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房子美术教案8篇

时间:2023-12-26 作者:Trick

教案的内容包括关于课程的背景信息和相关资源的引用,教案的评估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考试、作业和项目,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画房子美术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画房子美术教案8篇

画房子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家的喜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幼儿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3、通过折房子让幼儿知道房子的结构,有屋顶、墙面、门、窗。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正方形的纸折房子。

难点: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胶棒每人一支(26张),水彩笔、油画棒若干支,装笔小筐六个。

2、折好的房子一个,二幅完整的折、贴、添加景物的画,(一块黑板,一块布、六块磁铁,课前将范画贴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用神秘的表情和语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今天园长妈妈用纸折了一个礼物要送给我们30班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请小朋友看看这像什么?(老师出示折好的`一间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个房子就是园长妈妈的家,好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折一个小房子,当作自己的家呢?

3、瞧,这是园长妈妈的家,漂亮吗?(出示范画给幼儿欣赏折、贴、画自己的家)。园长妈妈画了些什么呢?(幼儿边看边说)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画出来呢?

4、现在我先来教小朋友折一个房子,变成自己的家好吗?等一会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画上美丽的风景好吗?

二、讲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教师讲解示范,幼儿跟折)

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

2、我们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胶棒涂抹,贴在纸上,然后再请小朋友添画自己家小区的风景,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各种风景和物体。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幼儿互相参观,说说谁的家最漂亮。

画房子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运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2.能大胆想象,并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3.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2.背景音乐。

3.五种房子的图片、写有小朋友名字的标记

活动过程:

一、看封面,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咦,这只蜗牛怎么没有壳呀?小蜗牛没了壳也就是没了房子,那后来是怎么办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故事书《小蜗牛的新房子》。

二、讲故事,孩子投票。

1.讲述故事开头

有一天,森林里的小蜗牛们正在进行一场爬行比赛。2号运动员查理遥遥领先,可是,一场不幸降临了。一个小男孩走过来,踩坏了查理的房子。“这该怎么办呢。?”查理伤心得哭了起来。朋友们说:“别哭,别哭,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2.提问:

小蜗牛查理的房子呢?朋友们是怎么说的?

讲故事;朋友们帮小蜗牛想了许多办法。刺猬大妈让小蜗牛织了一间毛线房子。蚂蚁造了一间泥房子。蜗牛自己又找了好几种房子。

3.小朋友互相讨论:这么多的房子你们认为哪种最适合小蜗牛呢?为什么呢?

4.小朋友投票表达。好了,现在请小朋友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投呢?你认为那种房子最适合小蜗牛,你就拿上写着自己名字的那一票投到这间房子的下面。(请男女小朋友分别投票)请小朋友分别说说投票的理由。

5.请小朋友说说这些房子的缺点。

刚才小朋友都帮蜗牛选了一种房子。这些房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毛线房子暖和、泥房子结实、纸袋房子轻、玻璃罐子房子大、易拉罐房子漂亮。可是蜗牛查理试了试这些房子都不太满意,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三、讲故事,猜测结果。

1.继续讲故事

嗯,小朋友们猜对了吗?那么查理住了这些房子有什么感受呢?我们来听听查理怎么说。

他说:虽然毛线房子暖和,但是它一点也不防水。下雨天,湿漉漉的,实在太难受了。泥房子结实,可是,太重了,他根本驮不动。这些房子有的太窄了,有的太粘了,有的边沿太尖了。这些房子都不适合我,我还是回到我原来住的花园去看看吧?

你们看呀:查理发现了一间美丽的蜗牛房子。房子的大小刚好适合他。这是从哪儿来的呢?他闻呀闻呀,突然被一只鞋子下了一跳——这只鞋子好像在哪儿见过!

2.提问:猜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3.继续讲故事:“你别害怕!我是米夏,我特地为你把这个蜗牛壳涂成了彩色的。”原来,米夏那天不小心踩坏了查理的房子,看见查理那么伤心。他就从他的百宝箱里找了个最大的蜗牛壳,并把它涂上彩色,然后放到了花园里。从此,查理和米夏成了好朋友。

4.提问:查理找到了适合他的房子吗?这间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小男孩米夏不是踩坏了蜗牛的房子吗?为什么他们俩最后成了好朋友?

