(小朋友平时穿的衣服和衣服图片)。
学具:各种领子的衣服图片、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引出主题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衣服,你们看看是谁的?(分别讲出是谁的)请这位小朋友上来穿穿这些衣服,其余小朋友仔细观察,并从观察中得出结论:穿衣服首先要找到领子。
这些小朋友的衣服不仅颜色漂亮,而且它们的领子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是要让小朋友来认识这些领子的。
教师讲解教师分别出示一些常用的、普通的领子,如:方领、圆领、尖领、西装领等,让幼儿讲讲是什么领子?并教给幼儿正确地称呼这些领子,从而对领子形成一定的概念。
教师出示图片,讲讲一些不常见的领子名称,如:燕尾领、青果领、蟹钳领、驳壳领、中装领等等,特别让幼儿认识一种氨纶编织的领子,虽然它与下摆一样宽窄很难分辨,但是只要掌握领子短、下摆长就行了。这样能让幼儿知道更多的领子种类,加深对领子的印象和认识。
幼儿练习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观察幼儿穿的衣服各是什么领子?分别讲出名称。
玩一个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桌子边走边念儿歌:“找找找,找领子,找出**的领子来。”分别拿出桌上摆放的领子的图片,这样巩固对领子概念的掌握。
鼓励幼儿设计创造各种自己喜欢的、认为是最漂亮的领子(在纸上作画),并讲讲自己设计的领子叫什么名字?然后把领子介绍给大家。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领子,并叫出了它们各种各样的名称,今后你们一拿到衣服,双手一提起领子,穿衣服就省事了,穿衣也就学会了。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设计了许多漂亮的领子,你们都是小小设计师。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为人们设计出更多更新型的领子,成为一名大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