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云南的作文通用8篇

时间:2024-06-30 作者:Youaremine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常常需要注重细节,避免偏题,优秀的作文是表现作者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的重要手段,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云南的作文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云南的作文通用8篇

写云南的作文篇1

登玉龙雪山星期天的晚上,我和妈妈睡得特别香,特别熟。你猜这是为什么?哈哈,这就是为了明天要登玉龙雪山的旅程呀。

听导游说,如果保证不了8个小时的睡眠,可是要高原反应的。星期一的早晨,我和妈妈五点半就起床了,乘坐游览车来到了玉龙雪山脚下,每个人拿了一瓶氧气罐,准备乘大索道上雪山。因为雪山上气温很低,我们还租了棉衣。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坐上了大索道的缆车,缆车开始慢慢上升,我了望四周,到处是翠绿的松树和零星点缀的.色彩鲜艳的花朵。这些植物衬托着雪山上淅淅沥沥的白雪,风景显得格外的美丽,空气也格外清新。远处山顶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十分洁白,从高空望去,像一条白色的长龙盘旋在空中,玉龙雪山这个名字,就因此而得名。

我们的缆车升到了云层上方,四周云雾缭绕,就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大索道带我们来到了海拔4506米的高峰,我们下了索道,这时候我已经感觉有一点呼吸困难了,但我还是想坚持下去,继续往上走。没过多久,我就坐在地上休息了,一边吸氧气一边欣赏雪山的风景,山顶上的雪白茫茫一片,显得非常雄伟壮观,有一种让人震撼的美丽。当我走到4571米的时候,开始头晕脑胀,眼睛都睁不开了,呼吸就更困难了,我和妈妈只好下山了。啊!这真让我开心和自豪啊!在杭州可没有机会登上这么高的山峰!

写云南的作文篇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山西的刀削面,云南的过桥米线……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举不胜举。在众多的风味小吃中,我最喜欢云南过桥米线了。

这不,今天爸爸说要带我过米线瘾,顿时,我心里乐开了花。我和爸妈来到“米线庄园”,找了个位子坐下,爸爸要了三份米线。不一会,两位服务员朝我们走来,一位端着三份佐料,一位端着三份米线。我不等服务员放好,就要将米线倒入碗里,服务员赶忙说:“小朋友,这你就外行了。要先把各类肉放入碗中,然后再放米线,最后放蔬菜。”我对服务员道了声谢,就按照她说的步骤把各种佐料依次放入碗中。

云南米线看相好。晶莹的粉丝浸在米黄色的汤里,再加上一条条红色的小虾,绿色的香菜,白嫩的肉丝,真是让人垂涎三尺。

吃米线更有意思。吃米线时,我喜欢一根一根地吃,找到粉丝头,放入口中,轻轻吸,还要用筷子不停地从碗中挑起那根米线,保持它不断,等到一根米线完全入口,我的两个腮帮已鼓成了球形。但你不用担心咽不下去,只要你轻轻一嚼,米线迅速化开,随着喉节的蠕动整根米线就滑入胃里,那感觉妙不可言啊!吃肉丝、小虾时,先用舌头舔一舔它们的“粗”味道,然后再细细咀嚼,品尝它的“细”味道。这感觉,也不亚于吃米线!

这一次,我品尝到了真正的云南过桥米线,真的是别有一番情趣,让人回味无穷呀!

写云南的作文篇3

来到云南,我们在滇池上空坐索道穿行,在洱海乘游轮赏景,登牦牛坪观雪山,摇着猪槽船荡漾在泸沽湖上所到之处无不是美景!

说到洱海,它可不是真正的海,它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被称为洱,而海字是因为大理的白族人对海的向往而得来。在洱海的游轮上,两旁的山映在水中,天空中的云好像想近距离观察洱海,都一下子趴在山顶上了,我感觉触手可及,仿佛一伸手就能抓到一大把云朵。蓝天作为白云的最佳伴侣,也比平时更蓝了,云也很配合地打了高光。水面被风吹得波浪翻腾,习习海风,让游客们解除了太阳炽烤的热感,不愿回到船舱,都挤在栏杆或甲板上怕错过了美景。

为了观玉龙雪山,我们要坐索道登上牦牛坪,此前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因为海拔很高,我们带了氧气瓶,但坐上索道我才发现:雪山雪山,一路上竟是葱茏一片,这片森林可以说是天然氧吧,完全可以不用吸氧了!牦牛坪是一个最佳的观赏区,那气势磅礴的雪山就在眼前,如同一顶巨大的帽子戴在了大草坪上,远处还能看到跳动的小黑点,它们是山羊和牦牛。

最后要说的是久仰大名的丽江古城,被人们称为活着的古城,古城给我的感觉就是满眼的鲜花、小桥流水、精雕细琢的木楼,还有铺着石板路的巷子,随处可以见到拍照的人们,因为这里真的处处是景!古城的酒吧街可以说是闻名全国了,一到夜晚,酒吧亮起了霓虹灯,欢歌笑语,一片繁华。旁边的石板路青石桥流水潺潺,仿佛素雅的中国画泼进了浓墨重彩,变得分外妖娆起来!

