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5篇

时间:2024-06-18 作者:betray

事迹是一本百科全书,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巧,撰写事迹材料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5篇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篇1

在福建省宁德市的福安县,一位“85后”的大学毕业的小姑娘,如今已是福安高海拔地区科技种植葡萄的带头人。

2008年,林恩辉毕业于集美大学外贸英语专业的她决定回乡发展。一次偶然机会,她发现到离福安市区53公里的晓阳镇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合发展生态农业,因此她决定晓阳租地建生态农业观光园。

最初,林恩辉到农村创业的想法,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希望独生女儿能有一个稳定体面的好工作。当地农民对这个刚迈出校门的女大学生,选择艰苦的农业创业最初也抱怀疑态度。生态观光立体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资金投入巨大,而创业资金严重短缺,这些都得靠她的双肩扛着。

2010年,林恩辉利用父亲投资的200多万元创建的农博园终于在晓阳落户,园区占地200多亩,引进国内外优质果种11大类80余种(其中68种属福建省首次引进)。林恩辉的创业梦想,是要北果南移,建山区里的生态农博园。

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晴天顶着烈日,雨天脚踩泥泞,清晨四点多就起床,在田里观察植物习性,遇到问题就请教种植大户和农学专家。

克服了技术上的困难,葡萄长梢时节又碰到了用工难题,晓阳外出务工青壮年多,工人十分难请,而一旦错过物修期,将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她憋着一口气,凌晨四、五点起床,一天连续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四五天就修剪了20多亩大棚葡萄。这一年,她的大棚葡萄亩产值从6000元提高到了15000元,每斤价格从5元提高到8元,50亩葡萄赚了30万元。乡亲们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个大学生不简单。

在晓阳镇,林恩辉不仅仅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两年多的磨炼也使她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优秀实用人才。2011年,5户农民自愿加入林恩辉成立的合作社,采用标准化钢架大棚无公害种植法,统一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园区的引导效应,原本在西安经商的10多户农民返乡开垦荒山800多亩种植高山晚熟葡萄。葡萄钢架大棚种植辐射到了寿宁凤阳一些乡镇,当地农民纷纷前来学习农业技术,发展大棚种植。目前晓阳镇的3500多亩葡萄中有2000多亩采用了钢架大棚种植技术,新技术栽培面积翻了一番。

林恩辉将生态理念贯穿于种植的全过程,她用猪皮制作氨基酸营养液,果树种植有严格的肥料计划;晚熟葡萄种植采用“一年不除草,冬天养鹅除草有机施肥、秋季套种芥菜”;她种的油桃、美国李采用先进的主干型修建法,一般果园一亩种50棵,她的生态园里可以达到200棵。如今,她引进的国内外优质果种类中有20多种试种成功,葡萄园里引进金手指、巨玫瑰等五个新品种,为高山葡萄种植做有益的尝试。

园区展示新技术带来的高效益,也让农户认识到学习新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农户来到她的生态园里向她请教种植技术。

2013年的端午节将至,恩辉一大早就起床为葡萄去副梢、摘芯,仅这项工作一天就要忙活八、九个小时,创业的艰辛同时也给林恩辉带来充实的成就感,林恩辉说,她不仅要将园区打造成循环、低碳、立体的现代化种养基地,还要做农民创业致富的“领头雁”。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篇2

近年来,山清水秀的横沥镇在发展绿色经济的驱动下,陆续上马新能源项目和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成为一个外美内秀、宜乐宜游的小镇,吸引不少青年返乡创业。陈锐聪,这个生在深圳、长在深圳的80后,就难舍家乡祖传秘制烧鸡风味,带着一身好手艺回到横沥创业。

