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传递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能够引发读者共鸣,提纲是写作文的基石,只有先有了一个扎实的提纲,才能写出一篇有逻辑性的文章,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豆腐桥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豆腐桥作文篇1
“妈妈,帮我倒一杯冷的白开水”,正在看电视的我对着妈妈喊道。妈妈对我翻了个白眼,说:“你还真懒,我在搞卫生呢,自己去”。“不就是倒杯水嘛,至于这样吗?”正说着,我便很不情愿地自己倒水。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有些常常让我自己做,还找些理由呢,说着,嘟了嘟嘴巴,翘了翘鼻子。对爸爸这样,对我也这样,我和爸爸到底是不是她的亲人啊?
夜深了,可我的钢琴还没练呢。客厅里很安静,妈妈说让我弹完钢琴才能睡觉,可自己却去睡觉了!切!我悄悄的推开了房门,在黑漆漆的房间里。把脑袋探,估计她是睡着了吧!哈哈,这样我就可以稍微偷工减料了,耶!我偷笑了一下子,又悄悄地把房门关好。
回到客厅,准备开始弹琴了,我跳过了一本书,有些只是稍微弹了一下,心里还在暗自的窃喜着……“休”,一个开房门的声音,难道是妈妈?完了完了,肯定惨了,我基本没弹过,今天肯定要挨妈妈的揍啦,呜呜呜……悲剧啊,我正想着。没想到妈妈居然用着温柔的声音对我说道:“今天回家是晚了!我也不应该还让你练琴,对不起,洗一下澡了进去睡吧。”我一时呆住了,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来,摆出一副可怜的样子,慢吞吞的挪进了房间。洗完澡,我躺在床上,嘴里露出了一副既得意又自豪的表情望着漆黑的天花板,我自豪的是:我有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使我侥幸逃过了不能睡觉的大炸弹,当然得意也是因为这个,我想着想着,静静的进入了梦乡……
我有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让我感到无比的开心和自豪,哈哈!
豆腐桥作文篇2
每次回老家,我都非常喜欢品尝家乡风味食品—五华酿豆腐。
五华豆腐,有着美丽的传说。客家人的祖先原来生活在我国的北方,为躲避战乱、灾荒等而南迁,进入广东的大部分人在嘉应州定居下来,由于家乡不产小麦,没有面粉包饺子,于是有人把包饺子的方法变通一下,以猪肉、蔬菜混合剁碎做馅,以豆腐代替面皮,制成形状与饺子差不多的酿豆腐,蒸熟后吃,味道特别好。从此,酿豆腐在民间很快传开了。
五华豆腐风味特别,由清纯的长乐水与豆浆精制而成,颜色洁白,味道清香,又嫩又滑,以“烧、咸、肥、辣”为主要特点。“烧”指趁热而食;“咸”指多放些咸味(如酱油),使味道稍微偏咸;“肥”指肉馅不要净用瘦肉,要用较好的.花肉,煎煮时要多放些油,吃起来才有肥的感觉;“辣”是指进食时加上适量的辣酱。此外,还有一种食法,就是把刚起锅的酿豆腐加点辣酱,用油脉菜叶包上送进口里,更有其特殊风味,鲜甜芳香,嫩滑可口,让人越吃越爱吃。
家乡的五华酿豆腐美味可口,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都自己动手酿豆腐,招待亲朋好友也少不了这道菜;它深得海内外食客的好评,真是名扬天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至今还是客家人独特风味的上乘佳肴,仍然是客家人招待贵宾好友的一道名菜!
