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工作总结我可以更好地与领导沟通和理解工作要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并寻找解决方案,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2024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总结篇1
20xx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切实加强行政权力监管,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健全“一单两库”,夯实监管基础。建立健全“一单两库”动态调整机制,33个市级部门及各县(区)全面完成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人员名录库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梳理制定工作,累计发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6张,健全执法人员名录库773个,收录执法人员信息5812条,完善检查对象信息库28个,收录检查对象信息269230条,为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完善规则计划,规范监管程序。各级行权部门根据本行业监管实际情况制定“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明确监管对象抽查比例和频次,保证抽查事项全覆盖,抽查结果定期公示,工作流程规范有序。一季度,全市共开展双随机抽查20xx轮次,抽选执法人员5143人次,处理违法违规行为930起。
三是落实跟踪指导,确保监管效果。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运行情况专项检查,发现实施细则制定不规范、检查结果公示不及时、人员抽取方式不规范等5类问题39个,指导督促相关部门限时完成整改,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监督权,不断提升行政机关履职透明度,切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总结篇2
(一)内部建设
今年以来,局办公室领导和工作人员都有所调整,工作上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助理调研员吴贤来同志兼任局办公室主任后,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对人员分工重新进行了调整,强调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同时密切相互之间的协作。办公室领导既挂帅,又当兵,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善于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和建议,调动起了办公室全体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目前,局办公室的内部工作关系已经理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志们之间既各负其责、尽心工作,又团结和睦、精诚协作。局办公室已成为一个有凝聚力、有亲和力、有战斗力、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先进科室。
(二)软、硬件建设
修改完善了原有的《xx建设局信息报送和调研工作制度》;重新制定了xx建设局《公文处理制度》、《信访工作制度》、《议案提案办理工作制度》、《局机关驾驶员管理规定(暂行)》等,对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理顺工作程序、明确分工和责任、提高行政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争取配备了部分办公设施和计算机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
(三)服务工作
针对办公室外来办事人员多、电话多、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多等特点,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按照“工作要细,落实要快,督办要勤”的`要求,积极协调各方,及时处理解决,确保了上下联系畅通和机关办文、办公等日常性工作的正常运行。首先是做好为局领导的服务工作,对领导提出的各项工作部署,能够及时向各科室及下属单位传达,并抓好督促和落实;加强公文制发、传阅等环节的管理,严格审核把关,不把问题上交,不给领导增添麻烦;做好局办公会、局党组会等各类会议的前期材料准备、会期服务、会后材料整理等工作;实行车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妥善安排领导的出行,确保领导用车及时、安全。其次是做好对各科室和局系统各单位的服务。对各科室和局系统各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及时予以指导、协调、帮助。
(四)公文办理
坚持高标准要求,做好公文的起草、审核和把关工作。局党组、局党总支、局办公室的大量的公文均由办公室来完成。凡涉及全局工作的重要性文字材料,由办公室领导亲自审核、把关。另外,对于各科室制发的部分公文也给予了指导。办公室领导还具体承担了大量的汇报材料、交流材料的撰写任务。截止目前,局机关共有公文526份,其中由办公室起草的231份,其他文字材料不计其数。总体来看,今年我局公文处理进一步规范,材料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五)会务和接待工作
州建设局的工作千头成绪,任务极为繁重。一是会议多,既有我局召开的各类会议,也有上级部门来我局检查和调研性的会议;二是接待任务重,既有上级部门的经常性检查指导,也有外地来我州开展的城建方面的考察。以上繁重的会议和接待任务,大部分都由办公室来承担和落实。由于重视和加强了会务和接待工作,提前做好会议安排、制定接待方案,使会议和接待工作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六)信息编报
今年以来,先后修订完善了我局信息报送与调研工作制度,健全了信息报送网络,充实加强了信息工作队伍;抓好信息员的培训与提高工作,多次召开局专兼职信息员座谈会,邀请州政府信息科的同志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召开局系统信息工作会议、上半年信息工作总结及奖金兑现大会,不断强化各科室、局属各单位领导和信息员办理信息的责任;加强指导,根据中心工作提出建设局近期信息工作要点;督促及时上报房地产开发、清欠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调研信息;注重实效,在坚持办好《xx建设信息》的同时,督促及时上报重要信息。
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大大提高,有了质的飞跃:目前,《xx建设信息》共编印50期,编发信息200余篇;我局信息工作制度在州委信息内参上予以转发,在州委信息工作会议上作了书面经验交流。被州委、州政府采用的信息量大幅度增加,在州直60多个部门中的位次已由末位提升到前6位。
2024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总结篇3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行为,按照我区随机抽查工作要求,现将20xx年第四季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名录库
以持有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证的执法监察工作人员作为随机抽查的主体,结合年度执法计划开展随机抽查工作,建立了执法人员名录库,目前持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检查人员9名。
二、建立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
以安全生产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经营单位、烟花爆竹企业以及我区规模以上工贸企业等为主体,建立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确定抽查对象83家。
三、编制随机抽查事项清单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地方标准的规定,在认真梳理我局监管职责基础上,逐项明确执法主体、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等,编制随机抽查事项清单7项,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安全培训机构监督管理、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金属冶炼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同时,我局结合20xx年度工作重点和监管执法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更新随机抽查事项清单。
四、建立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