总结:哦,原来米夏是不小心的。他心里一直很难过,后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弥补了自己的过失。查理原谅了米夏。就像我们小朋友有时不小心犯了些错误,只要改了我们还是喜欢他的。

四、完整欣赏配乐故事。

哇,这是一个多感人的故事呀,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吧(教师配乐讲故事)。最后查理成了森林里最美的蜗牛。后来,他呀经常旅游,在旅途中又遇到了那些有趣的事呢?下次,我们再来一起看书,好吗?

画房子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会大胆讲述自己家房子周围的景物。

2、欣赏大师的画,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能大胆想象创作房子周围的景物。

活动准备:课件(三张大师的画)、范画四张、剪好的彩色小房子、白纸、黑色水笔、胶棒人手一份。

一、预热阶段:

1、师:今天外面要来聊聊自己家房子周围,想一想,你们家房子周围有些什么?

二、图形刺激:

1、欣赏大师的画

师:有一些大画家也很喜欢自己房子周围的景色,我们来欣赏一下。

(1)出示第一幅:摩西根《渔船与房子》

提问:这幢房子周围有什么?

是怎样的渔船?

为什么会停着渔船呢?这幢房子可能是造在哪里的?

小结:这幢房子的周围可能有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人们可以每天划着小船到河里去捕鱼。夏天可以到海里去游泳,冬天可以到结冰的海面上溜冰。

(2)出示第二幅:凡高《夜晚的露天咖啡座》

提问:这幢房子周围是怎样的情景呢?

茶座,你去过吗?

你觉得在茶座喝茶有怎样的感觉?

这幢房子周围的茶座给你带来什么感觉?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小结:这是一座临街而造的房子,在房子周围有一排排茶座,在深蓝色的夜空中闪着橘黄色的光芒,让人感到舒适、温馨。人们在这里喝茶聊天,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3)出示第三幅:塞尚《沿公路的房子》

提问:在这幢房子周围,你看到了些什么呢?

小结:这幢房子的周围有纵横交错的马路、高高的围墙、郁郁葱葱的树木,人们出门很方便,住在这里空气也很清新。

三、创造表现:

1、请幼儿讨论如何装饰自己新房子周围。

师:如果你也有一座新房子,你希望房子周围有些什么呢?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范画,并当场即兴作画。

(运动场边的房子、池塘边的房子、公园边的房子、游乐场旁的房子)

3、幼儿作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四、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的作品

2、请幼儿互相欣赏,并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讲一讲自己房子周围的景物。

画房子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用较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生活的美好。

2、学习在小组讨论中轮流发言并能耐心倾听。

活动重点:围绕“新房子和老房子的不同点”进行讨论。

活动难点:轮流发言并能耐心倾听。

活动准备:

收集活动资料、供幼儿张贴的大版面、故事录

音《小风筝、老风筝游上海》、教学vcd《小

风筝、老风筝游上海》、幼儿用书a《小风筝、

老风筝游上海》。

活动过程:

1、经验分享:

教师出示与幼儿一起收集的新、老房子的图片、幼儿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教师重点围绕“新房子和老房子的不同点”进行讨论。

2、拓展话题:

看《小风筝、老风筝游上海》教学vcd:从故事开始至“两只风筝就这样飞啊 、看啊、说啊,争论不休:一个说新上海好、一个说旧上海好,一个说新房子好、一个说旧房子好”。

教师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小风筝和老风筝各自看到了什么?”

“它们为什么发生争执?”引发幼儿对“新的东西好还是老的东西好”发表不同看法。

听故事后半部分内容。

——“故事里,小风筝和老风筝的意见最后有没有达成一致?”“你们认同它们的想法吗?”

