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博物馆观后感8篇

时间:2024-05-08 作者:tddiction

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细致地品味电影中的视觉效果和摄影技巧,只有写好观后感,我们才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电影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汽车博物馆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汽车博物馆观后感8篇

汽车博物馆观后感篇1

清明节三天假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由于要扫墓所以实际也就2天时间了。n爸爸是车迷受爸爸影响小n对车也比较感兴趣的。于是决定带她去汽车博物馆看看。

上海汽车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专业汽车博物馆,展示了汽车诞生以来的近70辆经典车型,时间跨度逾百年。上海汽车博物馆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博览公园内,由历史馆、技术馆、品牌馆、古董车馆和临展馆五部分组成。目前开放的上海汽车博物馆一期包括历史馆和古董车馆。

放假的第一天,天气下着淅沥小雨,正好合了我们的室内活动呢。出门晚也避开了扫墓车辆高峰。中午前我们抵达了博物馆。

博物馆的外观非常别致。是由德国ifb公司和同济建筑设计院完成建筑设计,展陈概念设计由美国jra完成,内容规划由同济汽车学院完成,方案设计由德国atb完成。“空间的沟通与融会,视觉的穿透与交流”是上海汽车博物馆建筑的精髓,也是对传统汽车博物馆的挑战。内部流动和上下贯通的共享空间,使博物馆内部的观者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视觉沟通。各个不同层面的露台与屋顶平台,使参观者能最多层面获得与自然沟通的空间场所。建筑外立面采用大面积的通透玻璃,使参观者能最大程度享受外围公园的自然景观。同时,建筑形态上采用了大量流动的曲线,象征汽车高速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具有较强的现代感,体现汽车博物馆的运动性主题;建筑外观酷似叠加的书本,隐喻博物馆的知识趣味与文化品位。

博物馆的一楼是汽车的发展史。从马车开始慢慢发展。小n一进展馆就被吸引住了。

专业的讲解机加上爸爸的补充,小n听得津津有味的。

汽车博物馆观后感篇2

4月17日,学校组织三至六年级的全体同学们去北京汽车博物馆参观。汽车博物馆一共有五层,设有二层历史区、三层未来区、四层进步区、五层创造区。

各个楼层都有很多著名的车,如:凯迪拉克·奥多拉多,奔驰1号,法拉利dino246gts……其中我们小组最感兴趣的车是奔驰一号。奔驰一号是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于1885年研制成功,它与现在的汽车不同,只有三个轮子,而且也不是用汽油作为燃料的,而是把药作为这辆汽车的燃料。博物馆里还有关于交通标志以及安全驾驶的小游戏,十分有趣。我还认识了指南车,指南车是中国古代指示方向的一种车辆,它利用齿轮传动原理做到“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我们还认识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车,它是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在汽车诞生前200年制造出来的,蒸汽车的工作原理是:将蒸汽机的动力通过齿轮传动到车轮,使车轮变成实际推动车辆运行的工具。

我觉得这次汽车博物馆之旅很有意义,因为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关于汽车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课本里学不到的,我希望以后学校能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我们能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

汽车博物馆观后感篇3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汽车博物馆,其实今天最主要的项目就是体验,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的体验之旅吧。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体验《极限速度》。它是一个赛车游戏,不过,它和ipad上的赛车可是不一样的。ipad上的赛车能碰能撞、拐弯方便,而且返回和退出也是随心所欲;可这里的赛车不能撞车、不易拐弯,而且还无法退出。虽然这里的赛车玩起来很困难,但还是挺好玩的。

之后,我们开始了第二个项目《与风共舞》。一进去,我就开始转方向盘,我估计车轮肯定在跳舞呢!到最后10秒钟吹的干冰真壮观呀!告诉你,其实这就是这个项目的体验之处。

接着,我走进了第三个体验《汽车生产线》。里面的机械手臂围绕着我们的汽车模型,逼真的3d视频吸引了我的目光。

最后,我进入了第四个体验《发动机的秘密》。我使劲转着方向盘,看着发动机的工作,真兴奋!

这真是一次让人难忘的体验呀!

汽车博物馆观后感篇4

有一天,我去安亭参观了上海汽车博物馆。

博物馆的外形像两本叠加的书本,漂亮极了。

一楼是历史馆,里面有好多老爷车。有一辆1886年的奔驰车,它的外形就像一辆三轮马车。还有一辆1937年的宝马车,红色的油漆闪闪发光,真是一辆漂亮的老爷车啊!

看完历史馆,我们又参观了二楼的古董车馆,然后来到三楼的汽车科普角。在这里,我可以在电脑上自己设计和驾驶汽车,还可以开模拟磁悬浮的轨道遥控车,我还和爸爸比赛了一场呢!

