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通过明确的写作主题和深刻的立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写作文需要敢于表达真实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共情,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写外婆的作文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外婆的作文篇1
每当我打开衣柜,看到手套,场景就会浮现在我眼前.
那时候我还是个刚读完幼儿园的小女孩。奶奶每天来接我,送我一程。用她粗糙干燥的手牵着我的小手穿过街道。天气变冷了,我奶奶每天都来接我。当她看到我的小手时,她迅速握住我的手,把它放进她温暖的口袋里。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外婆又看了看我的手,皱了皱眉,难过的说;“唉,我们家宝宝应该有一副小手套啊!”晚饭后,她像往常一样给我洗澡,睡前给我讲故事。我渐渐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惊讶地发现床边有一副手套,白色和白色,上面有
两只正在打招呼的kitty猫哩!……外婆给我带上手套,与以往一样送我上幼儿园。一路上,我看看外婆,感觉她的眼睛比往常更红肿了,手也比以前更粗糙了。
事后,我才听妈妈说,这副手套是外婆熬夜织出来的。听了妈妈的话,我似乎看到了当时的景象:外婆拿着针线帮我织手套,针在毛线中来回穿梭,好几次眼皮耷拉下来,可一想到我的手,又继续织了下去。想到这儿,我的鼻子酸溜溜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啊!是爱,是爱让外婆及时发现:天冷了,我没有手套保暖;是爱,是爱让外婆熬夜为我织手套;也是因为爱才会让我感动。爱在人间,爱随处可见,爱没有底限!
写外婆的作文篇2
秋风萧瑟,细雨蒙蒙,老了青砖,湿了黛瓦。而那一天却在我记忆里留下最痛最深的伤。
那是外婆去世的那一天,万物仿佛都寂静着,鸟儿悲鸣,草儿哭泣,妈妈爸爸还有很多人都很伤心,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我没有哭,因为我知道外婆在天堂上看着我呢!她想让我坚强、勇敢、快乐的走下去。
小雨如丝般飘落,带来无尽的思念,浓密的黑发中,浸满寂寞的悲伤与浅浅的雨露。听,溅落的'水滴带着些许桂花香,轻叩着墨色的伞,沾湿了衣袖,沾湿了心房。
尘封的记忆一决堤,便如潮水般涌来……
白墙灰瓦的房子,在雨中静默着。一个消瘦的身影,隐隐约约,映入眼帘 。
“外婆!外婆!”我如小兔般奔去,投入她怀中。外婆弯着腰,一头银发如织女的纺线,一根一根。她满是岁月痕迹的脸微笑着,眯着双眼,伸出手,轻轻搂住我。一瞬间,宛如东风后温情的春天。
“来来来,萌萌。”外婆那枯树枝似的双手牵着我,把我领入房间。外婆叫我坐下,和我絮絮叨叨地讲着。
“给,萌萌。”外婆露出暖暖的笑颜,递给我一大把甜甜的花生糖。我刚想接去,却被妈妈拦截了。妈妈讪讪地笑着:“算了吧,孩子吃多糖不好!”可是外婆最后还是偷偷塞给我了。
外婆喜欢玩,她时常和我钻进山林里,摘一篮带着露水的野果,漫步山间小路上,放声歌唱;折一根树枝,挑着河水,看鱼儿畅游,望鸟儿飞翔;或者我们在草坪上静静地躺着,看草长莺飞,看星河苍穹,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秋风起,秋草黄,鸿雁向南方。雁儿雁儿,如果你路过外婆长眠的茶林,可否请你告诉亲爱的外婆:我很好,我真的很好!