旅行对于我来说,它的意义就是行走的教科书,让我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同时增长知识,感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认识不同的人期待下一次旅行。

写云南的作文篇4

本该一场美好同行的旅行,最后也只不过独自一人!

我不知道该以什么样心情去欣赏这沿途风景,映眼帘的也不过全是单色调画布底色。都说旅行是一件让自己放空和放纵自我修行,但直到现在我却依然不知道这能不能算的上是一次真正的旅行。

车子一直行驶在去大理的路上,同车的全是陌生人,讲着本地的方言,但我还是能够听的懂。

耳机里响起了石进的.《倾诉》,以前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他的作品,可现在不知道怎么就只剩下这一首了。直到现在听着还是可以让人舒服,但却不能舒心!

车窗外阳光特别刺眼,可是戴着墨镜会压得鼻酸,于是眼泪也很配合的夺眶而出。我拼命的低着头,用帽子当着自己的脸,生怕旁边人看见。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他分不清楚这是懦弱还是悲伤,毕竟我是个大男人。

这两天在电视上看到南方很多城市都在下着大雨,但偏偏这个固执的西南城市竟如此浮躁不堪,用炎热拥抱着周遭的一切!只有偶尔飘来的云朵能够为地面到来短暂的阴凉!

车子在一个服务区停了下来,其实名字我是记得的,但是觉得还是忘记比较好,这里的一切我都不想记住!

下了车一阵凉风便拂面而来,吹在身上很舒服,抬头望向天空,才感觉她是那么空旷,离自己很近、很近!

车子重新驶入高速,继续向西,一直行驶着... ...

写云南的作文篇5

吃过过桥米线吗?说起它,还有这样一段传说:有一位书生因为苦心读书,常忘记吃饭的时间,他的妻子想出一个办法,把米线烧热了,上面浇上厚厚的油保温,这样等书生吃时米线还是热的。因为妻子每天送饭经过一座桥,所以就起名为“过桥米线”。

记得我第一次吃米线时,服务员先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浓浓的香气便扑鼻而来,接着她又给我们端来了七、八个小碟子,有鸡肉、蛋丝、生鱼片、小虾、青菜等……满满地摆了一桌。咦!这肉是生的`可怎么吃啊?我正疑惑不解时,妈妈已把肉片、鱼片氽入滚烫的汤中,只见她轻轻一搅,顿时,那些生鱼、生肉片变得玉兰片似的雪白细嫩。然后,妈妈又依次放入小虾、青菜、米线、卤蛋……她告诉我:得趁汤最高温的时候,将生片烫熟。我连忙学着妈妈的样儿将肉片等放入汤中,红、白、黄、绿交相辉映,我深吸了一口,真香!就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汤,“啊——”我的舌头被烫麻了。妈妈笑着告诉我:“汤的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油,看上去没一点热气,其实,烫得很呢!”抬头瞧瞧爸爸,像猪八戒吃西瓜似的,稀里哗啦,大半碗已经下肚了,头上直冒热汗,嘴里却连连说:“真爽啊!”我也不甘示弱,可米线似欺负我年幼,一会儿像“小鱼”似的,潜入碗底和我捉迷藏;一会儿又像一个“跳高运动员”般的,蹦到我的额头上,让我颇费周折呢!

第一次吃米线,“伤神”(道序繁琐)又“伤身”(烫了舌头),正因如此,那浓郁的鲜味,细滑、柔韧的口感更令我印象深刻。在我看来,天下美味,非过桥米线莫属!我爱吃过桥米线!

