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观后感是对电影的致敬和对电影创作者的认可,通过认真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将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了凡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了凡电影观后感篇1
20xx年5月14日,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样正飞跃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驾驶舱副驾驶侧的右挡风玻璃毫无征兆的爆裂,脱落。驾驶舱瞬间失压,能击穿耳膜的狂风灌进,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无法生存,而两位飞行员当时还穿着极其单薄,飞机的仪表盘都已被狂风掀翻,副驾驶员半个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冷风利如尖刀,这时已不再是形容,而是事实,从下图副驾驶着陆后的上衣和长裤残片我们就可见一斑。在这种危机之下,机长刘传健依然保持了极端的冷静,成功让飞机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119位乘客安然无恙,两位驾驶万幸仅受轻伤,一位空乘被重达150斤的餐车砸伤了腰部,但这已是创造了国际飞行史上少有的奇迹。除了当班机组人员过硬的综合能力感动到了我,那天,同在一片蓝天中正在执飞行任务的飞行员们,都在不间断的呼叫: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四川8633,听到请回答,那是一种民航员工才能深入体会到的艰难与不容易。这句重复的话语虽然简单,但它承载着人们对128名旅客和机组人员担心与祈祷,也令我们仿佛置身事发现场,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电影里面可以看到万米高空最为惊心动魄的瞬间:风挡瞬间破裂,副驾驶被吸出窗外,座舱释压、机长刘长健由于强大的气流冲击无法佩戴氧气面罩,屏住呼吸,咬紧牙关,在低温和缺氧状态下拼尽全力控制飞机;副驾驶徐奕辰忍受着冻伤和划伤,仍然以出色的意志力辅助机长进行特情处置;第二机长梁栋则拼尽全力返回驾驶舱,不停呼喊试图与地面取得联系,持续报告特情信息;而乘务员和安全员也各司其职,指导旅客使用氧气面罩,并对全体旅客进行安抚以及协助,以专业素养持续守护着所有乘客的.安全。在危急关头,乘务长毕男则发挥了定心神针的作用,一番独白既让119名乘客的状态缓和下来,也道出了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
?中国机长》完美还原了民航平安的幕后英雄。在这个天空里,只要天上有飞机正在飞行,地面就会有空中交通管制员进行指挥,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约7000名空中交通警察昼夜交替,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管制工作,他们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钟,确保着我们飞行的平安。
了凡电影观后感篇2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10月26日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这是一项死亡任务。
当时,大势溃败,为了保住大部队撤退,留下了这400余人,他们都是乱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后无名的英雄。
指挥官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
最后的阵地,便是后来的文具市场,曾经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始建于1931年,五层楼高,曾是4家银行共用的仓库,毗邻苏州河,河的另一边是租界。
站在最高处,可以看见国际饭店。
1936年3月初,卓别林携带新婚妻子宝莲·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亚洲蜜月旅行,与梅兰芳和电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艺界人士就在那座国际饭店谈笑风生。
没成想,一年后的上海,已陷入硝烟之中。
1937年10月,上级对谢晋元说:你们是孤军,没有后援。
这句话,等于间接的判了他们死刑。谢晋元带着400多名士兵在四行仓库里宣誓:此地就是我们埋骨之处!
10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四行仓库,但毗邻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疯狂轰炸。
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对岸的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成群结队的人站在那里为对岸的将士们呐喊、助威。
有人举着大黑板高呼,告诉将士们日军的行动,当一个日本兵被击毙后,岸那边就会响起阵阵欢呼声。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怆,多年后,每当听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里除了泛着泪花,还有一种坚定且无法言说的力量。
往事藏着吾辈之气节和精神图腾。
了凡电影观后感篇3
兰晓龙,一个我愿意称之为神的军事作家。不论是十多年前的《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是在国庆期间上映的这部恢弘而惨烈的《长津湖》,除了给人以直观美感之外,更从侧面体现我军官兵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决心。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精神。我要讲的,就从1950年那个寒冷的冬天说起。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穿插七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影片中,风景如画的鱼米之乡浙江湖州、摄人心魄巍峨庄严的万里长城,与美军飞机滥炸下的边陲城市安东(今辽宁丹东)形成强烈反差。绝不能让战火烧到祖国大地,不能让敌人夺走我们的土地,不能让敌人剥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影片借指导员梅生的话说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作为长期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我们很难想到,今天的和平安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拼死较量换来的,也很难想象-战争的交战双方力量是怎样的悬殊。71年前,新中国刚刚诞生一年,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而努力工作,全力医治长期战争造成的创伤,恢复凋敝的国民经济,重建美好家园。