豆腐桥作文篇3
我是瞧不上石膏豆腐的。在我看来,真正的豆腐一定是卤水点的。
小时候的手工卤水豆腐看上去坚硬,有小蜂窝,摸着比石膏点的硬点,比较有韧性。卤水豆腐口感绵韧,有豆香味、含水量少,色泽白中略偏黄,质地比较粗老。但就盐卤而言是有毒的,但是点过豆腐之后,它与豆浆发生化学反应后就没毒了,可是现在大机器化生产的豆腐似乎不知何时正在慢慢地失去小时候的味道!如今,已经很难再买到小时候的那种手工卤水豆腐了。
难得,四眼桥市场最头上有一家豆腐店,卖的是卤水豆腐。
古老的木板招牌下,是玻璃窗的服务口。柜台上的两个大盘子装着卤制的豆皮,一小捆一小捆地,机灵地躺在各自的位子上,从左到右口味越来越重。再看靠墙的桌子,两个保温箱里分别是无糖和加糖的豆浆,吸管在柜台上,自取即可。稍稍靠后,是一大桶豆腐脑,白花花,上部被专门盛豆腐脑的工具切的一片一片,整齐却不呆板。靠门的大桌上是豆腐,卤水豆腐,用大盘盛着,盖着蒸布。这家店已经有了两代人的身影和足迹。
老板是个三十多的男人,不高的个子配上微胖的身材,加上围裙和厨师帽,和这店铺几户融在了一起。和一般的店铺老板不一样,他不太喜欢和客人交流,只是低头摆弄着豆腐。
我有幸了解到老板制作豆腐的全过程。选豆;磨豆,把浸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汁,这样的工序反复3次。煮浆,把磨好的浆倒入锅内,用小火慢慢将浆煮开。点浆,把煮沸的豆浆盛入缸中,将兑好的卤水适量点入豆浆中不停搅拌,待凝结成豆腐脑即可。压制,将豆腐脑盛入模具沥水,抹平,盖布,在竹板上压上砖块儿。最后切块即可。这是老一辈人的方法。
我们看到的只有最后成型的卤水豆腐,不知道老板背后的时间和心思的付出,人们可能只是因为依赖的口感和多年的习惯,但对老板而言,这可能是一种传承。
在三中上学的一定见过这样一个老头,精瘦精瘦的身材,矮矮的个儿,骑一辆小三轮在公交站旁卖着臭豆腐,话很多,热心肠。他的招牌上,有大大的“创新”二字。我好奇这“创新”会体现在哪,便买了一份。
臭豆腐是现炸的,打开盖子,用小夹子从白盒里夹出十余块,放入滚烫的'油里,豆腐在油里翻滚着,冒着气泡。最后,他舀起刚炸好的臭豆腐放进纸盒里,挤上了辣酱,撒上小佐料。这没什么不一样的啊。塞下一口,最先触碰到的是酱料,那是我从未尝过的味道,承受范围内的灼烧感带来的只有开胃,慢慢地,慢慢地,甜味一点一点溢出,爽口的辣味居然和微甜碰撞到了一起,前辣后甜,妙啊!火候正好,表皮是脆脆的,内里夹带着酱汁,绵柔至极,小佐料增添了舌尖多元的感受,我惊呼一声“真好吃!”我仿佛着了魔一般,甚至觉得那夹臭豆腐的竹签都滋味十足。
看我手中提着东西,老板扭了扭车把,示意我挂在车把,我便照做。没有客人,老板和我聊了起来。“孩儿,这味儿咋样?”“好吃好吃,特别是这酱!”“哈哈哈,那肯定,我可是烟台第一批卖臭豆腐的哩,这酱是我琢磨了十多年,改出来的嘞!这三中的娃儿啊,都是吃着它长大的哩。”“爷爷,你这酱这么好,我能买些回去的?您开价。”“嘿嘿,这可不行哈,这酱啊,是我独创的,我就带了这些,卖给你,后面买臭豆腐的人他不能干吃你说对不对?”老头笑了起来,我也跟着笑。
两位老板,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做不了城市的大英雄,但一心一意做美味,为何不能是英雄呢?
一块豆腐,两个人,一个叫传承,一个叫创新。
豆腐桥作文篇4
星期四的下午,我们在青山教育基地中,做了许多让我记忆犹新的活动,其中,最认我喜欢的活动就是-------,先不告诉你们。
我们先拿出阿姨事先准备好的黄豆,接着,用汤勺挖出了几颗黄豆,倒进了磨盘里,然后,我抓住把手,按逆时针的方向旋转起来。这时,在磨盘底部出现了一道又一道的白色的“浪花”,一浪推着一浪流进了一个小隧道里,同学们赶忙用那仿佛能照出人影的勺子将它刮入了“大部队”里,就这样,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第一轮的小长征就结束了。接着,手戴黄色手套的阿姨,拿走了好似棉花糖一般的白沫,馋得我直流口水,由于我是一个“小馋猫”,所以便情不自禁地尝了一口。啊!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一股生生的味道弥漫在我的口腔里,我顿时眉头紧锁起来,然后赶忙把白沫吐了出来。真是难吃!我心里不禁埋怨起来。
接着,一位阿姨把刚刚煮沸的豆浆,倒入了一个装有化学物质的桶里,顿时,周围烟雾弥漫,我走过去,仔细地瞧了瞧,哇!原来雪白雪白的豆浆,全都变成了豆脑。白花花的豆脑,好像海底的软体动物一样,一动桶就摇摇晃晃,怎么也分不开。
品尝完了美味,我们就开始进行了下一轮的`任务,也就是最后一轮的任务。只见老师将一块纱布放在篮子里,将它铺平后,然后又将豆脑倒入,接着,再把纱布铺好,使劲一抬,把它放在两个木板之间,用磨盘压上几分钟,它就诞生了。最后,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它的由来。
嘿嘿,现在你知道它是谁了吧!它就是豆腐,别看它是我们身边最平常的菜,做起来还是很难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粮食。今天我也玩累了,拜拜!