秘制烧鸡香飘四里,陈锐聪开起了烧鸡主题农家餐馆,借着家乡的好山好水好资源,敲响了农家旅游算盘。

祖传秘制腌鸡粉流传上百年

说起秘制烧鸡的做法,实在的陈锐聪直说“很简单”。宰好生鸡,抹上酱油和祖传秘制腌鸡粉,放到烤炉里烤上25分钟就大功告成了。

如此简易,难道人人可做?其实陈锐聪口中的“简单”实则不易。从选鸡开始,陈锐聪就数次更换鸡种,从黑凤鸡到广黄鸡等,最后决定使用本地产的三黄鸡。“要自己买鸡种来养一段时间,肉质才韧。”几个月的选鸡种折腾,陈锐聪笑说自己都可以开养鸡场了。

最让人好奇的是秘制腌鸡粉。这就说来话长了。陈锐聪的太爷(爷爷的爸爸)、爷爷都是仍图横沥一带有名茶楼的大厨,秘制腌鸡粉创自其太爷,历经百年流传,最终到了第四代传人陈锐聪手中。

“我父亲这一代没有做厨师了,他早早就在深圳安了家。”陈锐聪说,但父亲并没有让这个祖传宝贝断代,父亲一直爱下厨房展露两手,耳濡目染的陈锐聪从小就爱烹饪,“接档”祖传烧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精心挑选沙姜、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一系列配料,细细研磨至近乎白色的粉末……经过秘制腌鸡粉的腌制,新鲜出炉的烧鸡将调料味集中在表皮,使不肥腻的三黄鸡皮酥脆可口;内里鸡肉自带的清甜,在缓缓渗透的腌鸡粉的调动下,吃起来既有鸡肉原先的味道,又有调料的咸香。“这才是地道的横沥味道。”陈锐聪对这刚出炉的烧鸡很满意。

休闲旅游业带动烧鸡热卖

在陈锐聪记忆里,从小几乎每周末,父亲都要带他从深圳返回家乡横沥镇圩镇一趟。东江渡船垂钓,骑行遛狗,朴实厚道的乡里乡亲,喷香的横沥汤粉……让他回到深圳后仍然回想家乡的各种美好。

大学毕业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陈锐聪在繁华的深圳都市里换了两三份工作,心里还是想着如何将家乡独有的味道传承下去。去年秋天,把心一横,陈锐聪辞掉了工作,拿着工作以来的积蓄回到家乡创业开烧鸡店。

为何选择在乡镇开店?“说起这个,离不开大环境的发展。”陈锐聪这几年观察家乡,发现横沥交通日益便利,从市区来一趟横沥不过半小时路程,省道120线也马上要拓宽修整了;而且,拥有绿色生态、特色农业、温泉养生等丰富观光休闲旅游资源的横沥镇,吸引不少城市观光旅游客。

“城市里机会是多,但各种运营成本也高。傍着现在发展不错的乡村游这棵大树,我对自己的创业很有信心。”陈锐聪指着店外的空地,告诉记者那里马上要上马几个新能源项目和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届时人流汇集,自己取材地道的横沥烧鸡肯定有发展前景。

酒香不怕巷子深。清明小长假期间,陈锐聪的烧鸡店几乎爆满,不少深港游客都来品尝一番横沥烧鸡。“吃过了,还要再来。”家住深圳市福田区的麦斌对烧鸡赞不绝口。香港游客方玉嫦是个热爱旅游的驴友,初次到横沥游览就爱上了这个美食美景俱佳的地方。“吃过了横沥汤粉,还要吃一下横沥秘制烧鸡。这些好味道让我对这个地方记忆深刻。”方玉嫦已经开始拟着下次横沥乡村游的计划了。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篇3

xxx,男,今年29岁,湖北建始县红岩寺人,20xx年秋毕业于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在校期间接受学院举办的syb创业培训,身受创业培训教师启发,至此,怀惴自主创业梦想,实现学业、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跃迁。20xx年12月成立

