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可以帮助我们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珍藏那些值得回忆的瞬间,一篇主题鲜明的作文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兴趣,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苏州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苏州作文篇1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在这一天,我们总是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当然,团圆饭中藕饼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我突发奇想亲自参与做藕饼,妈妈是这次的大厨,我则是帮手。妈妈先将五花肉清洗干净,切成碎末,并在里面加入鸡蛋,葱花以及其它调味品,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藕清洗干净,剥去浅棕色的内衣,露出雪白的肚皮。接着妈妈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切藕。她第一刀切三分之二深,第二刀切到底,就这样它的'外衣就做好了。我和爸爸早就跃跃欲试了,爸爸拿起藕熟练地将馅填入藕的“嘴巴”里,轻轻一捏,把多余的肉馅去除,就这样一个藕饼就包好了。我看见爸爸这么厉害,也不甘示弱。拿起一片藕,试着填馅,可是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又吐了出来,我想重新压下去,可一边又吐了出来。经过反复尝试我终于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个藕饼。于是我便加快速度,一个接着一个。
所有藕饼准备就绪,就等着下锅油炸了。妈妈将好了的藕全身上下粘满面糊糊放入锅中油炸。“咝咝”锅中放出响亮的声音,藕身上冒出一个个小泡泡。有大漏勺将它们捞出来。哇,一个个金黄金黄的像小太阳,闻一闻,香喷喷的,让人口水直流。
忙活了半天,我们一家坐下一起吃着团圆饭。大家不约而同地夹起藕饼。咬下去,脆脆的,香香的,似乎还带有一丝清甜。这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藕饼让人回味无穷,我爱吃藕饼,也爱做藕饼。
关于苏州作文篇2
暑假里,爷爷带我去挖藕。我们带上遮阳帽,拎着水桶,整装待发。我蹦蹦跳跳地跟着爷爷来到了藕塘边,只见塘中满是亭亭玉立的荷花和碧绿无暇的荷叶,大片大片的荷叶衬托着星星点点的荷花,显得格外耀眼。不少荷叶上沾着水珠,晶莹又剔透,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一道道晃眼的光线,好似一颗颗珍珠,分为漂亮。
爷爷卷起裤腿,率先下了水。我也照着爷爷做,挽起裤腿,也下了水,谁是温热的,很舒服。我用脚小心翼翼地在水中摸索着,生怕一不小心会被倒,虽说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可还是被“调皮”的藕给拌了一脚。我摔了个“狗吭泥”,全身上下都被水浸湿了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很不舒服,我狼狈不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那只拌我的藕给挖出来。我“噌”的站了起来,大踏步的回到那支藕的.“居住地”。我把手伸进水中,东摸摸,西弄弄,终于,手指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我双手抓住藕,使劲往后拔。藕纹丝不动,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藕飞出了水面,而我也因为惯性的原因,向后跌坐在水里。我一跃而起,接住了正在下落的藕。我仔细地打量着这支藕,它一共有四节,圆圆的,嫩黄嫩黄的,像婴儿的手臂一样。接下来,因为有了这次的经验和教训,拔起藕来虽说不是熟能生巧,但也比之前要好多了。
黄昏,我带着满身的泥水,还有此次的战利品,和爷爷一起,踏着夕阳的余晖,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关于苏州作文篇3
今天,妈妈在菜市场买了几节藕,我拿起藕就跑到厨房里去,帮妈妈切藕。我洗了之后,突然发现里面有许多小洞洞,我数了数一共有13个小洞洞,那些小洞洞大小不一样,我想:“哎呀,藕怎么有这么多小洞洞呀,难道是被虫吃了,不对呀,是被虫吃了也不会这么整齐,这么圆呀?难道是坏了,不对呀,坏了藕里面也不会这么干净?”
