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是表现作者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的重要手段,实际的事例可以为作文提供具体的支撑和论证,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云南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云南的作文篇1
云南在中国版图的西南方,那里属于云贵高原,是一个少数民族极多的省。
昆明是云南的省会,那里四季如春,鲜花繁多,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一片花海,所以昆明有“春城”的美称。云南的米线最出名,我们吃了一顿,一份米线有二十多种配料,让我花最少的钱吃出了大餐的感觉。在南屏步行街上,那里有许多云南的美食,如鲜花饼、棒棒鸡和带灯的灯泡饮料等。
八月份到云南旅游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昆明的石林,景色十分优美,有山,有水,还有凉亭。石林都是天然形成的,它由密集的石峰组成,最高的岩柱高度超过40米,这里最著名的是龙云的题词,他题词的地方是观赏石林的最佳位置。
再往西走,就到了大理,最出名的地方是洱海,洱海其实不是海,它其实是一个形似耳朵的、中国第二大的淡水湖。洱海的水清澈见底,蓝天把水染成了蓝色,苍山倒映在湖面上,美丽极了。
再往北走,就到了丽江,那里有海拔极高的玉龙雪山。玉龙雪山上只有一个季节,那就是冬季。远望时,山上雾蒙蒙的,到了近处却有一种伸手就能够到天的感觉。在山脚下,有一座美丽的古城,那就是丽江古城,那里人多,景美,有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云南真是天蓝、山绿、水清、人美的地方,还有蓝月谷、泸沽湖、香格里拉等好多景点,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有时间可以亲自去感受一下我们的“大美云南”。
写云南的作文篇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没事,比如“北京烤鸭”山西的“刀削面”西安的“小肥羊”从宴会上的大菜,到街头上的小吃真的数不胜数。
现在的时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从前的时候是有啥吃啥,现在变成了吃啥有啥,人们对美食更加苛刻,而人们更加注重营养,各地的美食也是数不胜数,而我更喜欢云南的小吃“过桥米线”据说“过桥米线”还有一段故事:有一位书生在云南湖亭子下苦读书,而他的妻子每天都要给他最爱吃的米线,但是因为家离学习的地方很远,到了那里米粉已经凉了,一次细心的妻子发现把鸡汤放在米线上,发现鸡汤成了一层厚厚的黄油,而底下的米线还是热乎的,而书生吃后赞不绝口,因为妻子每天送饭的时候,都要经过一座桥,所以把这种美食取名为“过桥米线”我曾经去云南游玩的时候,尝过“过桥米线”而过桥米线并不像北京的烤鸭那个油腻,而米线也是那种细细的粉条,过桥米线可谓是色相俱全啊!店家给你煮一碗米线,然后由你自己搭配调料,主要的配料就是鸡肉、鱼肉、猪肉片还有一些菠菜,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尝试加些辣椒油,看起来真的是人间美味啊。而过桥也可以由店家来搭配,“过桥米线”的过程也很简单,首先,将鸡肉、猪肉、鱼肉卷、以及一些菠菜和玉米粒放入锅里熬成汤,如果喜欢吃辣就放入一些辣子,为了达到保温呢,可以尝试加入一些鸡油,客户可以根据口味自由搭配,到最后将米线放入碗中,经过搅拌米线和汤融入在一起,一碗美食就完成了。而品尝过桥米线真的是乐在其中,如果喜欢吃美食的朋友可以尝试吃碗米线,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可以增加热量这种米线,大概只有云南白族店才是品尝到正宗的味道!结账的时候,店员问他们怎么样,我说道:回味无穷!过桥米线配菜丰富,原汁原味,现在想起来真的是人间美味。
写云南的作文篇3
经过许多天的准备,我们踏上了旅途,去寻找多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云南。
我们乘机抵达昆明后,便感到了其中一个神秘的色彩,也是最绚烂、最多字的色彩,那就是花儿。花儿怒放,这让我们的等待也变得饶有趣味。那里很冷,但火红的颜色让我们变得不再那么的寒冷……
到达云南以后的第二天,我们踏上了旅途,不过,这天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那天,如此的蓝,蓝得像一汪水般,让人心旷神怡;那云,如此之白,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棉花糖吃多了的原因,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我总想撕下一块来尝尝;那山如此壮观,四面环山,就像一个巨人在保护着这块圣洁之地,三色合一,构成了这幅完整而富有色彩的图画。
第三天,我们到了丽江,我们逛了丽江古城,古色与古香的韵味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切显得那么喧闹而又那么静谧,小溪从脚边流过,天真无邪的孩子在里面嬉戏,也许也只有来这儿才能真正的洗涤一下自己的心灵吧!