写外婆的作文篇3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还是真的,就拿我们家来说吧,老妈喜欢吃清蒸鱼,老爸喜欢吃卤猪蹄,而我呢?唯独钟情于糖醋排骨。
有人说,钟情于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而我钟情于糖醋排骨可是有理由的。在儿时的记忆里,老爸老妈生下我就不管我了,找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就是工作忙,然后,就把我送到乡下的外婆家。所以,在儿时,最喜欢我的人就算外婆了。外婆做得一手好菜,据说,她的拿手好菜是红烧猪肉。我之所以说是“据说”,是因为我虽然也觉得红烧猪肉好吃,但自从外婆做过一回糖醋排骨给我吃了之后,糖醋排骨就是我的最爱了。
记得那天,外婆说:“乖乖,今天我们吃啥呢?”我太小,并不知道为自己点什么菜好,大概在嘴里乱嘀咕了一句,外婆就说:“乖乖,你说要吃糖醋排骨吗?好好好,外婆给你做。”
那是我第一次吃糖醋排骨,其他的细节都不记得了,但记得外婆做好起锅后,就挑出一块几乎没有斩过的猪排,吹了吹,又晃了晃,是在让它快快凉下来,然后递给我。我就这样一手抓在手里,吧叽吧叽地啃起来。那昧酸酸甜甜的,我就像吃冰棒一样,塞在嘴里舔呀,吮呀,似乎那酸酸甜甜的味永远也吮舔不尽。
自那以后,我最钟爱的菜就是糖醋排骨了。
于是,我就特别地思念外婆,特别想吃外婆做的糖醋排骨。
有一次,老爸老妈带我去出席一个档次很高的宴席,席间,同桌的食客啧啧称道一道道菜品,特别是等一盘大闸蟹上桌后,大家更是掰腿取壳,又动筷子又动刀,吃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怎么也没吃出有外婆做的糖醋排骨那样的口感来。
现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吃的品的食物越来越多,但我独独还是忘不了外婆做的糖醋排骨。后来,每次回老家,第一要告诉外婆的,就是给我做糖醋排骨。现在,外婆老了,眼花了,背也驼了,手脚也不如原来麻利了,虽然馋虫时时在喉咙里爬来爬去,但不好意思再向外婆要糖醋排骨吃了。
写外婆的作文篇4
我的外婆今年快70岁了,是一个头发半白的“老小孩”。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全家搬回了浠水,而外婆因为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留在了千里之外的洛阳。我们几年都见不到一次面,开车也需要一天的时间。往常住在身边每周都能见到的外婆,现在却几年见不到一次,虽然我很舍不得,但也没有办法。
前几天外婆来了,只不过我们刚好错过,来的那天我刚好开学,等我放假回家时,她刚好又要走了。外婆心里很难过,几年来不了一次,好不容易来了,却连我的面也见不到。刚好我那几天生病了,所以母亲决定带外婆来学校看望我,可当外婆和我真见了面时,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后来她跟我母亲说,因为我长大了,又几年没见,害怕我不亲近她了,不敢多说话。
外婆虽然年纪大了,但很爱干净,衣服总是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的,头发也定时去染,因为她觉得头发是黑色,会显得更精神。每次买了新衣服,都要打开视频电话,问我们好不好看。为了让别人觉得她还年轻,眼神还行,都会对我们说一遍我们穿的是什么衣服,周围有什么……像一个小孩子。
听她说她经常想和我打电话,却又怕打扰我上课,想给我妈发视频,又怕打扰她上班,经常没有人聊聊天,因为舅舅他们也都没有时间,虽然我很想她,但是太远了只能打电话陪一会儿,外婆年纪越来越大了,经不起舟车劳顿,不知道下次再见面会是什么时候了……
写外婆的作文篇5
外婆在今年春节前去世了,享年83岁。
很早很早就想写点关于外婆的东西了,一直拖着,春节后也想写点以示悼念,还是拖着。直到此刻,还是对自己笔下的文字不太自信,但思绪已缕缕展开……