把握商机、追逐创业梦

从学院毕业后,在广东海信科龙冰箱有限公司从事车间管理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20xx年被公司选拔为高层管理人员,年薪过10万。20xx年10月1日国庆节晚上,企业领导请我与部门同事吃了一桌豪猪宴,饭后结帐2800余元,心中暗想,这家伙这么值钱啊!回到寝室,彻夜未眠,反复思考着自己能否从事豪猪养殖?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家养殖豪猪,家人是否支持?乡亲门怎么看我?如果不成功,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可谓思绪万千,面对两难选择,最后还是决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勇于实践、排难前行

说干就干,当年12月底,毅然辞掉安稳高薪的工作,筹集投资35万元,建起3栋共800余平方米的养殖厂房,从建始、巴东、巫山和恩施等地收购野生豪猪60余头,进行科学养殖,由此走上我的创业之路。

我的成功创业事迹,很快在社会上传开,并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各宣传媒体的广泛关注。20xx年10月15日中国农业网以《湖北建始大学生xxx,回乡引领乡亲养豪猪》为题作了报道。20xx年10月21日,恩施日报以《大学生回乡养豪猪》为题作了报道。20xx年10月22日,湖北日报的农村新报以《建始小伙打造千万豪猪产业》为题作了报道。20xx年2月,被恩施州人民政府表彰为恩施州十位《大学生就业创业明显》之一。 再接再励,争创辉煌

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支持的重点,党和政府给大学生提供的政策越来越多,利用好机遇,做大做强企业,成为一名真正的企业家,将是我的追求,我对今后两年定出了如下奋斗目标:

(一)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共同致富

个人致富不算富,多数人致富才算富。下一步打算以更优惠的价格和无偿的技术服务,在20xx年发展100户合作社成员,和全州豪猪养殖户成立养殖协会,力争20xx年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使养殖规模突破商品豪猪万头大关,实现产值过亿元。

(二)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围绕扩大规模,我现在已把新厂房建到红岩镇老板场村具备条件的山林边,利用现有的30亩山地,把商品豪猪实行林中养殖,达到野生绿色。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降低养殖户的风险,实施立体农业技术,在含硒的土壤里用生物肥料种植玉米、黄豆和用沼液种植青饲草,再用这种饲料喂养豪猪,确保猪质优良,争取获得权威机构的产品质量认证,打造富硒有机绿色豪猪肉特色精品。

(三)延伸产业链,逐步解决屠宰瓶颈

走豪猪的深加工道路,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养殖规模要大,二是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受这两方面的限制,我将采取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扩大规模,利用合作社平台,鼓励支持更多的养殖户加入本社;第二步联合肉食深加工工厂代加工,实行自有包装,注册品牌,做好市场推广工作。我们的现有产品已销到武汉、北京,并进一步向上海、广州等大城拓展,积极争取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扩大产品社会影响。

(四)克难攻关,让豪猪变成富民产业

我现在正在和当地的老板场村、里三坦村合作,对100户贫困户、特困户提供无偿技术培训,提供销售渠道支持,我以低于市场价5000元每组的价格,让利1000元,以4000元的价格标准提供猪种。让每户喂养一组(一公两母)豪猪,正常情况下第二年就可产八只小豪猪,从第三年起每户每年除留种以外,可销售商品猪,纯收入将在一万元以上,使这些双困户通过项目扶贫达到脱困,又能推动豪猪产业化发展,体现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五)破解豪猪自然繁殖力低的难题

由于豪猪肉特别好吃,前几年价格异居高不下,成为富人享受的美味家肴,豪猪肉最高达100多元1斤,一头20多斤的母豪猪卖到4000多元,其原因就在于豪猪繁殖率低,资源稀少,我将力争一年的时间,组织相关的专家攻克这一难关,提高繁殖率,大幅度提升豪猪产量,通过规模的扩大,达到豪猪的价格下降,使其达到为普通人消费所能接受的价格。

创业致富的梦想是美好的,然而创业过程是艰辛的,机遇与风险并存,高风险伴随的是高回报,降低风险、规避风险是创业实践中的有识之士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愿将我的创业经历与他人分享,期盼着更多的人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篇4