第四天,我们又在古城呆了一天,我还和小骆驼羊拍了张照片,它的毛特别白,没有一点污染,而且它的那毛也好柔,让人爱不释手。
第五天,我们踏上了回家的归途,回忆起在云南的颜色,真是要感谢上天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片乐土……
写云南的作文篇4
寒假里,我有幸和妈妈来到了彩云之南:云南,一睹它的风采。
早就听说云南是我国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下飞机,我就被丽江的美丽风景所感染,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美丽的白云,放眼望去,感觉自己像在画里一样。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充满神秘色彩的玉龙雪山,当我们的车驶入雪山景区时,远远望去,只见雪山上环绕着一圈白雾,山峰轮廓分明,那连绵起伏的山脉就像一条玉龙盘旋在云雾之上。我们乘着缆车在陡峭的索道上缓缓上升着,起初,我们往下看,还能看见茂密的树林,越往上,树林越少,到了海拔4千以上时,再也看不到一棵树,到处都是灰色的石头和陡峭的石壁。站在雪山上,脚下踩着皑皑白雪,这里的雪是那么洁白,就像棉花糖一样,让人忍不住想捧起来咬一口,此时,我感觉天空离我格外的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那柔弱如绵的`云朵。
这里如此美妙,如此动人,仿佛仙境一般。
第二天,我们来到大理,给我的感觉又是另一种风土人情。
在这里将女儿称为金华,当金华们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时间过的很快,我们的云南结束了,这次云南之行,让我流连忘返,终身难忘。
写云南的作文篇5
过桥米线大家肯定都品尝过,可云南过桥米线的独特吃法令人称奇。
前几天,我和妈妈来到一家“桥之缘”的过桥米线店。一进门,就被这家店浓浓的云南风味所吸引。店的入口处是一座小竹桥,跨过小竹桥,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的竹桌椅,在竹桌椅前方的收银台也是用竹子制成。面对所看见的这一切,我不禁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一个竹子世界。
找到座位,我点了8元份的过桥米线。等了一会儿,“菜”就上了。竹桌上一下子多了一份用竹碗乘装的滚烫鸡汤和几碟生菜。看到这儿,你一定会想这些东西该怎么吃?告诉你,吃云南过桥米线还要自己动手才行呢!
先从那碟生菜拿出猪肉、肉肠倒入汤中,再把青菜、金针菇、米线倒进去。这样做听服务员说还是有道理的,因为肉比较难熟,所以先倒;而蔬菜、米线怕煮烂,所以后放。过了7、8分钟,便可以吃了。用筷子挑起米线,因为米线在滚烫的鸡汤里烫过,所以根根洁白晶莹,使人恨不得
一口吞下。尝上一口,米线里满是鸡汤那浓郁的鲜味,使人胃口大开。没过几分钟,米线、汤底的肉和小菜就被我一扫而光。
为什么这云南米线的做法如此独特?这其中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在以前,有一个书生,他一心追求功名,想当个状元,于是就在一个小岛上刻苦读书,让他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一天,他的妻子把给他作午餐的砂锅放在灶上煮,由于今天太累而睡过了头。等醒来时,她发现砂锅滚烫滚烫的,便急忙把米线、肉放进去。只见鲜红的肉立刻就熟了,她好奇地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连忙走过桥告诉桥对面的书生。书生见此米线由过桥送,便称其为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你不想尝一下吗?
写云南的作文篇6
在暑假我去了云南。去了云南的很多地方,最好完的还是西双版纳。那里可好玩了,有好吃的傣族饭,搞笑的演出,还有丰富的植物。
我们先到西双版纳吃了傣族饭,有菠萝饭,香草烤鱼,特色烤鸭,白菜包肉……最好吃不过的还是菠萝饭,甜里带酸,酸里带甜。菠萝与饭的结晶。真是人间少有的天上极品。现在想起来都让我馋涎欲滴之后,我们去看了精彩的演出。有幽默的互动,精美的演出。
我们第2天去了西双版纳中科植物园。我们先跟导游看了各个国家的国花有牡丹,鸡蛋花......虽然没有到花期,花儿们已经要开始怒放了。他们要比谁更没,于是它们都抢着争取阳光向着太阳微笑。接下来我们看到了无芯花。导游开玩笑说:“没花心(芯)的男人是好男人,说坏的'是没心没肺。”逗的我们开怀大笑。
之后,我们去看了望天树。它可以长到七八十米,它不断向上爬,有着刚毅的精神。不论风吹雨打,下雪和太阳。都要向上爬。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不断的积极向上,突破自我。才能取得成功。
然后我们去看了跳舞草和含羞草。含羞草摸一下就会收紧叶子像一个小女孩,不肯露面。而跳舞草则是一个活泼自信的小伙子。随着优美的歌声,翩翩起舞。
最后我们看了绞杀榕,它就是恩将仇报。它先寄生在一棵树上。长大以后再把那一棵树绞杀掉。我还看见了绞杀王。
在这个暑假我收获了知识。
写云南的作文篇7
昨日我们去了神奇的石林,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古城大理。现在的大理就是几千年前的大理国,开国君主段思平。大理是白族自治州,主要居住的民族是白族,男人被称为阿鹏哥,女人被称为金花。大理还是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主要拍摄地。大理最著名的“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被称为风花雪月。在大理我们游玩了许多著名的景点,请听我一一讲述。
我们先到达崇圣寺三塔,崇圣寺视为大佛祖释伽牟尼建造,一共三个寺庙、三座佛塔。三个寺庙里有弥勒佛、十一面观音、金身罗汉等等。接着我们去了大理古城,大理古城是古代大理国遗址,现在成为旅游景点。我们参观了银器加工地方,银子通过人工设计、烧制、敲打加工成各式各样饰品,柜台上许许多多银器亮闪闪地呈现在来往游客面前。有大、小、粗、细、圆、方;有项链、戒指、手镯等等,款式丰富吸引着许多游客。大理还有一样非常著名物品那就是———大理石。在大理石场我们看到了大理石制作茶几、茶壶、牙签盒、磨脚器、象棋、貔貅、鱼缸、花瓶、各种动物···这些大理石制作物品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可以让游客看个够、买个够。
最后一个目的地是洱海。其实洱海是一个湖,只是因为它太大了,所以当地人把它当成海,又因为它的形状像只耳朵,所以被称为洱海。我们坐着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大游轮在洱海上游玩。在游船上欣赏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白族三道茶表演。还品尝了三道茶,三道茶的味道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妈妈说这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只有通过辛苦的劳动才会得到香甜的果实,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会回味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