写云南的作文篇6

云南,宛如一道绚丽多彩的彩虹,在日光的折射下,展现出它那多彩诱人的魅力。上一年暑假,我和家人一同去那里玩耍,云南美丽的风光,让我一直浮光掠影,难以忘怀。

云南的玉龙雪山一定是一大亮点。只要去云南旅游的人无一不去那里爬山,玩耍的。远远望去,玉龙雪山绵亘不绝,耸入云间,高不行测,给人一种无限神往的美感。这儿就像世外桃源,与世隔绝,不受外界纷扰。听导游说,云南的少数民族云南玉龙雪山称为“玉龙第三国”。由于他们信任人逝世今后,就会来到玉龙雪山寓居,也便是把玉龙雪山比作咱们现在所说的“天堂”了。所以,玉龙雪山还代表着一种寄予,以及人们对自己亲人的怀念之情。可当你站在山上观看雪山时,又会发现这又是另一番风光,就像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相同。当你站在山中,细细的调查山峰时,你会发现,那山峰坚固尖利,犹如刀削斧劈一般,不知是不是盘古当年开天辟地时不小心劈下来的呢?

其次,我觉得云南最奇特的便是——蓝月谷了。尽管它的知名度不高,但却让人眼前一亮。蓝月谷中有一个湖泊,叫蓝月湖,望文生义,它的湖水当然是蓝色的啦!不过那可不是人为的,听说是湖水中含有矿物质才会如此。蓝月谷是成围住结构的,湖泊在谷中心,周围都是弯曲绵绵的山围住着,从高处俯视,那湖泊恰似一颗天公无意间丢失人世的蓝宝石,美丽极了。又恰似一块蓝碧玺,镶嵌在这群山之中,奥秘极了!

第三个便是石林了。石林中的石像都是由地壳运动天然构成的,可谓是千姿百态,奇形怪状。其间闻名的有:阿诗玛、凤凰展翅、唐僧打坐等,令人眼花缭乱、恋恋不舍。

多彩云南,它的每一处都是赋有奥秘色彩的,而这些绚烂多姿,你只要用心领会、享用,才会懂得其间蕴藏的“美”。

写云南的作文篇7

“啾啾啾,啾啾啾”我在小鸟迷人而有动听的歌声中醒来,咦?我的小闹钟怎么不叫了?难到它睡过了头,或得了懒惰症?深吸一口气,是多么清新,是多么清爽!这是我想起上个暑假的云南之旅,依然是那样快活,一人是那样清爽,依然是怀着大好的心情出发了。

云南,最令我难忘的就属九乡和香格里拉的普达措公园了。

俗话说:“不来九乡,往来云南。”确实如此,我们乘着小船,划着木桨,荡漾在河流上,细细感受这难得的寂静,“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瞧,那一片树林中,两只小松鼠正在嬉闹呢,我也真想跟它们打声招呼,可惜松鼠们听不懂我的语言。一阵风吹过,树林好像在梳理着自己的头发,静静的,仿佛已经和它们融为一体了。坐在小船里,静静的享受这份美好,和这般美妙的感觉,不禁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我们的歌声,小松鼠的嬉闹声,风婆婆的的呼呼声,合在一起,就像在谱写一首首奇妙的乐章。上了岸,我怀着好奇心,进入一个溶洞,这五彩缤纷的颜色让我惊叹不已,好像这些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它们散发出奇特的光芒,点缀了这里,也留给了许多游客深刻的印象。“哗,轰隆隆~”这声音真响啊,如雷霆,又似雄狮在吼叫,它唱着歌,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震耳欲聋,又使人望而生畏。目睹了它的真面目之后,就明白什么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但它又让我感到疑惑,这些水是从哪儿流来的呢?是高山上的.,还是黄果树瀑布的?

香格里拉的普达措公园,曾被称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踏入园内,芬芳的气息扑鼻而来,走在小路上,放眼望去,青山、小溪,再加上鲜艳的野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我热切地跟它们打招呼:“你好,涓涓细流的小溪,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青翠的高山,天空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让人看了,多么的清新……”“淅沥沥、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小草们散发着浓浓的绿色气息和淡淡的清香,仿佛自己也是它们其中的一员,一起去感受这份美好,一起去享受这份快乐。

我没有撑伞,对那些打伞的人心生疑惑,为什么不来感受一下这毛毛细雨呢?