我从小就喜欢汽车,参观汽车博物馆后感到汽车更有趣了。

汽车博物馆观后感篇5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到上海来玩,这天我们去了上海博物馆玩,到了上海博物馆,我们坐电梯到了第三层。

我先玩用乐高搭一辆会滑动的车子。为什么会滑动呢?原来这辆车子上面被我装了一根吸管和一个气球,气球装在吸管的一头上面,吸管装在车上,吸管的另一头对着车子的后面,只要给车子上的气球充气,然后把吸管的另一头用木塞堵上,把车放到地上,把木塞拿掉,车子就会往前开了。我兴致勃勃让汽车滑行了好几次都不觉得过瘾。就连从三楼到二楼的环形坡形设计的楼梯上我都是让汽车滑下去。

二楼和一楼都只有一些汽车模型,大多数都是名牌汽车比如法拉利,有些不是,比如中国第一辆汽车红旗,不过我更喜欢三楼的能玩,能动。

到一楼的时候,我也看到了一些汽车模型,但是我们赶火车就没有仔细看。我们吃完饭就回去了,走出门口的时候我在马路上看到了几辆自动驾驶汽车,它们的车身上面有一个像警报器一样的东西,我觉得它们是雷达扫描仪。

能看到它们真是个意外收获。

汽车博物馆观后感篇6

今天,我到达上海后,参观了上汽通用汽车馆。

一进馆,我就看到用影片播出的方式讲了现代汽车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汽车越来越多,车祸也随着越来越多。据统计,全球一年大约有3000万人死于车祸,还有环境污染、堵车……

为了解决汽车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于是人们便发明了“绿叶”车。这辆车完全不需要任何外来能源,它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来发电的。这种环保汽车在车盖上有一块叶子形状的电池板,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来调整方向发电。此外,它的四个轮子上各有一台风力发电机,排出的废气会被分解成电能储存起来,从而做到零排放、无污染,让城市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宜人。

在以往所发生的车祸中,很多是由于酒后驾车酿成的事故,而这种“绿叶”车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当司机喝酒后一坐上车,它就会自动检测出人的身体内的酒精含量,如果超标就会自动变为自动驾驶模式,让类似的车祸不再发生。当有儿童要坐车到某一个地方是,如果没有驾驶员,他可以在智能地图上点一下要去的地方,“绿叶”车就会自动把他送到目的地。

如今人们十分重视环保,“绿叶”车就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据说2030年“绿叶”车就能推广使用,到那时人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我们的城市生活会更美好!

汽车博物馆观后感篇7

今天我参加了由公司组织的北京汽车博物馆的参观与学习,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小时,但是,在其中获益颇丰。

我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所学专业可以说是与汽车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由于平时对汽车比较感兴趣,所以就利用课余时间关注一下汽车相关的知识。在刚入职时曾经观看过《汽车百年》,对汽车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于汽车的兴趣,而今天的汽车博物馆参观,可谓是来的刚刚好,是对我汽车历史的再一次补充。

看着展台上一款款经典的车型,我不禁为那些汽车前辈们所折服。特别是一辆辆概念车更是深深的震撼了我,不得不佩服设计者天马行苦的想象力。但是在参观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个我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那就是在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中国并没有占多少分量。这不仅使我感到一丝失望,同时也意识到中国发展自主品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汽车行业真正的发展是从近几年开始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我们有一颗坚持自主品牌的心。

我现在是北汽总装分厂的一名普通的员工,我为自己能够在一所始终坚持走自主品牌的公司工作而感到由衷的高兴。现在公司主打的豪华大气的c70g ,立足于汽车中高端市场,不论外形还是内饰配置丝毫不逊于外国和合资品牌。还有正在试装、立足于中低端市场的c50e ,不久也将上市的越野车系列b40v ,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款款的新车型,还是北京汽车立足于做自主品牌的决心。c70g 从无到有,不论是车型外观还是动力总成,甚至每一个零部件,都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虽然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我们可以骄傲的对外人说,北京汽车生产的是国人自己的车,我们有技术,也有能力,生产出完全自主的车。

十年磨一剑,只待今朝亮锋芒。我相信,我们这群怀揣着自主品牌梦想的人,一定能够托起北汽美好的未来。

汽车博物馆观后感篇8

在上海我去看好医生,爸爸妈妈带我坐上上海地铁6号线,过一会到了转地铁4号线的那个站,我还看见4号线在高架桥上行驶了。下车没多久,我们在桥下找到了爸爸导航里的陆安线公交车。走到后,上客门旁边写着“巴士三公司”。上车后,司机、售票员都在了,司机开车了,广播里插送着“乘客们,你们好,低沉现在乘坐的是陆安线(高速)客车”,然后报着一个一个的站台。

没过一会儿,我们走在汽车博物馆路上。一棵树下一只蝉,爸爸说又叫知了,已经死了。

到了汽车博物馆那里,走进馆内,我看见许多古老的汽车,很多法拉利。在一个拆下来的上海大众汽车里,我知道了汽车的构造。

在旁边,有一个汽车赛跑,两旁有电影和三屏幕三辆赛车的模拟赛跑。

等我们回去,坐陆安线回高架桥下,又坐了64路去找吃的。

晚上,我们坐船游黄浦江,游了一点时间,爸爸打了车回宾馆了。

一天的旅行游好了,下次会去那儿吧?还是去其他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