豆腐桥作文篇5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我和妈妈来到凉爽的豆腐房做豆腐。
豆腐房的姐姐先给了我们一些黄豆,这些黄豆已经提前泡好了,接着又递给我们两个小盆。她说:“先把装豆子的桶接满水,再把一个盆子放在石磨的出浆口下方等着接浆。”
然后,她又在出浆口下面的盆子上放了一个蒸格并铺上一小块纱布。我迷惑不解地盯着纱布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姐姐解释道:“因为你们的豆子比较少,磨出来的浆也少,可以直接纱布手动过滤了”。一切准备妥当,我就可以拿着大勺往石磨里加豆子了,这个也是有技巧的,每勺水里大概七八颗黄豆,这样最后豆子磨完了,桶里的.水也用光了,这样磨出来的豆浆浓淡才刚刚好。如果水太少,豆子出浆率低;如果水太多,豆浆就会太稀。而且,石磨一定要逆时针旋转,这样才能把豆子磨得粉碎。原来光是磨豆子就有这么多学问呢。
随着我一圈一圈地转着石磨,浆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流到纱布上,经过过滤的豆浆再滴到下面的盆子里。时间久了,纱布上的豆渣越来越多,豆浆就没法顺利滴到盆里去了,这时候我就需要把纱布四个角抓起来,使劲地拧,把浆挤到盆里,再把豆渣扔掉。
当所有的黄豆都被用完时,两大盆浆水就出现在我眼前,豆腐房的姐姐把浆水倒进一个大大的锅里煮了十分钟,热乎乎的豆浆就可以喝啦!她先给我们盛了一些豆浆出来。石磨磨出来的豆浆特别细,一点渣也没有,比家里豆浆机做出来的还要细腻。我往豆浆里加了一些白砂糖,完全手工自制、新鲜的豆浆果然非常美味。
之后,做豆腐的姐姐在剩下的豆浆里滴了几滴卤水,本来还细腻顺滑的豆浆变成了一块一块的,姐姐把这一块一块的凝结物倒进豆腐模具里,并给我们了一块木板,让我们使劲压,把豆腐压制成形,然后就能吃啦!可惜我们的豆子太少,做出来的豆腐只有手掌那么一点。
做豆腐可真有趣啊!我以前都不知道豆腐是用豆浆做的呢!
豆腐桥作文篇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一个自己童年生活过的地方,给人留下无限美好的回忆。我的家乡在湖南,一提起湖南,我就会想到湖南著名的特产——臭豆腐。
臭豆腐外焦里嫩,外表黑黝黝的,里面却是纯白的水豆腐,水份充足,柔软滑嫩。咬一口,黑黑的外壳焦脆焦脆,香、辣、咸,美味极了,令人回味无穷。臭豆腐一下锅,就让人闻到一股浓浓的“臭”味,再加上那黑糊糊的外壳,让人一见,就没了食欲,一点儿都不想吃了。不过当加上姜、葱、蒜、香菜,浓浓的“臭”味儿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浓郁的香味,使人远远就能闻到,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接过一碗臭豆腐,撒上一些辣椒粉,一道美味的小吃便出锅了。人们纷呈而至,抵挡不住它的.诱惑力。
臭豆腐虽外表不中看,但品尝起来,却是那么美味,令人吃了还想吃。这就像做父母的严格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个孩子都渴望自由,都渴望爸爸妈妈不会那么严格地管束自己。有时父母会很凶地批评教育孩子,这些会让孩子们很不乐意去听。其实,父母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虽然不中听,可将来,对于我们的人生是有益的。必竟,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良逆耳利于行”嘛。臭豆腐就像忠言一样,不好看,却好吃;忠言也如臭豆腐,不好听,却益于我们的将来。
臭豆腐虽然外表黑黝黝的,不好看,内心却是纯白的,似乎在告诉人们,虽然它外表丑陋,却有一颗美好的心,品尝它,就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这让我想到了《巴黎圣母院》里敲钟人。敲钟人虽然面貌丑陋无比,却有一颗雪一般纯洁的心,一颗金子般闪耀的心。
回忆起臭豆腐,我恍觉自己正站在卖臭豆腐的小摊前,一股浓香四处飘逸。我端起一碗香喷喷的臭豆腐,喝着美味的汤,感到一股暖流注入心头,享受着臭豆腐给我带来的无限香滑温情。
我爱家乡的臭豆腐,更爱有臭豆腐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