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失败后总结的心得,都是通往成功的重要一步,心得体会写得越是深刻就越是说明你成长得越多,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科技展参观心得8篇,供大家参考。
科技展参观心得篇1
星期三下午,学校举行了参加科技馆展览的活动,我们班有幸被选中参观。那天下午,我们坐着租来的公共汽车,来到了科技馆的大门前。
科技馆的大门左边有一个火箭模型,标志着科技馆。我们刚进科技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墙上有许多机械在不停地运动,名叫“机械墙”。我们先参观了摄影展。一位讲解员带领我们进入一条长廊,长廊的右边摆放了许多照片,都是关于焦作老区的一些革命事件。其中有一张照片让我感触最深。一个日本人用又尖又长的刺刀杀害了一名婴儿,刺刀穿过婴儿的心脏,婴儿被日本人高高的举在半空中。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狠狠的被揪了一下。日本人怎么这样残忍呀!连一个婴儿都不放过。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中国之前的耻辱。
接着我们来到了三楼。我们跟着讲解员参观了许多科技品,并听讲解员给我们讲这些科技品是运用了哪些原理。之后我们就开始自由参观。我和易孟珂一个机器前,名叫“掰手腕机器人”,我和它比了比掰手腕,结果我没赢。
我们用被一扇门迷住了,上面有四个大字——光学迷宫。我和易孟珂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里面有许多玻璃,我的四周都是玻璃。我在玻璃中看到了许许多多个我。我两只手摸索着前进,真难分辨前方是路还是玻璃。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技巧——看地面。真正的地板和通过玻璃反射出的地板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凭着这个发现,我轻轻松松的走出了迷宫。
我走进了一个屋子,突然,我感到了有一股隐形的力量在把我向后推。我撞在了墙上,我不认输,努力向前进,然后才慢慢向前走去。怎么会这样呢?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接着,我来到了一个形似圆柱的长廊前,名叫“时空隧道”我走了进去,看见有一座小桥,四周都是红色的。我走了上去,感到我在旋转,然后就觉得十分头晕,我在向左旋转。我快步走了出来,头还是晕晕的。咦!我刚才在旋转吗?怎么感到我在旋转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突然,我看到两辆汽车停在前面。咦?这里怎么会有汽车呢?我快步向前跑去。呀!真的有两辆汽车呢!我抬头一看,有六个字“汽车模拟驾驶”。哈!太好了,可以开汽车了,我兴冲冲的跑进去。我打开车门,坐了进去。有位叔叔在旁边教我怎样启动汽车、踩油门和刹车,怎样驾驶汽车。唉!可惜我翻车了。最后只能失败告终。
这趟科技馆之旅,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奥秘。这个下午真开心呀!
科技展参观心得篇2
四川科技馆是在原"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基础上改造的,其厚重的历史感使人们对所熟悉的传统“科技馆”的概念提出了挑战,人们习惯认为科技馆是现代、未来、科幻的象征。所以在内装上也让我们多了一层思考,要让“万岁展览馆”变成科技馆,在设计上就要从强化科技馆的科技形象入手,重点放在前后厅的气氛营造上,让这两个厅和建筑的表意拉开距离,强化科技感,我们将原来展览馆著名的大厅(东方红厅)改造成为拥有巨大玻璃穹顶天幕的航天主题馆,是科技感得以强化和延伸,原为网球场的东西厅因其处于露天场地,故将能体现四川古今水利科学成就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二滩水利工程原理演示模型设置与此,同时也作为园林景观为观众提供了休息的场地。
对于本展厅设计,设计师对此进行了点评,本空间最大的难点就是将历史的庄重感改造为充满未来气息的科技感;人流动线的分析和展厅布局的分配,以及大量承重柱的处理。
1、灰镜与蓝色发光灯带镶嵌的的包柱表达出一种现代、科技的气氛
2、电脑操作区的弧形串联起来,形成时光通道的造型,行走其中,感受时光穿越的神奇。
3、器械主题厅将机械元件与空间有机结合,从微观的角度看待机械历史的发展,别有一番意境。
4、造型各异的墙体和吊顶元素,大大的'吸引了小朋友的眼球,体验感十足的道具也让他们流连忘返。
5、磁场的概念玄而又玄,本科技馆用具有磁性的小针做吊顶元素,生动活泼,既有趣与直观的表达出科学道理。
6、展厅特别是旧展厅内部空间的支柱特别多,本科技馆用“荧光支柱”的方法去改变了空间的拥堵感,幽兰的光线也诠释了科技的神秘。
科技展参观心得篇3
回忆起那天参观科技馆的情景,我又攥紧了拳头,暗下决心:做为祖国的花朵,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更应该从小保护环境,创造一个绿色的祖国,创造一个绿色的地球。
明媚的阳光和喜庆伴着我来到了北京科技馆。站在科技馆门口,放眼望去,上面是高大庄重的建筑物,下面是慢慢流动的人流结成了天然的一幅彩图。走进科技馆的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空中挂着白球,形态不一,各种不同的图案,有些天真可爱的女生蹦起来去够,可是怎么在各个展厅里,我还看到了“自行风扇”“磁圆盘”“体操机器人”“全息音响”“排箫”“虚拟排球”“虚拟翻书”等有趣的项目。
穿过走廊,走进机器人的世界,那里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会弹钢琴的机器人,会说话的机器人,还有会走路的机器恐龙……真有意思!