写云南的作文篇8

云南多数民族实行血缘外婚制,有的禁忌甚严,如哈尼族严禁姑表姨表通婚,彝族姨表不婚,壮族姑表不婚,苗族、藏族同宗及姨表不婚,白族、纳西族同宗同姓不婚,基诺族和德昂族同姓不婚。但亦有例外,如傈僳族的亚血缘族内婚,同一家族内的男女,除亲生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外,其余姑、叔、伯等兄弟姐妹或再从兄弟姐妹以及年龄相当的叔侄都可结婚。独龙族曾普遍实行“非等辈婚”,即在固定婚姻集团内的嫁娶,可不考虑年龄大小和辈份长幼,亲姐妹可分嫁另一家父子。普米、景颇、纳西、白、傈僳等民族,实行姑表、姨表优先婚,舅家儿子可优先娶姑妈家女儿,这种特权,与“舅舅为大”的民族古习有关。佤、苗、景颇、怒、纳西、傈僳、白、彝等民族有“转房婚”制,多数是兄长死后弟娶嫂为妻。独龙族转房则不分辈数。

儿女婚事,有的民族由父母包办,有的则实行自由婚。纳西、白、彝、普米、怒、独龙、景颇、哈尼等民族,婚前男女社交自由,但择姻嫁娶则由父母一手包办;而傣、佤、拉祜、基诺、布朗等民族,男女社交、择姻均较自由,父母多不干涉。摩梭少女和基诺少年,待举行隆重“成年礼”后,取得恋爱资格,即可自由社交。

订婚多同汉制,一般情媒人送酒、糖等订亲礼。聘礼轻重不一。也有的实行较特殊仪式,如普米族订婚,先由男家送去酒肉和一颗猪心,女家将猪心一剖为二,一半带还男家,并将自家的猪心切成两半,留一半,送男家一半。双方将对方的一半和自家的一半合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其后男方还要送女家一头黄牛,表示女家嫁出“两只脚”,得到“四只脚”,不算吃亏。纳西族订亲后还有请媳妇(小过门)仪式,办宴席,送首饰、衣物与女方。春节,订婚男女相互到对家拜年,但未婚夫妻不能谈话往来,否则被耻笑为厚脸皮,不庄重,真是对面相逢如隔山。婚礼,多在秋收后至春耕前进行。纳西族有婚仪不见天之俗,在天井搭大帐篷,下铺青松毛,扎迎亲牌坊。迎亲队伍到女村,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人,迎亲者即撒“开门钱”。次日早,新娘边哭边由兄弟背至大门前上轿。男家宴客当晚,歌舞至深夜。第三天回门,女方宴客,当日返回。墨江哈尼族婚礼,夫妻同吃一条猪的右前腿,老人唱祝福歌,次日,夫妻行砍柴烧火仪式,新郎砍3根柴,由新娘点燃。

还有的行种瓜礼。第三天,新娘煮3根芭蕉心让大家吃,表示“一心相爱”。傣族接亲,沿途要鸣枪驱邪,进门行“拴线”礼:由老人、来宾把彩色丝线拴在新人手腕上,象征吉祥同心。其后敲错锣、象脚鼓跳舞,赞哈(歌手)在酒宴上演唱喜歌,宾客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向新人祝福。普米族还有锁媒人趣礼:媒人送礼至男家,3天后新娘上路,媒人和一位主方歌手被锁进屋里,两人对唱,若媒人赢,守门姑娘即刻开锁,若媒人输,则须喝全寨每家的一口酒,有的喝得烂醉,免不了被人抬着送回去。中甸县藏族婚礼,要给新人泼水,直泼到全身湿成落汤鸡才罢,表示婚后感情像泉水洁净长流。有的民族婚后夫妻还有异俗。傣族男女婚后,丈夫随妻到岳父家生活3年,称之“从委居”,以示对岳父母的酬答。彝族有的新娘婚后长住娘家,俟有孕方回夫家居住。苗族新娘亦居娘家,两三年后行“煮饭”仪式,定居夫家。

无力行聘、设婚宴,或因其他障碍(如女方父母不允),便有枪婚之俗。一种是真抢。如是颇族中,几个小伙子同时爱上一个姑娘,都想得到她,于是有人抢先下手,强枪为妻,但其后仍经媒人周旋,重付聘金。彝族抢婚也较普遍,尤其当女子不满包办婚而另自寻爱时,夫家即刻抢婚。另一种是假抢。如佤、傣、哈尼等族男女相爱,如遇阻力,则双方事先约好暗号,男家亲友没埋伏圈,女方按时借故外出劳动,到预约地点,伏兵猛出抢婚,姑娘佯装呼救,女家及其邻居闻声追赶,也只凑个热闹,过后男方又请人圆场。纳西族抢婚常因双方无力嫁娶所致,两两约定,男家虚张声势,女家假追真送,不过唱了一台戏。此外,景颇、哈尼、纳西、傣等族尚有“拉婚”、“偷婚”、“领婚”等俗,其实质与暗约假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