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心得体会时,真实的感受是灵魂,缺少了它,文字将失去温度与深度,写心得时,真实的想法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内心的真实状态与情感,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篇1
前一段时间,在全国上下掀起了评选道德模范的热潮。社会上树立了一批被人民认可的道德典型。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平凡得就如身边的你我他。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在他们平凡的人生中,对待自己的工作鞠躬尽瘁,对周围的人甚至陌生的人无私奉献。他们把平凡谱写成了不平凡,从平民英雄上升到我们心中的道德楷模。
每一个道德模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在学校的教学生活中,让我对殷雪梅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殷雪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满腔心血和无私的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她常说,“对学生没有真诚的爱,就不是好老师。”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0年,她不仅将教师当作职业,更当作崇高的事业。与她共事多年的老师说:“殷老师爱学生是出了名的。”1999年秋开学第一天,一名智障学生看到殷雪梅走来,捡起砖头就朝她砸去。就是对这样的孩子,殷雪梅也没有放弃。学习跟不上,帮他补课;家境贫寒,就把为儿子买的新衣服送给他,还常带他回家,一住就是几个月。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殷雪梅奋不顾身,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撼人心魄、感天动地的一瞬间,用生命铸就了崇高的师魂。通过学习全国模范教师殷雪梅的'先进事迹,使我心灵又一次得到启迪。学习她热爱学生、辛勤耕耘、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学习她艰苦奋战、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
作为普通的教师,作为育人的使者,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加广泛。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专业水平、道德水准、仪表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启迪感化学生,有着“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效果,道德标准在我们心中应该看得更重。今后我将以道德模范们的先进事迹、高尚思想激励自己,见贤思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民教师。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篇2
最近,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举办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表彰了助人为乐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等五个方面53名模范人物。此举动既符合社会现实实际,又具有重要的社会引领作用,同时,还十分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了人们常说的“重在建设”中的道德建设,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赞同和认可。通过“十一”假期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简介汇编》后,我深深的体会到: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营造知荣辱、讲义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社会风气、文明风尚是一个社会导向的反映,社会风气、文明风尚需要强力引领。中华民族从来就有重视道德建设的光荣传统和文明传承。道者,取向也;德者,德行也。提倡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提倡诚信,处处以诚待人;提倡伸出援手助残扶弱救困济危;提倡路见不平见义勇为;以及提倡敬老奉亲感恩孝敬,从来是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们大声疾呼的事情,也从来都是全社会心向往之的目标。现在政府正强力建设和谐社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做个好人”即具备起码的做人道德,从来就和丰衣足食的物质追求相辅相成的。国人世代尊崇的汉唐社会,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指国力强盛,还十分垂青“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清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义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本分……一句话,道行与德行,是一个人一个社会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让我对同志和洪战辉同志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__是《全国道德模范事迹》中的“敬业奉献模范”,他是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专业技术7级,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他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在军校教员岗位上忠实地旅行着自己的职责。他读过《邓小平文选》等书籍,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研究就会跟着进一步、深一层,不断推出研究成果。他连续6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荣立三等功一次。__年11月,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的方永刚,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海军基层政工干部培训班国防生学员上完了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命的激情诠释了一名军校教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师德师风。__年6月20日,__授予方永刚同志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
同志是《全国道德模范事迹》中的“孝老爱亲模范”,他是原湖南怀化学院学生,现中南大学学生。__年底,一个年轻人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从13岁起就支撑着一个父亲患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妹妹待哺的困苦家庭。1994年,他的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伤骨折,女儿以外死亡,家里欠下巨债。年仅13岁的他,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亲、照顾没、年幼弟弟、抚养捡来的妹妹的家庭重担。在怀化念大学的日子里,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学,每天不管学习多忙,都坚持接送妹妹,辅导妹妹功课。为了治好父亲的病,洪战辉吃尽苦头。__年以来,已成为公众人物的洪战辉又将爱酒洒向了社会。为资助贫困学生,他在学校和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了教育助学责任基金。为推动青少年思想教育,他应邀在全国各地作了150多场励志报告,并欣然出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生命教育爱心大使”。洪战辉先后获得感动中国__年度人物、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学习了很多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让我充分领会了其中的道理。将“科学发展观”和“八荣八耻”的理论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是目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有许许多多助人为乐的人、见义勇为的人、诚实守信的人、敬业奉献的人、孝老爱亲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是公民道德行为的主流,他们更是影响社会风气的中坚力量。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正是弘扬正气,彰显高尚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举动。所以我会用我诚挚的热情去看、去学、去做,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发展进步时代精神,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的榜样。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篇3
20xx年10月9日19:30,xxx大学科技学院团委组织的全国道德模范杨怀保先生专题报告会在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此次会议,让我们青年大学生学到了知识。