3、幼儿阅读故事:

幼儿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设疑。

——“它们约好10年以后再来浏览一次,你们觉得那时它们会看到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各抒己见。

活动延伸:放风筝

组织幼儿户外放风筝,鼓励幼儿合作玩耍,同时注意安全。

画房子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跳格子踢串珠,发展幼儿的弹跳力、控制力、平衡力及锻炼腿肌肉。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重点难点

保持身体平衡单脚跳格,控制踢串珠的力度。

活动准备

画好格子,格中画好数字和准备好一串珠子

活动过程

老师拿起串珠指着地上画好的格子引导幼儿进入游戏说:这是小白兔最喜欢吃的胡萝卜,看谁能最先把胡萝卜送到小白兔的家?

1.投串珠、跳格子

(1)投串珠、双脚跳格子

幼儿站在格子外,投串珠包进1号格子后,双脚逐格跳进1、2、3、4格到小白兔的家,再从小白兔家逐格返回跳到1号格子时,双脚夹住串珠跳出格子。接着再投2号格子,跳法相同,当跳回2号格子时双脚夹住串珠跳到1号格然后跳出格子。幼儿跳格子时脚不能踩到格线,夹串珠时不能掉地。若踩线或串珠掉地该幼儿被罚下场,另换一个幼儿跳。以此类推,看谁先把胡萝卜送到小白兔家谁先取胜。

(2)投串珠、单脚跳格

①投串珠的分方法相同(1),从小狗家返回后,原双脚夹串珠逐格跳出格子可换成先一次性把串珠踢出格子外边,然后再单脚跳出格子。珠子没有踢出格子则被罚下场,换下一个幼儿跳。看谁线把胡萝卜送到小白兔家谁先取胜。

②投串珠的分方法相同(1),可双脚逐格跳进格子,也可以单脚跳进格子。但从小白兔家返回时必须用单脚跳出格子,串珠由单脚逐格踢出格子。脚和串珠均不可以压线,否则该幼儿被罚下场,换下一个幼儿跳。看谁先把胡萝卜送到小白兔家谁先取胜。

2.夹串珠、跳格子

用内膝弯夹住串珠,单脚跳进1号格子,把夹住的串珠投放在1号格后继续逐格往前跳,从小白兔家返回到1号格时,用单脚把串珠踢出格子,以此类推。在跳格时和投放串珠时均不可以压线。否则该幼儿被罚下场,换下一个幼儿跳。看谁先把胡萝卜送到小白兔家谁先取胜。

3.顶串珠、跳格子

头顶串珠,走进1号格子后把串珠投放在1号格内,再单脚逐格跳格子。从小白兔家返回后踢串珠的方法同同上面任何一种均可。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课是根据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来设计的,由于我们班幼儿没有玩过类似的游戏,因此我在设计时先从简单的开始,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游戏。

2.本次活动我由易入难的推进活动进程在幼儿掌握一种玩法规则后再扩充其他玩法。

3.从活动情况看孩子都能清楚游戏的规则。

4.不足的是,由于较少开展类似活动,所以孩子们在单脚跳格踢串珠时容易失去平衡。

画房子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房子,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圆等不同的形状。

2、让孩子学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的方法。

3、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素材:木头房,砖房,茅屋。

2、幼儿用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动物声音,引起兴趣。

1.播放声音:鸭子,小鸡。

师:小朋友,你们听一听谁来了?

小鸡,小鸭要来我们这里做客,它们想在我们这里住一段时间,

可是还没有住的地方呢,怎么办呢?

2.启发幼儿想办法

二、让幼儿观察楼房。

你们看看这几幢房子,我们帮它一起来选择,好吗?

1.出示图片:木头房

你们看,这是什么样子的房子?

(让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从各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

小结:这座房子是木头房,矮矮的,房顶是三角形的。

2.出示图片:茅草房

你们看,这是什么样的房子?房顶是什么形状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

3.出示图片:砖房

你们看,这座房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知道这是独立的)

4.引导幼儿观察特别的建筑与房子的区别,说出自己心中认为最漂亮的房子是怎样的.?

5.你想为小动物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呢?