小时候喜欢去外婆家,这大概是所有小孩子的通性吧。我也一样,去外婆家是寒暑假的“必备科目”,即使不是放假,也时时有这样的想法。七八岁的时候,一次惹事被父母揍了一通,自己一边哭一边往村口走,被村里人问到,一边抽咽一边说:“去外婆家!”外婆家离我们村有十多里地,对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来说,决定独自走这样一段路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当然,还是没去成,被母亲追上来领回了家,但外婆家在我儿时心中就是温暖的港湾,外婆也是那般的可亲。
记忆中,外婆做的饭分外好吃。上世纪九十年代,北方的农村还不富裕,平时吃肉很少,过年过节时才会多一点。没有肉,外婆会用“地软”做素馅儿包子。地软是外婆在雨后的草地里捡来晾干攒下来的。长大后,留意了下地软,学名叫地衣,又名地木耳、地皮菜,说是主要生长在南方,北方个别地区有生长,但相比南方,生长慢且数量少。我们老家该属于北方的个别地区,雨后的几天里,野地草丛中就有了地软。外婆发好面,把晾干的地软泡发后,拌以豆腐,或者是土豆,或者是细粉,极少时候是鸡蛋,调味,包,上锅蒸,到吃到嘴里,现在觉得用一个“朴素的香”来形容是最为不过了,于是,小孩子一天的幸福莫过于此了。外婆也会把晾干的茄子再泡发,兑上面,上锅蒸,吃的时候伴以酱汁,嚼起来有股肉的韧劲儿也有股肉香,自己后来在大饭店吃过特色的鱼香茄子等,总觉得难以赶上外婆做的干蒸茄子。有羊肉了,外婆会做羊肉杂面,羊肉切丁作为浇头,擀杂面才是外婆的绝活儿。杂面算是北方农村的面吧,用几种豆子磨面,和时搀些白面,在外婆挥动长擀面杖的“腾、腾”声中变薄,薄如宣纸,不破不皱,向四面八方生长成一大张,再用刀切成面条,匀称如一,下锅出锅,于是,腊月二十三的年味终于浓厚了。母亲没有继承外婆擀杂面的手艺,母亲说,擀杂面一般人是做不来的,再说,我一天忙到头,哪有时间折腾着做吃的。
其实,外婆也一直在忙,在操劳,曾经如外婆这般年纪的北方农村妇女,没有谁不是操劳一生的人。从外婆、母亲偶尔的言谈中,知道外婆年轻时候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的,好像先是别家的童养媳,后来又找了正直但脾气有些倔的外公。再后来经历所谓的种种革命、运动,同时还要操持家务,养孩子。外婆生了好几个孩子,后来只有母亲姐弟三人。更不幸的是,母亲的姐姐,我大姨,早早去世了,留下同母亲一般大的儿子和还不懂事的女儿。外婆就携着自己的小女儿帮自己去世的大女儿带孩子,经常两地跑,所幸大姨家离外婆家不太远。我的记忆里,外婆还经常来我们家帮忙,农忙时间做饭,为我们兄妹裁剪衣服,那时候农村一些衣服都是自己家里裁剪缝制。裁剪衣服也是外婆的手艺,尤其是棉衣,她帮邻居们划线裁剪,做出来合体合身。直到老了,外婆依然勤快,七十多岁还自己做饭,外婆说,只要自己能动就不麻烦别人。在被母亲请来我家住的时候,外婆不是帮着洗碗就是扫院子,坐下来还要缝鞋垫,到现在,我衣柜抽屉里还有外婆几年前缝的鞋垫。
印象中,外婆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和。说话不疾不徐,做事温文尔雅,把农村穷苦的生活过得有序而精致。小时候在外婆家,跟一般大的表哥玩,也会打架,也会合伙儿跟别人打架。外婆就会训斥我们,我们说,是他们先喊外公和舅舅的名字。外婆说,名字取来就是让人喊的么。他们还骂我,我继续争辩道。“骂又不疼!”,外婆经常会说。父母吵架了,母亲回娘家,总会被外公外婆送回来,为此,母亲觉得有些委屈,但会被外婆平和地开导直至不跟父亲闹别扭。现在想起来,外婆跟电视剧中的“国民妈妈”奚美娟很相像,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依然精致平和。
母亲说,外婆去世那天,从发现不行了到最后去世就几个小时,外婆很平和,没有受罪,跟当年外公去世时一样,为此,母亲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