出身贫寒的他,从小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大学期间,为了照顾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他把家人从陕西接到湘潭。从此,努力读书挣钱养家照顾家人,就成为了杨怀保生活的全部。"生活给了我太多的磨难,但我不能就此沉寂下去,我选择反抗。我要做命运的.强者,尽管下一刻我不知道会怎么样,但是我要走下去”。面对家里接二连三的不幸与困难,他并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立下战胜苦难的决心。“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后绽春蕾。”杨怀保说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从困难中走来的杨怀保,开始散发自己的光辉,激励着他人。
在他的影响下,身边数千名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突围贫困。研究生阶段他创办了“孝基金”,帮助了许多寒门学子、贫困老人、灾区人民等困难群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他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献了给了社会公益事业。
我们身为青年大学生。更应该向杨杯保先生学习、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为社会谋福利,做一个利已利民的人。我仍要学会感恩,学会坚强,使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篇4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我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们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他们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炼他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
三、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我也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学习先进,就是要学习其精神,并发扬光大。我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篇5
xx年1月,一场以向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丽江市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记者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于1957年的张桂梅,年轻时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对生活充满憧憬。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双双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学教书。但正当夫妻俩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时,不幸却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症。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东奔西走到处借钱,能够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该花的钱都花了,但丈夫的病还是不见好转。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离她而去,张桂梅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摆脱令她触景生情、伤感悲痛的.环境,1996年8月,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环境赋予了张桂梅新的生机。来到华坪民族中学后,她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她所教的班级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后院,她来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记了疲倦,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可就在这时,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1997年4月,张桂梅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变得特别黑,但肚子却越来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块石头,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结果吓了她一跳,原来肚子里长了一个肿瘤。医生要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但是,想到承担的4个毕业班的学生再过几个月就要参加中考,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扔下他们不管呢!一边是学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边是自己的生命,怎么办?
张桂梅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这些磨难更加激励起她对生活的爱和希望。想想那些学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紧牙关,回到学校把检查结果锁进抽屉。这一切,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坚持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进了医院。1997年7月,张桂梅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她必须注意休息,最少要调养半年。可是为了学生,她在手术后的第24天,又走上了讲台。
张桂梅的事迹迅速传遍华坪大地。领导来学校视察,校长在汇报时,介绍了她的情况。听了介绍以后,所有委员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并当场为她捐款6230元。县里召开第八次妇代会,全体代表和县领导都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对此,张桂梅眼泪夺眶而出:“病无情,人有情,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发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两次磨难,使她想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理解、帮助和支持呀!如果没有华坪人民,她的生命将无法延续。她说,她的生命属于华坪,把全部精力奉献给华坪人民。正是由于这种感恩的心态和情怀,张桂梅把人间最伟大的母爱献给了他的学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篇6
在聆听了全国道德模范杨怀保先生的讲话后。我忽然理解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家庭越是贫苦,个人越是拼搏,条件越是艰苦,个人则越是奋斗不止,而这却是我们很多人身上缺失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做不到为增长自己的见识而读书,更别提学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昨日听了杨怀保先生的.话,我才忽然醒悟。
诚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杨怀保先生那样艰难的学习环境,也很难做到像杨怀保先生那样“带着父母上大学”,兼顾学业的同时还要撑起一个家。我们可以做的,是踏实读书、沉心学习,在将来不会后悔今日的决定。要知道没有人永远幸运,但幸运的人一定很努力!
最后,以鲁迅先生的话自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篇7
学校组织学习了"201 9年度全同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的优秀事迹我深受感动,深切地体会到优秀教师的凡和伟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优秀教师那种受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的高尚品质,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职业道德.优秀人的品质深深地影响到我,以后的工作中我也将向教书盲人的楷模学习。
一. 立足教育本质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课,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课刻体会到,教师对学生要满怀爱的关注。“爱”的问候.“爱的交流, 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细放,用耐心.细心,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我们应当学习模范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位。在教学上一定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因材施教,以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去“教”和“育“每位学生。
三、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楷模先进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理解和信任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教师的信任、学校对学生的信任 ,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学习使人进步,学习先进,向楷模看齐。从平时的“备、教、改、辅、查”,从平时“听课”“评课“上课”中不断学习改进,让自己与时俱进。
用激情、用唉心把教育事业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