我怀着所有的疑惑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这些洞,本身就有,不是被虫吃了,更不是坏了,具体这些小洞洞是干什么的,我也不知道,去问爸爸。”我又跑到爸爸旁边,去问爸爸也不知道,摇了摇头。我只好一个人慢慢地想,想了半天,我也想不出一点头绪,我吸了一口气,突然领悟到其中的奥秘。这些小洞洞会不会是用来呼吸的,假如不是呼吸的,那怎么长这么大呀?我怀着疑问又去找资料,资料证明了我说的话,藕果然那些小洞洞是用来呼吸的。藕实际上是荷花的茎,而不是根,一般情况下,茎都在上面以利于呼吸。这些小洞洞就是跟荷叶梗连在一起的,荷叶梗中间是空的',长长的管一直通到荷叶里头,荷叶上又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就好像人的鼻子,一样进行呼吸。而荷花的茎在水中的结构上采取一定机制来增加里面的氧气,所以中间是空的,这藕才会渐渐长大。
现在大家知道藕为什么有许多小洞洞了吧,生活中的奥秘有很多,科学无处不在,可能就在你身边,只要你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就有所发现,就所有收获的。
关于苏州作文篇4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这个温润而雅的水乡,吴侬软语,细水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化着、发展着,但她骨子里的传统、历史文化牢牢印刻在每个见过她的人的心中。
走进苏州的小巷,斜斜密密的雨丝伴着微风拂面而来,有一种“小楼昨夜听春雨”的柔情。漫步在雨天的青石板上,又有一种“雨天可穿红绣鞋”的`感觉。空气中无不氤氲着浓浓的历史气息。红砖残瓦,雨中仿佛有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正向我款款走来。“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倘佯在小巷中,百年的旧宅、石井、花窗随处可见,柔和而又雅致,用手轻抚,手心里的触感才真实。
“朱户千门室。丹楹百处楼。”那临水而照得风情怕是只有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感触最深。径直向前,花萼里,蒹葭巷、桃花坞巷,一个个古典词牌映入眼帘,恰似唐诗凝练含蓄,又如宋词婉约柔和,仿佛元曲清澈优雅。漫步在小巷中,怎又听不到声声“买糖粥”的叫卖声,还有那卖花姑娘“走了三里半还有三里半”的怯声声……
“庭院深深深及许”在青花瓷器盘旋的又怎会少得了那苏州评弹。粉墙下,“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夫唱妇随的样子着实煞羡旁人。回想当年才子唐伯虎就坐在小楼前作画卖画,衣带飘飘,映入古巷。
走在小巷中,随处可见的还有大大小小的古井,妇人依旧在井边洗衣,孩子依旧戏水玩耍,欢笑声此起彼浮,向井深处望去,一往见不到底,却映出了我的脸,小巷的缩影,映出了苏州城的剪影,吴文化,映出了最干净纯粹的东西,这或许就是水的灵性。
都说“一方山水养者一方人”,水养育了范仲淹,他才会留下“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水滋润了顾炎武,他才会道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若说苏州是一把折扇,那么这小巷就是扇骨,苏州人在扇骨上刻下了勤劳、爱情、奋斗的迹象。
留恋于这座古城,那份繁纠缠、若于俗物的心荡漾其中。唐、宋、元、明、清,一代代春去秋来,岁月由远而近,游的是城,念的是情。
关于苏州作文篇5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就是我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的家乡“苏州”。从以前到现在的30年内,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天,我来到爷爷家,问爷爷:“爷爷,我们30年以前和现在有什么区别呢。”爷爷一一向我介绍。
人们穿的:30年以前,人们都穿粗布衣,颜色以灰、土、黑三色为主,偶尔有人穿“涤卡”之类的衣服,这会引来大家羡慕的目光。那个时候,人们把一件衣服穿到破烂不堪都不舍得扔掉。现在,人们赚得钱多了,穿得既漂亮又美观,一件就要几百元,几千元。
人们用的:30年以前,人们没有计算机,没有智能手机,电视机的屏幕不是彩色的',而是黑、白、灰色的,很少会有人家有,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家里一般只有几张木床、几张木桌和几个木衣柜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家具了,现在的自行车也是以前最好的交通工具了。现在,人们赚得钱多了,有计算机,有智能手机,有空调,有电风扇,有打印机,有汽车,有飞机,有火车,有电瓶车,有电视机,而且电视机的屏幕也是彩色的。
人们吃的:30年以前,人们没有蛋挞、鸡翅、鸡腿吃,只有吃粗茶淡饭,吃的一点都不营养,而且,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人们才会拿出很少的肉来吃,其他时候都会让给小孩吃。现在,人们赚得钱多了,吃的越来越好了,人们现在讲究吃的东西的美味、营养、清淡……
不仅穿的用的吃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现在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楼房建的越来越高,各式各样的建筑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排排的楼房像巨人一样矗立在苏州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从前曲折蜿蜒的小路已经变成了如今宽阔的大马路现在的苏州是个经济、旅游都发展的很好的大都市。
听了爷爷的话,我很庆幸我能生在这个时代,也很骄傲,家乡苏州的变化。我爱你,苏州。我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家乡奉献出一份力。
关于苏州作文篇6
我的家乡在宜宾,是藕的盛产地,它生产在污泥里。
炎热的夏天到了,正是藕叶最美的时候,绿绿的藕叶又大又圆,像一把绿绒小伞。在雨后的清晨,你会看见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在绿绿的藕叶上滚来滚去,非常惹人喜爱。
过了一段时间,藕开花了,雪白雪白的,形状跟荷花差不多,花瓣大大的,掉在水里,像小船一样在水里荡来荡去,非常美丽。又过了一段时间,藕花开始结果了,金秋时节,农民伯伯们把藕从污泥里挖出来,它不像苹果梨子那样高高的.挂在枝头上炫耀自己,它那样肮脏,到处是污泥,还带着臭味。但是经过水的冲洗,终于露出了真面目:一节连着一节,想婴儿的手臂,白白胖胖的。一节偶有三四节,如果你用刀把一节藕切开就会看到横切面上有一个一个小小的孔。虽然藕被切断了,但是它的丝还连在一起,难怪人们常说“藕断丝连”,原来就是这个意思。
藕不仅可以煮来吃,还可以炒着吃,烤着吃……我最喜欢吃的也是藕,因为有一次,我游泳后回到家,一开门,一阵清新扑鼻而来,我问妈妈:“这锅里煮的事什么呀?”“是藕炖鸭子”妈妈回答。等饭菜上桌后,我狼吞虎咽地吃着藕,还喝了三碗汤,肚子成了大西瓜都还想吃,真让人垂涎三尺!
藕全身都是宝,可以清热,藕叶和藕节可以做成中药,晒干了可以做成藕粉。
我非常的敬佩藕,因为它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想公安战士,缉毒人员……他们都具有藕这样的精神。我爱藕,更爱具有藕这样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