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播更多的典型事例,我们可以写事迹材料,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事迹材料的质量取决于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杰出人物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杰出人物事迹篇1
钱七虎被称为“国家铸盾者”,但它研究的领域不仅仅和国防相关,和民生也息息相关。
咱们的城市其实是个立体式,地下空间也要被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地下隧道,地铁,地下车库,地下防护工程等,而钱七虎也是我国最早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科学家之一。
2002年,钱七虎建议在长江上修建水下隧道,这样可以不占用航运空间,2年之后,他成为了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的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江水文条件复杂,地下岩层又非常坚硬,在这里修建隧道,也是一场硬仗。
刚开始,设计单位想要采用:沉管法,但是钱七虎认为不行,因为长江上游的三峡工程也会对水文造成一定影响,沉管法有可能会让隧道暴露在水面之上,无法满足航运要求。
钱七虎建议使用盾构法,也就是使用盾构机开挖隧道,盾构机一旦进入就意味着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但是当时我国没有满足要求的盾构机,只能从国外进口。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盾构机出现了问题,导致工程一度暂停,甚至有传言说“长江隧道要烂尾”,在这种背景下,钱七虎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工程决不能报废,更不会烂尾。
与此同时他领导小组找到问题,发现是盾构机刀具磨损的预警出了问题,盾构机没有问题,而是刀具磨损太严重,但是预警没有发出警告,以至于工程停工。
找到了问题之后,就解决问题,国外进口的盾构机刀片无法满足该项目的需求,所以国内厂家就对刀具自主改良,最终工程再度启动。
杰出人物事迹篇2
2004年10月的一天下午,袁隆平应邀为依阿华州大学师生做了题为“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的报告。经久不息的掌声过后,依阿华州大学校长请学生们提问。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问道:“我们虽然身在国外,但经常关心国内的新闻,早就欣闻您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知道您的一些背景材料。我们想知道,您从小就喜欢农业吗?”
袁隆平笑吟吟地答道:“小时候,我很贪玩,有很多兴趣爱好。我读书,对感兴趣的课程,就认真听讲,而且考试得高分;对不感兴趣的课程,只求三分好,能及格就行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的鉴定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慢。自由散慢,我就这么一个人。至于学农,起缘于一次偶然的机遇。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很漂亮。那时,我看了正在上演的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窗子外边就是葡萄什么的,两者的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确实是田园美,就想长大后学农了。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
台下一阵大笑,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坦诚和直率而叫好。他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不加掩饰,让中外大学生们愈加觉得他可敬、可亲,完全真实地展现了这位科学家伟大和平凡的完美统一。
就这样,他的学术报告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杰出人物事迹篇3
高中毕业以后,报考哪一所学校呢?这个问题成了袁隆平全家争论的焦点。当时,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的父亲袁兴烈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学校,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19岁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他想:第一,父亲要自己报考南京的重点学校,是希望自己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对此,袁隆平毫无兴趣。第二,想赴重庆求学。抗日时期的“陪都文化”,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个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着深厚的感情。第三,在小学阶段,一次参观园艺场时,他对生气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到这些,他直截了当地对父母亲说:“还是让我报考农学院吧!”
善良的母亲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见你还要认真考虑。当然最后还得由你自己作主!”颇具民主思想的父亲,熟悉隆平的个性,既然儿子立志学农,他也不好再提反对意见了。
袁隆平就这样义无返顾地报考并考取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杰出人物事迹篇4
在上个世纪70年代,钱七虎参与到抗核武器爆炸作用的防护工程研究,当时我国为了抵御核武器爆炸冲击波,修建了大型飞机洞库,但是在实验中发现,爆炸之后存放在洞库里的飞机确实没啥事,但是防护门变形太大打不开了,飞机还是飞不出去打敌人,不利于我国反击。
其实钱七虎当时的政审不过关,他是黑帮的女婿,按理说参与不了这样的项目,但是他的上司都为钱七虎做政治担保,特批他参与这项项目。
钱七虎穿上防护服深入核爆炸区域进行研究,又仔细调查,发现防护门变形的问题主要是计算精度不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精确计算变形。
钱七虎当时决定采用最先进的有限单元算法,把一些结构分成很小的单元来计算,因为涉及的计算量实在是太大了,仅靠人工根本不可能完成,必须要使用计算机。
当时我国的计算机还比较落后,使用的是晶体管计算机,而且全国就三台,每台都特别大,一台计算机比一整个房间还要大。
使用计算机也非常复杂,当时有一本上机说明书,也就是操作书,就连专业人士看起来都像是天书,但是钱七虎花了2天时间就看懂了,而且把程序都做出来了。
因为当时的计算机实在是太少了,而钱七虎又是外来单位申请用计算机的人,所以他只能趁着别人吃饭、睡觉的时候使用计算机,因为长期超负荷运行,钱七虎还患了严重的胃溃疡和痔疮,最严重时甚至无法坐下。医生建议做手术,但他想胃部切掉4/5人就要废掉了,最终采取了保守治疗,好在也慢慢好转了。
在钱七虎的主持下,我国在1975年就解决了防护门变形的问题,同时他还提出使用气动式升降门的方案,缩短防护门启闭时间,确保了当我们国家遭受攻击后,我们的战略武器的绝对安全,并能够立即进行反击。
杰出人物事迹篇5
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外界对袁隆平爷爷最动人的一句评价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粒种子是怎么找到的,14天,14万株水稻,他左手持放大镜,右手拿镊子,弯腰弓步,在湘西稻田一株一株地找,终于找到了一棵雄性不育株水稻。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爷爷发现一株稻株结出了230多粒稻子,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的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在袁隆平爷爷的努力坚持下,他带领科研团队不断研发,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水稻亩产从700公斤突破到1200公斤,袁隆平爷爷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这样的辉煌成就真是令我佩服。
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们可以坐在稻穗下乘凉。我想他的这个梦,已经快要实现了。回忆曾经缺粮的苦,他一字一句严肃地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今天,他的所作所为,不正是一个国家的拯救者吗?
袁隆平爷爷的另一个梦想:是让全天下都能吃饱饭。他在湖南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来自80多个发展中国家14000多个学生跟他学习最先进的育苗技术,亲切地喊他“爸爸”。是的,他不愧被称为世界人民的“爸爸”。袁隆平爷爷做了很多不可能的事——他去长不出庄稼的马达加斯加开荒,去仙人掌都种不出的迪拜种水稻,不仅是我,许多的外国专家也由衷地佩服他。
袁隆平爷爷的事迹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他造福世界的技术,攻坚克难的勇气,乐观豁达的心态,低调谦逊的美德,没有一项不令我佩服,而最让我钦佩的,却是他那专注、坚持、毕生逐梦的信念。2021年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爷爷离开了我们。巨星会陨落,光芒永不灭!袁隆平爷爷一定变成了天上的恒星,正含情脉脉地凝望着大地的五谷丰登吧。记得您曾说: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而我想对您——我最最崇敬的人说:我会好好吃饭,也会努力做一粒好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