从“两库”中随机确定待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实行“双随机”抽查,做到“双随机”抽查至少应由2名持有安全生产执法证件人员组成,年度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计划中采用“双随机”抽查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0%并逐年提高,抽查频次每个月1至2次。
五、“双随机一公开”覆盖面情况
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我局建立的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中,已涵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家,危险化学品使用、经营单位17家、烟花爆竹企业2家以及工贸企业63家,已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
六、执法抽查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20xx年监管执法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下达《现场检查记录》、《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督促企业认真整改。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共抽查企业201家,下达各类执法文书425份,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127处,立案处罚8起,累计罚款12.5万。
通过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安全发展,有力保障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024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总结篇4
为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规范市场执法行为,强化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监督,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高监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自xx年开始,省工商局率先在全系统探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制定办法。
xx年5月制定了《青海省工商系统市场主体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按照随机、公正、规范原则,及时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通过一定比例、随机摇号的方式,确定随机抽查名单和检查人员名单,确保抽查工作公平、公开、公正。
二是明确方式。
抽查分为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两种。对实施抽查的企业采取实地核查、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方式进行。对市场主体的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网站以及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信息、存续状态等信息作为一般检查信息;对企业实缴出资、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股权变更信息、资产状况信息、对外担保信息、行政许可信息、知识产权出质信息、行政处罚信息、通过住所或经营场所能否与企业取得联系等作为重点检查信息。
三是运用结果。
抽查工作完成后,及时归纳整理抽查结
果,统一向社会公示。对检查结果符合纳入经营异常名录情形的市场主体,按照《青海省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实施办法》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按照有关程序移交案件线索。同时,加强各部门沟通和协作,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将抽查结果及时推送给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为当地经济发展、监管风险提供参考,为探索市场监管新模式积累经验。
xx年,省工商部门按照3%比例确定抽查了1192户企业。通过抽查明确正常企业1007户、占x%;列入异常名录企业162户、占x%(其中:虚假年报企业63户、占总数x%。未公示即时信息企业29户、占总数x%,住所失联企业70户、占总数x%);不予配合情形企业3户、占x%;注销企业20户、占x%。对于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形成了有效震慑,增强了市场主体守法的自觉性。
总体看,双随机抽查工作推进以来,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社会人员参与监督摇号,体现了工作程序上的规范性。二是被查企业随机摇号产生,体现了抽查名单确定上的公正性。三是抽取流程阳光简明,体现了工作上的公开性。四是检查人员从全部执法人员中随机抽取,打破了以往检查上各自为阵的局限性。消除了执法任性,进一步增强了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月1日,xx年度上半年酒泉市工商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模式全面开启。
市局结合全市今年企业公示信息工作现状,通过甘肃省工商局信息化系统按照存续市场主体3%的比例对企业公示信息进行定向抽查。目前,全市抽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已初步建立市场主体目录库,共计摇号确定检查对象1484户,其中企业328户,个体工商户109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5户,并同步完成了抽取名单向辖区工商所的分发工作,由辖区工商所组织开展监督检查。
xx年度,市局已组织对市场主体公示信息进行了3次抽查,分别是首次企业公示即时信息抽查、企业公示出资信息定向抽查、xx和xx年度市场主体年报抽查。共抽查了市场主体576户,其中抽查企业256户,个体工商户274户,专业合作社43户,其中正常户数分别为212户、241户、42户,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18户,未按规定公示应当公示的即时信息的17户,通过登记的住所(经管场所)无法联系的24户,不予配合的2户,已注销18户。今年上半年,按照50%的抽查比例,对全市105户从事保险业务的企业进行抽查,并向社会公示。
对于企业的抽查结果,市局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及时公开。抽查结束后,按规定将抽查结果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统一公示,并记载于企业名下。二是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检查中发现企业公示年报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或者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依法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予以公示。三是处理移送违法行为。检查中发现企业其他违法线索的,依法处理或按规定及时移交相关执法部门。
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行中,市局采取五项举措,一是强化培训,将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制定培训方案,加强执法人员培训,从执法人员选派条件、调整情况、工作职责、检查要求等四方面做了具体规定,确保进入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的人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为有效开展检查提供保障。二是明确工作流程。对检查前后各环节做了周密布置;三是明确对检查结果的处理要求。对检查后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形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四是明确档案录入及数据应用。按照一企一档、一批一卷的要求,实行谁检查谁录入,做好检查档案的录入和管理。对检查数据提供政府决策,检查中违法行为在甘肃省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管;五是明确执法检查人员工作要求。在检查中执法人员依法进行,坚持廉洁自律,做到四个不得即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得收受企业馈赠有价证券和礼品;不得接受企业宴请;不得参与娱乐消费。
下一步,市局将结合实际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不断细化工作程序,加大抽查力度,克服基层监管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抽查工作开展困难,切实做好市场主体名录库建立,建立健全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规范执法检查流程,健全双随机抽查与社会信用体系衔接机制,确保抽查工作依法、有序、高效推进。
