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者对书籍的感悟和思考,是对作者用心创作的肯定和赞美,通过读后感,我对作品的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世界是平的》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篇1
单位推荐读书,第一本我就毫不犹豫地选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早就听说过这本大名鼎鼎的书,但还一直未能阅读学习。
?世界是平的》是畅销全球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本人是一名记者,而并非专职的经济学家,这让他的文字叙述不是那么枯燥,完全没有经济学家的拘谨,让他的视野可以从更广阔的角度与高度来观察、体察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世界,他用生动的文字将全球的经济化进程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1。0版本,1492年,持续到大约1800年),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2。0版本,从1800年持续至20xx年),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3。0版本,20xx年到现在),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与竞争,世界变平了。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学技术,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社会现象,乃至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均来源于和决定于社会的生产力以及在生产力中起着核心作用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的智慧造就了过去、今天和未来。在原始社会,一切愚昧和文明均产生和决定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尽管他的表现方式千差万别,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规律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同样如此。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时空感消失了。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为紧密,把地与地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没有间隙,全球化的进程,把这个世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弗里德曼说:“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它就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超过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弗里德曼的`真知灼见,给了无数人警醒。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没有了,但是竞争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既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是站在同一个较量的拳台上,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进步,给了他们同一个发展的平台。世界是平的,既寓意着上帝对每一个人的眷顾与垂青,也必然昭示着,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跑在最前面,只有那些思想上有准备,行动上最积极的狮子,才更可能吃得饱。
怎么样跑得更快,书中也给了我们启示,“外包”、“离岸经济”,这些以前不可想象,不能实现的合作模式,在新的科技与生产力的要求下,都成为一种可能性或者必然的趋势。团结互助与精诚合作,在现代的高科技生活状态下,越来越重要。只有那些丢掉包袱,轻装上阵的人才有更多的机会,经济趋同,分工趋细,世界趋平,眼光趋远,每一个生产商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每一个人都展示着自己最优异的才干,发挥着自己最理想的状态,而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留给别人去处理,把自己不需要分心的地方分离出来,让别人为自己打工,让别人为自己分担自己认为不重要的工作,终有一天,我们会把一部分工作外包给天狼星人,
“只要有一条宽带,只要有雄心壮志,”人人都可以象瞪羚、象狮子一样在广袤无边的草原上奔跑,但同样多的机会,也带来了同样多的挑战,稍有落后,也将会被竞争的洪流遗弃,成为草原上被狮子们踏入泥中的野草。
读了这本书,我更有一种紧迫感,当太阳升起时,我最好开始奔跑;当太阳升起时,我必须奔跑!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篇2
在今年,我阅读了这本书:《世界是平的》。俗话说“开卷有益”,《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着实令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全球化进程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世界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信息技术,所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平。在这样的时代,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推平。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环境变得公平了,大家的机会也都渐渐变得越来越均等了。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信息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每个人都得找到他的特长,找到他的特别而有价值的贡献力。
这个世界需要我们的热情、毅力和好奇心。本书的作者汤马斯佛里曼认为:pq+cq>iq(热情,毅力,好奇心比智商更重要)。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可以从网络上学到任何东西,如果你不获取,哪怕拥有再高的智商也不重要,问题在于你是否知道如何获取。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做的.已经足够了,永远要不断地学习和进取。
当前,中国正在走一条科技兴国的科学发展之路,同时也在进行着教育的发展,经济发展。为了迎接这个新的时代,我们新时代的学生应当更加努力地学习。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发展自己的长处,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为我们的国家贡献力量,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进一步,成为世界强国。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非洲,羚羊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面对这样一个越来越平坦的世界,我们难道不应该奔跑吗?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篇3
“地球是圆的”,这几乎是每个受过教育的现代人都认为正确的定理,但是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带来的短距离微型世界。本书主要以信息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为主线,围绕“世界的平坦化趋势是如何在21世纪初发生的”、“这个趋势对国家、公司、社会和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等几个问题展开阐述。我不是专业的经济学家,读此书也不是出于深刻研究的目的,因此浅浅读完后合上书扉,所能回味的也不是站于多少高度的经济学、社会学术语堆砌,仅就相关于个人身处如此变革趋势下所能做的一些努力说几句感想。
忽然想到前两年很是红的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的经典名句“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人才!”当时虽是当作笑话来听的,但是仔细回味回味,其实这简单的话也有点点破世情的意思。再想到最近甚为流行堪称热点的“服务外包”,因为职业关系也接触到一些人才培训的项目计划,虽然这只是服务外包产业的一小块,但从其热门程度也能反映出当前这个课题的重要性,而《世界是平的》在这方面也许能解释其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
有西方学者如是说:“中国需要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更需要比尔盖茨”。的确,在平坦的世界中,有全球化战略眼光、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如果缺乏全球战略型的人才,无疑是个巨大的硬伤。企业缺乏全球化视野的人才,就难以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浮沉,国家缺乏全球视野的人才,就难以在世界范围内把握自己的命运。因此,大到大国家,小到小单位,都对这种人才的培养、吸引、提升重视非常。