11日,江西财经大学大四学生郭泽楷告诉记者,去年4月,自己与女友合伙创业,在校内开办工作室,专门为他人“私人定制”手绘礼品,至今营业额已近20万元。

在这家名为“吃蜗牛的麻糬”工作室里,除了货架上摆放着的一件件设计成品,如个性画册、手绘书签、特色明信片外,办公桌上还有不少新“出炉”的产品、样品,有情侣合影手绘卡通照片,杯壁上贴着手绘卡通照片的马克杯,以及其他一些充满个性的手绘礼品。

郭泽楷说,这些充满个性的小件礼品都是客户前来定制的。

据郭泽楷介绍,“吃蜗牛的麻糬”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1月底,最初只是设计、制作和销售手绘明信片。去年4月中旬,工作室发售“江财回忆系列”明信片,意料之外地创造了2个月内销售1000份、营业额1万余元的业绩。

“制作个性‘入学手册’给了我们启示,让我们开始了业务转型,推出了‘私人定制’手绘礼品。”郭泽楷说,虽然业务转型了,但制作方式并没有改变,还是由客户提供原始照片,工作室根据照片进行手绘。

“业务扩大后,我们不仅仅接受私人的订制。”郭泽楷说,营业额的大头还是来自单位和社团。去年下半年,仅南昌市一家单位的订单额就有4万余元。

郭泽楷告诉记者,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月均营业额近2万元,截至目前,营业额已近20万元。

说起自己的“推广秘籍”,郭泽尤为骄傲,我们一般不去外面跑业务,主要是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推介产品。“新的设计产品发布在网上后,就会引来关注。”如今,面临毕业,郭泽楷说,自己和女友的想法一致,都想先在社会上“闯荡”一番,但也不会放弃“吃蜗牛的麻糬”。“我们与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签了3年合同,毕业时,我们会把工作室交给其他股东经营吧!”郭泽楷说。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篇5

厨房家家都有,可是厨房里蕴含的商机却不是人人都能看见。近日,江苏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就做起了厨房里的“生意经”: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并将厨房装修一新,整租给有聚会需要的同学。22日,厨房老板谌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较于饭店、酒楼,这种“厨房聚会”可以自己做菜,能让漂泊在外的大学生有 “家的感觉”。

谌勇介绍,之所以动起“出租厨房”的念头,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班每次班级聚会,不是在饭店就是在ktv,一点新意也没有,大家都喊没劲。”听到同学们的抱怨,担任班长的谌勇动起了脑筋。“我想,如果能有一个地方,可以让聚会的人自己做菜,一定特别有意思。”

在找遍了学校周边之后,谌勇发现:还真就没有这样的地方。“既然之前没有人做过这种‘生意’,那我就自己干吧!”谌勇一直对创业很有兴趣,在大学这些年,他做过团购,开过网店。拿着自己之前挣的一万多元,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六十多平的房子,并进行了装修,还添置了锅碗灶台、抽油烟机、沙发茶几等家具。为了让聚会的人更有家的感觉,谌勇还买了一台电视机。

“收费这块,我们是整体出租三到四个小时左右,根据人数,价格在一百到三百之间。”他介绍,来这边聚会的同学,只需自己准备好原材料,至于调料和其他设备,都由厨房承担。

谌勇的“出租厨房”业务很快受到了校园“聚会族”的热捧,甚至还拥有了一批铁杆粉丝,不少同学表示“好想去”。谌勇的回头客、他的同学王河说: “这个想法真牛,出租厨房也能创业!”他说,相比较饭店,这样的聚会形式特别有参与感,也更加自由,算起来还比在饭店划算。王河表示,自己很佩服谌勇的创业精神。“这就是我们普通人跟行动派的差距吧!”

即将毕业的谌勇表示,自己已经选择了创业的道路,打算把“出租厨房”的事业继续做下去。“接下来,根据客人的需求,我再添一些娱乐方面的设施,比如家庭ktv之类的。”谌勇说,希望把小厨房变成一个“家”,让漂泊在外的大学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