但是,美国政府从维护其全球霸权出发,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给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长津湖》拍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也拍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在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英雄的人物:杨根思。由于没有空军掩护,运输条件又差,第9兵团的重武器无法前送,有时甚至连重机枪也不能用了,作战中的主要“重武器”就是手榴弹和炸药包,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他们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心。第172团第3连连长杨根思,奉命率该连3排坚守位于下碣隅里东南的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他指挥3排打退数倍于己的美军的8次进攻,直至弹药耗尽。在美军冲上阵地的危急时刻,杨根思抱起仅有的一个炸药包,拉燃导火索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用生命守住了阵地,牺牲时年仅29岁。他生前所在的解放军河南许昌某部,至今还保留着老连长的床位。他牺牲时留下的三个“不相信”,成为杨根思英雄连的永恒座右铭: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长津湖》拍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胆识!志愿军取胜靠的是发扬自己的优长专找敌人的弱点来打,靠的是勇敢加战术、勇敢加智慧。朝鲜战场上的美军“钢多气少”,步兵怕近战、夜战,他们离开飞机大炮的支援,战斗意志就会大减。志愿军则大胆地实施近战、夜战,大胆地实施穿插、迂回和包围,经常将美军步兵和坦克的联系割断,经常组织小分队直捣敌人指挥所和炮兵阵地。
电影里,主人公们的结局没有表述。但你还记得《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吗?七连的人,在一次战役中几乎全部阵亡几乎被取消番号,战友们只在阵地上找到一首没有被谱曲的连歌: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这个英雄的钢七连的前身,就是影片中提到的第七穿插连,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愿意将兰晓龙封神的原因。正是因为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生逢盛世,我们享受着新时代的和平阳光,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华章。可以告慰志愿军英烈的是,新中国成立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改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命运,走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人民傲然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站起来了!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一旦怀抱信仰,相信未来,就会无所畏惧,创造奇迹。所以,拥有坚强信仰的志愿军创造了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连续行军10天;在极寒的严酷境地中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伟大奇迹。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在残酷的斗争中造就了值得后人铭记并弘扬伟大的-精神!
了凡电影观后感篇4
这两天闲来无事,天气热时,不能陪女儿练车,就在家陪女儿看电影,她说在学校时看了一半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很好看,可惜的是,在学校忙于高考,没看完。好吧,高考结束,把从前不能看的电影,小说,都看一下吧,心情放松地看,悠闲地看。于是,看完了这部电影。
一个印度摔跤手的爸爸,没有儿子,遗憾地活着。那是在印度,四个女儿,没有儿子。
他教他的侄子,可是女儿们在一次打架后,他突然地发现了女儿们的摔跤天赋。这个固执的父亲,自己教自己的女儿们,先在他们那个贫穷地小村里,小镇上,因为没有女孩摔跤,只能和男孩摔,那是印度,再说一遍,那个环境下的父女,压力多大。
可是,有梦想,有追求,固执而坚持己见的人,终会成功。
环境如此重要,而一个领路人,又是更加重要的。
父亲把女儿送到了运动学院,去为国家争荣誉。
教练的固执,和父亲的'理念的冲突。
我们最后看到的是,坚持自律,不放纵自己,对吃的要求,对时间的管理,一切的一切,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那个梦想,那个荣光。
可是,对胜利的渴望,也更要求意志的坚定。
而那个冷静的二女儿,才是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实践出真知。
而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只有奋斗。
他们是怎样走出那个贫困的小村庄,走向国际舞台的。
一个有眼光的父亲,家长,是多么的重要。
给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空,那么,父母的眼界要那么的开阔。
了凡电影观后感篇5
要说这几年比较开心的事情呀,那就是看电影啦,还记得我看过的电影有:《天亮之前》、《大鱼海棠》``````其中我印象较深的是在电影院观看《大鱼海棠》。
时间还原到20xx年7月13日,宇靖姐姐提议去看电影,我听了非常开心,电影的名字是:《大鱼海棠》,我们看的是3d版的,姐姐先从网上买了三张票,分别是我、妹妹、宇靖姐姐的。
我们先从家走到云锦地铁站,坐了两站地铁就到了中央河西公园。我们在一家果汁店买了三杯青青子衿,因为姐姐说很好喝。喝着喝着,我突然发现这个果汁店买的果汁名字可真奇特,有的叫:青青子衿,有的叫:悠柚我心······
我们走到电影院,买了三小桶爆米花,验了票之后我们每个人就拿了一副3d眼睛就进入了4号厅,故事是这样讲的:十六岁生日那天,一个名叫椿的女孩变作一条海豚到人间巡礼,被大海中的一张网困住,一个人类男孩因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为了报恩,为了让人类男孩复活,她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历经种种困难与阻碍,帮助死后男孩成长为一条比鲸更巨大的鱼并回归大海。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想是:导演为了这部电影花了十二年的心血,那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这部电影的导演学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