鼓励幼儿大胆开展想象。

6.幼儿设计,绘画漂亮的房子,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表扬有进步和有创意的幼儿,并激发其他幼儿的积极性。

三、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组织幼儿布置房展,相互交流,帮助小动物选出最漂亮的房子。

教学反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孩子也是我的老师。孩子们看待事物不同的角度的视角,以及他们拥有的天马行空丰富的想象力,让我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丢失的童趣有着深刻的反省。今后的自己将会让自己慢慢找回曾经的遗失。在课堂上我大致画出房子的轮廓,有的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得很独特而有些就完完全全的跟着黑板上的描绘出来。前者收获的肯定是快乐多一些,而后者的情况总有一天会对绘画不感兴趣。对于不同情况我对此也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因此我在课堂上将会把更多的耐心更多的鼓励倾洒向孩子们。他们也一定会更加出色。

画房子美术教案篇7

教育活动理念: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都把他们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只要他们开口,大人们想尽办法给予满足。这样就使得孩子们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坏脾气。如:小气、自私等。就如故事中的小猫,他的漂亮房子是通过大家的帮忙而盖成的。作为房子的主人应该热情地招待给他帮助的好朋友,而不是怕朋友们把自己的房子弄脏。更何况他的朋友们都是非常懂礼貌的。知道小猫怕他们弄脏房子,他们特地准备了新的、干净的鞋子。可小猫还是那么得小气、自私,还要朋友们洗干净了脚,光着脚才能进他的房子。所以到后来,谁也再没到小猫家做过客,谁也不愿再找小花猫玩,每天和小猫做伴的,只有他的那座新房子。

设计意图:

一、通过看课件,并讲述课件的内容,使幼儿知道小猫的新房子是通过大家的努力而盖成的。

二、教师讲故事,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小动物想到小猫家做客而小猫为什么不让小动物到自己家来玩的整个过程。体验小猫从开始的开心到后来孤单单一个人的心情变化。

三、通过对小猫行为的讨论,使孩子们懂得我们不能像小猫那样小气、自私、不懂得感恩。我们要学做一个热情、大方的孩子。

四、通过情景表演,使幼儿学做一个有礼貌的客人、学做一个热情招待朋友的小主人。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小猫从开始有很多的朋友到后来孤单单一个人的过程及小猫的情感变化。

2、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小气、自私,要做到和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3、通过情景表演使幼儿学会做一个有礼貌地客人和热情招待朋友小主人。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情景表演所需的道具

画房子美术教案篇8

主题的选择

一次欣赏迪斯尼经典动画片《三只小猪造房子》后,许多幼儿对房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围绕“房子”生成了数节教学活动。

房子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从出生后就每天与房子打“交道”,首先进出自家房子,然后注意到周围的房子,再后来认识托儿所、幼儿园的房子。孩子在成长中不断的看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房子,渐渐地对房子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了房子的外型特征,然而房子为什么要由这些部分组成?造房子能用些什么材料呢?是否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制造房子呢?幼儿从房子这一简单的词语中想到了许多许多的`问题,各式各样的房子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使这个贴近自己生活而又常被忽略的主题被幼儿重新拾起。

主题网络

三只小猪造房子(vcd欣赏)各式各样的房子(科学)

房子为啥这个样?(科学)有趣的房子(欣赏)未来的房子(绘画)房子(报纸撕贴)

制作房子(手工)房展(参观)

我设计的房子(语言)

表示幼儿生成

表示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成

表示教师生成

主题活动提纲

一、开始阶段

目标:

1、引导幼儿从各种途径中获取房子的信息,激发幼儿对房子的兴趣。

2、鼓励幼儿能用语言清楚的讲述观察到的事物。

活动一、三只小猪造房子

活动要求

1、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要图省力。

2、幼儿知道大灰狼撞草房、木房、砖房的不同结果,帮助

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指导重点:

1、能让幼儿叙述出三幢房子的坚固程度。

2、适度让幼儿了解房子的特征。

(由于幼儿对房子产生了兴趣,教师就此引导幼儿收集资料。)

活动二、搜集资料

活动要求

1、收集有关房子的资料,了解一些常用的信息

收集方法和途径,如:参考图书、图片、查询电脑、外出参观

2、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会仔细认真的观察周围事物。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幼儿认识到了各式各样的房子,于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建构了下一个课题。)

活动三、各式各样的房子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如:图片、照片、录像

感知房子的外型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与个性特征。

3、能用语言清楚地讲述观察到的格式房子的外型。

(在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房子、知道了房子的共同特征后有位幼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房子是这样的?)

