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的,这样写的作文才是有意义的,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年糕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写年糕的作文篇1
今年的2月很特殊,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太厉害,我们只能在家里网上学习,这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在这特殊时期,我乖乖宅在家,除了学习,还在妈妈的指导下体验了很多家务活,有做面条、包韭菜盒子、包馄饨、扫地、收拾物品等,挺丰富的。妈妈告诉我:“人要多学点本事,家务活是最基本的,不要当让人不喜欢的懒人和废人。”
今天中午,我就在妈妈的指导下,第一次独立炒出了一盘白菜肉丝炒年糕。我是怎么炒的呢?首先打开火热锅,这是为了不粘锅,我忍着害怕把手悬在锅子上方,试探锅子有没有烧热。等锅烧热了,我就倒油。然后,我把肉丝倒进去,翻炒到飘出肉香时,倒入白菜帮子,翻炒到有点变色了,再倒入白菜叶子继续翻炒。等叶子也变软变色了,我再加入一小勺盐,给菜上味道。翻炒几下后,看到肉和菜都变得接近透明,我就把年糕倒了进去,不停翻炒。在翻炒时,因为年糕略带水,倒下锅后发生了轻微粘锅的现象,而家里的锅和铲都是不锈钢的,有点重,一只手有些吃力,为了不把锅子炒翻了,我用左手握住锅柄,右手继续翻炒。嘿!这样做,果然好多了,我胆子也大了点。最后,等年糕变软,我加入了一小勺耗油,然后翻炒几下关火,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炒年糕就出炉了。
完工后,我迫不及待地邀请妈妈品尝,妈妈给了一个大拇指,我顿时笑得嘴巴都快咧到耳朵了,吃起来都觉得格外香。这次炒年糕,虽然炒的过程顺利,最后的成品也不错,可还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择菜、洗菜、切菜、切年糕都是妈妈做的,下次我要学习自己做完全程,相信我自己可以做好的,我要为自己加油。
写年糕的作文篇2
肚子开始叫的时候,才走出一半的山路。
我没发慌,因为我怀里还揣着半块年糕。
早晨喝的是稀饭,料定会饿的,娘把昨天剩下的半块年糕给我带上,嘱咐我只有半块年糕,要等实在走不动时再吃,吃早了再饿就没法子了。
我越走天越热,越走腿越软,越走肚子越饿。碰上泉水,就把肚子灌得胀圆,心想能顶上一阵,可不一会 又都放出来了,没一点“剩余价值”。手老往怀里摸,几次要掏出手绢包,却又忍住了——吃了就没了。
走不动了,在路边坐下歇歇,我使劲按住怀里老想往外溜的年糕,劝它再忍一忍,待走上前边哪个山坡。
走啊走,走上了山坡。
又走了一会,过了路边那片竹林。再走一段,前边是一块青岩。
本来就没了一丝力气,本来再迈不动一步,但那一口没吃的年糕却为我添了劲——我的肚子虽是空的,心里却有底。
再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拿出年糕……
一步┉两步┉三步┉
头昏沉沉的,身子轻飘飘的,腿脚软绵绵的┉当我实在挤不出一点力乞,一下子瘫倒时,忽然发现我已登上梁顶.
啊,粱下就是外婆的小村.小村正飘着亲切的炊烟.