譬如印度,为什么能够在此平坦、均等、公平的世界竞技场上大揽知识含量高,收入回报丰厚的it行业和电话服务业外包?就是因为在世界还没有完全被铲平前,他们培养了大批的理工精英,他们抢先意识到了开发人的脑力的重要性;譬如我们本地著名的比利时bekaert集团所投资的几个企业,且不说他们工厂、产品的经济效益如何好,只要看看他们为员工设计的培训、提升项目种类、层次就知道他们对此的重视程度;还有来自荷兰的dsm公司,全球工程塑料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奉行的三“p”理念,排在第一的就是people,也就是他们的员工,只有培养出一支精英队伍,才能打造出一个成功的'经济王国。
我们再从仰视换到俯视的角度,看看从自身角度出发能够做些什么来应对这个世界正在变平的大趋势?《世界是平的》告诉我们,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推平了。试看今日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免受竞争所带来的冲击,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充满了竞争与合作。要想在这些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至少是不被淘汰,我们每个人注定要在这个平坦的世界上发挥才智,争做那个“不可或缺的人”。
对个人来说,这个目标的实现是要经历些过程的。理论上说,只有四种人是不可被技术替代的。他们分别是太特殊的人、太专业的人、太深刻的人以及太会调节适应的人。其中有些掌握身体资本,有些是人力资本,还有些是社会资本。这几种资本维系于个人身上,使他们获得了特殊的权力。
而相对这些特殊群体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的工作者,也许我们努力百倍也并不一定能实现那么辉煌的梦想,但是我相信至少我们会到达比现有的层次高一些的地方,而不是被这股推平世界的潮流所淹没!我们所能做的其实也很简单,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合作的世界里,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即使我们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工作,我们每个人也都应当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不断巩固和运用所学到得新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工作勤勤恳恳,具备了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篇4
读书主要应该读精品,托马斯。费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的》就属精品之中的精品,经典的东西没有时效性,可以反复品味,耐人寻味。2年多前我很偶然接触了这本书,读后不仅仅兴奋与被震撼,而且与我多年的某些想法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些年反复读了多次这本书,受益颇深。
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进程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1·0版本),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第二个时代(全球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第三个时代(全球3。0版本),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世界变为平地。
2年多以来,我一直观察中国大陆的全球化进程,看看托马斯·弗里德曼的预言会如何在我们周围演变。结果发现:在中国1·0版、2。0版和3·0版是以一种极为混合的方式出现着,但距世界是平的还有不小的差距。“国家的力量”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中仍然扮演着主角,公司的跨国经营也刚刚处于萌芽阶段,个人对全球化的影响正在集聚,但仍不足以构成主要势力。但《世界是平的》著述中描述的大趋势确实存在着: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中国大陆已经具备了使世界夷为平地的工具:电脑、网络、软件,掌握这些技能的人,了解这些观念的人。全部驱动力和引擎已经都准备好了。也许,我们正在等待着什么,也许是启动的钥匙,也许是掌握钥匙的人,更有可能的是一种渐行渐近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篇5
在非洲,瞪羚羊每天早上醒来时都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题记
春节期间,抽空读了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
乍听到书名,或许很多人都会疑惑,世界分明是个球体,怎么可能是平的呢?其实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全球化发展和演变进程,以及全球化对现代世界的影响。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过去因为信息不对称、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政治制度的限制等因素,致使世界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时是不平等的,是无法实现充分竞争的,但是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互联网的发明,外包、离岸经营、产业转移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供应链管理的日益发达,数字移动科技的应用等等,使得全球资源和信息高度共享,科技变革和进步正在消除各种壁垒,世界各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平台被彻底推平了,个人
和企业可以很容易的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
书中将全球化进程划分为三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化1.0版本),从哥伦布航海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推动,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化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化3.0版本),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所有竞争的平台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看了这本书,对我有两点最大的启发:
一、当前这个变平的世界给每个人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如果没有成就的话,不能怪没有机会,而是自己没有行动。
国外有个年轻人发现苹果公司与ipod(mp3播放器)配套的耳机很漂亮,但是它永远只有一个颜色——白色,于是他想,如果我能生产出各种与机身颜色相同的耳机肯定会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于是他上阿里巴巴,找到了中国浙江的一家公司提供设计,找到了广东东莞的一家公司进行生产,设计加生产的成本很便宜。有了产品后,他又找到亚马逊,通过亚马逊遍布全球的网络将他的耳机销往全世界。在这个平坦的世界里,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你所用。
二、要有合作的心态。
我觉得,二十年前可能竞争比合作重要,但在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今天,合作可能比竞争更重要。
在美国,但凡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几乎没有不将他们的业务进行外包的:美联航、西南航空等航空公司将他们的后台管理和售前售后服务外包到印度;微软、英特尔、ibm、戴尔、惠普等it企业将他们的研发外包到印度和中国;nike、new balance、converse等体育用品制造商将他们的生产外包到中国和越南;思科、ge、朗讯等电信电器将他们的研发中心建在印度;甚至在美国还兴起了这样一种潮流,大量白领将他们日常工作中比较基础的一部分外包到世界各地,他们在中国或印度找一个助理,每天下班前通过email将工作分派给位于中国或印度的助理,由于美国与中国和印度有12个小时的时差,美国人晚上下班时中国和印度正是早上上班时间,这样美国的白领们睡一觉之后第二天早上一醒来,他们需要的工作成果已经躺在他们的邮箱里了,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不间断的工作……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当今这个世界,除了想象力不能外包外,能外包的基本都外包了,各项工作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外包到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部分工作又从发展中国家外包到中东和非洲一些欠发达国家。可以说世界各国不管是经济也好,文化也好,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已经密不可分,必须进行合作。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同样必须富有合作精神。没有一个人是全才,我们每个人不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多优秀,但也只是中谷海运这艘航母上的一个零件。一艘巨轮平稳运行需要千万个零件精密无间的合作。这是一个英雄退位、团队进位的时代,万人齐划桨,才能开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