活动四、房子为啥这个样?

活动目标

1、认识房子的结构。

2、了解不同的材料造出的房子不同。

指导重点

1、为啥房子要有门、窗、顶、墙?

2、可以用什么材料造房子?

3、说说城市里的代表建筑。

(在收集资料中幼儿发现了几种外型特别的建筑,并且询问:为什么房子也有奇怪的样子呢?于是教师就组织幼儿欣赏了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

二、发展阶段

目标:

1、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技能大胆创作。

2、通过

活动更深的了解房子。

活动一、有趣的房子

活动目标

1、能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

2、通过欣赏各式建筑物,提高审美能力。

(在欣赏过后,区角活动中有几位幼儿在美工角画起了房子来,有的是画住宅房、有的是画别墅、有的是画著名建筑、有的干脆自己设计。)

活动二、未来的房子

活动目标:

1、根据已有经验想象设计未来的房子,表现建筑物的特征和结构关系。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指导重点

1、大胆想象设计出不一样的房子。

2、注意建筑物的结构关系。

(在活动过后,教师提出:什么东西也可以做成房子?幼儿回答出出各式各样的结果,教师采用了两种设计成课。)

活动三、报纸撕贴房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使用废旧报纸进行撕贴创作。

2、通过撕、拼、贴等方法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组合造型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然、朴实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点

1、学习使用旧报纸撕贴成房子。

2、根据观察、想象撕贴出房子,表现建筑物的特征和结构关系。

活动四、制作房子

活动目标

1、使用盒子、瓶子等废旧材料制作观察到和想象中的房子。

2、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的能力。

3、培养

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指导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设想、敢于尝试,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材料的特征。

三、结束阶段

目标:

1、培养幼儿的语言讲述能力及交往能力。

2、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一、房展

活动目标

1、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展览区内,培养创新能力。

2、通过欣赏交流,开阔思路丰富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展览的过程中幼儿非常的自豪,并不时的介绍自己的作品,当然也有幼儿在一旁不作声,注视着自己的作品,于是教师把本打算结束的课题延续下来,开展了一个大带小的活动,培养幼儿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设计想法。)

活动二、我设计的房子

活动目标

1、通过带领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参观以及

与教师合作完成展览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2、鼓励幼儿能大胆、自然地在陌生人面前表述,增加自信心。

指导重点:能大胆的在陌生人面前表述,态度自然大方。

主题活动小结

这一大班关于房子的生成主题活动,借鉴了瑞吉欧教育方案让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相结合。教师通过观察、询问幼儿的兴趣所在,使社会对儿童的要求与儿童的需要、兴趣相结合。

活动主题是由幼儿或幼儿和教师共同建构而提出来的,不是教师强加的,属于幼儿对生活中某一现象或事物的关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有利于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很尊重儿童自发生成的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生成活动,而且给予极大的鼓励,并为此创造一定的条件,能在很大程度顺应儿童的发展满足儿童的需要,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我表现、自我满足,有利于自我发展,使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在这次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自发生成,所以将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育机智、正确的教育理念。

这一主题活动分为三阶段:开始阶段(收集、准备、讨论阶段)、发展阶段(创造、建构阶段)、结束阶段(组织、展示阶段)从这三个阶段可以清楚的看到幼儿自主式学习的成长痕迹。第一阶段让幼儿运用多种方式、途径寻找可以利用的材料、资源,通过谈话、讨论等活动唤起幼儿的经验,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幼儿从中得到信息。懂得不少知识,同时

又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阶段让幼儿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大胆的创作,通过欣赏、绘画、手工等活动,帮助幼儿将已有的表象进行再造,使幼儿的动手操作活动、交往能力得到提高。第三阶段运用展览的形式让幼儿的作品展现在众人面前,教师、幼儿共同布置场所,请家长、教师、幼儿参观他们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可以帮助幼儿回顾自己做了些什么、知道了些什么,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充分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这三个阶段一环扣一环,渐渐深入,教师捕捉住教育的时机,使生成与预设达成一致,提高了幼儿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