威远工商局三个结合推进双随机抽查工作,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与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平台相结合。发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取流程、抽查内容、抽查方式等。
二是与企业年报工作相结合。xx年度企业年报率x%,个体工商户年报率x%,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x%。从中随机抽取不少于3%的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先后开展年报抽查、专项抽查和定向抽查,完成抽查检查企业134户,个体工商户56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户。
三是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建立信用约束机制,依托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时公示、通报抽查情况和抽查结果,督促企业依法履行公示义务,责令办理469户次;加强年报、企业备案信息的收集,共将135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259户个体工商户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吊销企业127户;公示处罚信息97条。
undefined
2024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总结篇5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20xx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xx〕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xx〕58号)和李总理28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和5月9日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今年将全面推开,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取产生,检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防止任性检查和人为干扰,减少监管部门寻租空间,让监管对象不敢心存侥幸。为落实好国务院、国家总局、省局要求,我州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积极探索,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加大行政处罚、黑名单等负面信息的披露力度,从制度上保障事后监管的公正、透明和公平,促进宽进与严管无缝对接。
一、主要工作
(一)建立完善“两库三单”,确保公平公正。加强对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及“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人员责任清单、企业诚信清单的管理,及时录入、更新相关信息,确保监管对象全面、监管人员合格、监管事项合法、监管权责匹配、监管分类准确。
以全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县市“三合一”改革前,我州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编人员571名,从事食品监管执法人员352名。将食品药品监管的市场主体纳入名录库,名录信息包括市场主体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和电话等内容。全州已建成优质稻生产基地5个、蔬菜标准示范园12个、水果标准示范园4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云南省著名商标47个,红河州知名商标62个;累计完成134家单位208个品种的“三品一标”认证,完成了13个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共建立了146个动物检疫申报点,96个生猪屠宰场(点),44个牛羊屠宰场(点),21个禽屠宰场(点),屠宰检疫开展面100%;全州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持证企业453家,获《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数520份,全州共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15649份,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22900户,多数为中小流通企业,小型流通企业占90%。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对“双随机”进行清单管理。一是建立“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日常监督管理需要,制定“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和抽查方式等。二是建立“双随机”检查人员权责清单。建立检查人员权力约束机制,列出权责清单,让检查人员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使监督检查权责进一步清晰,权力制约进一步强化。三是建立“双随机”抽查企业诚信清单。将被抽查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信息、监督检查信息、违法违规处置信息、企业自律信息等全部记入年度企业食品药品安全信用档案,确定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信用等级,实行信用分类管理。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让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戒。相关科室根据执法计划和监管领域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双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在保证必要抽查覆盖面和工作力度的同时,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对投诉举报多、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以及重点区域的市场主体,加大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工作中,制作统一的执法检查表格,在依法对市场主体实施检查时,执法人员必须如实填写检查记录表,对“双随机”抽查做到全程留痕,确保责任可追。
(二)抓好责任落实,确保权责统一。为确保“双随机”落实到位,成立由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责任科室(单位)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充实并合理调配一线执法检查力量,不断提高检查水平,切实把随机抽查监管落到实处。制定《“双随机”抽查工作纪律》,要求工作人员对被抽取的市场主体实施检查时,不得妨碍市场主体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收受市场主体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同时,通过对执法人员在抽查时具体承担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列出清单,把执法权力关进“铁笼子”,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责任意识,确保公平、有效、透明地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履行法定监管职责。
(三)及时报送抽检样品和案件信息。及时将“双随机”抽查和检验数据报送省局相关处室,按照上级要求公开抽查抽检情况。20xx年,我州检验机构检测食品803批、保健食品21批,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食品499批、保健食品35批。根据季节高危食品特点,利用网站、媒体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公告、gsp认证、“三公”经费等公示公告40期,以布动态监管信息25期360条,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
(一)“双随机”抽查虽然能打破属地监管所致的执法人员相对固定的模式,有效防止了“任性”检查情况的发生,但由基层监管任务繁重,被抽调单位人少事多,疲于应付,加之经费保障不足,交叉抽查成本也是问题。
(二)抽检抽检信息公开已成监管常态,但在实际工作中,上级相关业务处室对各项工作又有特别要求,州、县级公开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