颤颤地打升手绢包,捧住那半块白里透黄的年糕,我却怎么也舍不得吃了——不再害怕路远。
空者肚子走了50里山路,我只有半块年糕——我始终有半块年糕——有了这半块年糕,我空着肚子走到了外婆家。
捧着半块年糕,一个12岁的孩子哭了。
写年糕的作文篇3
新年的脚步近了。
每年我最高兴的就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做年糕,也许将来长大的我可能会忘了年糕的做法,但是永远忘不了年糕的味道。因为那是家的味道,是爷爷和奶奶爱的味道,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味道。每逢快过年的时候,我都会迫不及待的尝尝它的味道。
在年二十七的时候我们一家就开始忙活了,我和奶奶一边做年糕,一边听奶奶讲关于年糕的故事。说也奇怪,关于年糕的故事我竟百听不厌。
奶奶说: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的,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因为谐音为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新年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儿状的黄、白年糕。它们象征着黄金,白银,寓意着新年发财!奶奶还说做做糕要用一种粘性大的糯米和米粉蒸成糕。糕里面要加上枣,那样才会更好吃。我家蒸的糕上的枣是奶奶自己辛辛苦苦种的,也是奶奶自己从树上一颗一颗打下来的。那些枣奶奶洗了不下十遍,糯米粉也是我们自己磨得。然后才和上面,和上枣,放到专用蒸年糕的大锅里,看着年糕们一个个“跳”入锅中,我的口水都快流到地下了。
在年糕出锅的时候,是全家人最激动的时候。当奶奶郑重的打开锅盖儿,小心翼翼的给每个人的碗里放上几块。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哎呀,好热啊。”我伸着舌头,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尝到了年糕的味道,甜甜的,软软的,还散发着淡淡的枣香,真是太好吃了。在我们每人都尝到一点儿后,奶奶把两个年糕对在一起,寓意着来年好事成双。奶奶还会给没有蒸糕的左邻右舍分一点儿,剩下的就准备过年了。
在把糕吃完后,奶奶时不时会蒸上一点儿,让我可以解我的“馋虫”。最令我激动的是奶奶打开锅盖的那一刻,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景象,并不时飘出一阵阵的枣香。
吃不完的,奶奶会在二月二龙抬头时把它做成另一种好吃的食品,放在口袋里吃。等把年糕吃完了,那么也代表着这个年快过完了,我就又开始盼着下一年的到来。
写年糕的作文篇4
年糕是我家乡文成县的特产,销售到浙江省各地,颇负盛名。连上海那一带也吃我们家乡的年糕。在家乡家家户户都自己做年糕,他们拿起装有和好的面粉和盆,放在柜台上,把粘度大的米或米粉弄成长方形,涂上面粉,再放大锅里蒸上好一会儿,蒸熟之后,就在打开锅盖的瞬间。一股糯米的香气散漫了房间,还会随风
飘到巷子里。此时,年糕已成形状。立刻用筷子把年糕放在盆子里,再把年糕转放进水桶里,侵泡几个日也可存放在水里几个月。过了几个月,就可以拿出来使用了。味道美极了。
我们传统的吃法是这样的,把年糕从侧面切,切成小片小片,再入锅里,拌上海鲜酱油,白醋,猪油肝和其他自己喜欢的材料一同放进锅里。但是我们是海边长大的,有一种离不开海的感情,所以我们吃的饭都有海的味道。吃的年糕都是放一些海鲜同蒸,味道十分清淡。也可以做成糖酥年糕,非常可口。甜味正好适宜,外里透红,也不太粘牙。我们家乡的人们都非常注意年糕应该什么时候放调料,不应该什么时候放,否则不叫年糕。
清淡口味的年糕我们每天都吃的。但一到重大节日,就会做各种各样的年糕。到时候,摆放年糕,端上海鲜,放着菜肉,可真是满汉全席啊。
因年糕做完后,要放在水里,这样就可以保存较长的一段时间。人们运年糕不用包装,直接放在盛着干净的水箱里。可真是省了包装一大堆年糕的力气。连超市上卖的年糕也不用包装,就放在可以喝的自来水里。这种储存、运输、销售年糕的方法,不知是不是家乡独有的。
年糕在浙江一带名气很大,也有很多人吃。旅客都会游玩后,带年糕返回给亲人朋友们吃。年糕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我为此名气很大感到骄傲。
写年糕的作文篇5
临近冬至,爸爸告诉我,龙港镇云岩社区金中村举行捣年糕活动,那边的叔叔邀请我们去参加。我满口答应,随即整装出发。
来到金中村,村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了。只见百来斤被泡过水的糯米倾倒在一个巨大的石槽里,长长的木槌子在打糕能手的手中挥起落下,“咚……咚……”大木锤敲击石槽的声音,如打雷般震耳欲聋,槽里的米粉和着米粒“飞舞”着。周围的村农民们谈笑风生,好不热闹。咚咚的响声如节日的鼓声,敲打在人们的心上,让人兴奋不已。过了一会儿,原先的糯米成了糊糊的米粉,被装进桶里,排列在边上,准备抬到灶上蒸。
灶里燃起了旺旺大火。一位大伯伯往蒸笼里加米粉,一段时间过去了。我怀着好奇心,想让爸爸轻轻打开其中一个蒸笼。得到一位长者的同意后,爸爸把蒸笼一揭,一股白汽似潮水般涌来,米粉被平平地铺在蒸笼的纱布上,缕缕的热气白雾,夹杂着米香,迅速地裹住了每一个人。很快的爸爸又把蒸笼盖回了原处。炉下的火烧得更旺了,把我的脸蛋照得通红通红的。“出锅嘞!”一位叔叔大喊一声。人群中一片骚动,小孩更是迫不及待,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接着,热气腾腾的熟米粉被倒到米臼之中,孩子们一拥而上,你一棰,我一棒。年轻人也不甘示弱,拿起木锤不停地戳。广场上洋溢着喜庆和欢乐的气氛。有些小馋猫当场抠起熟的米粉团放进嘴里,狼吞虎咽起来。大人们异常慈祥,也不大声斥责。大家齐心协力,做起香香的年糕。不一会儿功夫,年糕出来了,咬一口,好香!“是这个味!好多年没吃过这么地道的年糕了!”一位老奶奶边吃边说,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既是一个美好祝愿,也是每个村民美好的梦想!冬至那天打年糕的隆重,在全村人心里,将是一个多美的记忆!
写年糕的作文篇6
爸爸下班回家,带回来一袋年糕。年糕白白胖胖的,一条一条,像一块块砖。以前,我也切过年糕,硬邦邦的年糕真不好切,我一直觉得,如果年糕是软的就好了,一定会容易切得多。今天机会来了,我惊讶地发现,爸爸买回来的年糕竟然是软的。我立刻来了兴趣,准备大展身手。
我把刀和砧板准备好,准备开始切年糕。我右手握刀,左手把年糕牢牢地按在砧板上,防止年糕从刀口下“逃走”,然后把刀口对准年糕一头的边缘,使劲切了下去。咦?刀好像被年糕卡在了中间,怎么也切不下去。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有一点年糕没切断。我干脆放下刀,直接用手把年糕撕下来。接着,我拿起刀来继续切。结果,左手大概用力过猛,手按在年糕上的时候,我竟然感觉手好像被年糕给粘住了。另一边,刀才切下去了一半,刀身却好像也被软软糯糯的年糕给黏住了。好不容易才把第二片年糕给切下来,我却发现那不是一片年糕,而是一块年糕,实在是太厚了点!这让我有点哭笑不得。妈妈见了,似乎也跃跃欲试,我就让妈妈来切。妈妈倒是切下来薄薄的一片年糕,可是年糕太软了,竟然像寿司一样卷了起来。看着这一幕,我很是尴尬:没想到啊没想到,软的年糕竟然比硬的更难切。没有办法,只好请这袋年糕去冰箱里睡一觉了,等它们睡醒了,也就硬邦邦的了。
别小看了切年糕,根据我的经验,要把年糕切好了也不容易呢!首先,年糕片要尽量切得厚薄均匀,不然,煮年糕的时候,薄的年糕片已经软了,厚的还咬不动呢!等到厚的年糕片终于煮软了,薄的大概快煮烂了吧!其次,年糕软的真不好切,硬的也得很用力切。控制不好力度,就会切成一边薄一边厚,很容易切偏了,甚至伤到手指。有些事情就和切年糕一样,看起来是一回事,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正如古人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是要自己体验过才知道里面的滋味呢!
写年糕的作文篇7
“开蒸喽!”随着三太公响亮的嗓音,一年一度的春节打年糕又开始了。大人的笑声,孩子的叫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顿时响彻云霄。里屋里有人高声应道:“来喽!”只见一位身戴白色大围裙的老伯双手提着一口木头蒸笼快步来到走廊上,把蒸笼里的米粉倒到一个很大的石臼里。霎时,热气弥漫了整个走廊,一阵阵糕香在风中飘荡。两个叔叔各拿了一个一米左右的大木榔头,你一下,我一下地打了起来。
我和奶奶也忙活起来了,我们量米,淘米,磨粉,然后把米粉抬到做年糕的地方。那里早就人声鼎沸,长凳上坐满了人,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有本村的,还有外村的。放米粉的箩筐从灶间一直排到外面,我一放下箩筐,就跑到灶间去看,只见里面热气腾腾,人都快看不清了。一位阿姨把水和米粉拌匀后,由老伯把它倒进木头蒸笼里,然后拿到灶里蒸。
我又跑到外面,正赶上一个高个子叔叔在打年糕,只见掰糕的掰一下,高个子叔叔往手心“呸”一下,双手一搓,拿起木榔头,高高举过头顶,人远远地退后两步,又飞快地跑上来,一榔头打下去,整个人向上一擎,嘴里高声地叫着:“咻!”顿时引得周围一阵喝彩声。高个子叔叔越打越起劲,周围的喝彩声也越来越响。
一位叔叔把打好后的糕放在桌子上揿平,摊成圆形,然后用扎成把的竹壳在洋红里蘸一蘸,给年糕点花纹,许多人在给叔叔出主意:“这里点点!这里再点点!”。奶奶和几个老人坐在凳子上热情地攀谈,一个说今年哪家亲戚送几块,另一个说手工年糕就是不一样,又软,又滑,又香的。
下午四点多,我家的年糕做好了,一位叔叔还给我做了一块小年糕,奶奶挑着大年糕,我捧着小年糕跟在后面,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