最有意思的`是斜楼房,你一进去,就觉得头昏,失去重心,有的小孩一进去,就摔了一个大屁顿;再往前面走,就是一件黑色的房子,你一进去,你面一片漆黑,右面墙上有一种特殊的灯,必须用手有力拍才能亮,可好玩了!
这时,要集合了,这次参观不但让我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而且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懂得了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科学奥秘,我们都应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我知道还有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需要我去学习,等我去挖掘的科学宝藏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要专心致志地读书,多读多问,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技展参观心得篇4
放寒假前不久,我们人人都接到老师的“命令”:参观科技馆。哼,科技馆有啥好看的,不就是那几个破机器嘛。
可是无奈,老师的命令不能不听,我只好和妹妹一起去参观科技馆。哦,科技馆焕然一新,似乎里面有很多让人十分感兴趣的东西呢。我被一个奇怪的装置所吸引,忍不住用手去碰了一下,还未触到,便听到一声优美的钢琴声“叮”。奇怪,怎么回事,声音似乎是从这机器里面冒出来的,难道……我转了个身,哦?说明书。我经过阅读说明书,发现:原来这“钢琴”是有感应的,手只要距感应器一定的距离,感应器便会感受到,然后发出相应的声音。不过到底是怎么弄的,我也不知道。“以后自己努力,学习知识吧。”我暗自想。
我又一转身,看到了一个圆盘似的东西里面有些回形针。按照说明书,我和妹妹相互合作,一个转动转盘发电,一个用那个奇怪的东西吸回形针。奇怪的是,原来无法吸回形针的东西现在却把所有的回形针都吸起来了。妹妹兴奋地一遍又一遍地试着,我不禁吐了吐舌头:这个我们上科学课学过,就是电磁铁,只不过,上课时没能吸起那么多,看来是这里的电流大,且吸东西的装置也大,所以才会有此效果。
接着,我们又去看了立体电影,了解了海龟的一生。一只海龟,从蛋壳里钻出来后,随着大部队一起向海里笨拙地爬去。一路上要当心随时都会将它们毙命的海鸟,只有少数的海龟艰难地爬到了海里。它们在海里存活、磨练了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回到曾经出生的地方,再次繁衍下一代。了解了海龟的一生后,我在为立体的精彩所赞叹的同时,也感到有些同情:海龟的一生是多么艰险。
从科技馆出来,我对自己说:“看来科技馆也没那么乏味,什么时候再来看一次吧。”
科技展参观心得篇5
12月21日星期五,也是谣传的世界末日。全校组织前往鸟巢旁边的中国科技馆进行参观学习。我每次到中国科技馆路过那个巨大的球体时,总感觉里面好像装了无数秘密,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科技馆有五大主题展厅,我们径直去了顶楼的展厅,从上往下参观。
位于第四层是挑战与未来展厅,分为地球述说、能源世界、海洋开发、太空探索等七个展区,共138件展项。第三层是科技与生活展厅,分为衣食之本,健康之路,居家之道,信息之桥,交通之便,机械之桥六个主题展区,约300项展品。第二层是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分为a、b两厅,共有166个展项、220件展品,分为宇宙之奇、物质之妙、运动之律、声音之韵等八大展区。一层是华夏之光展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自豪”,是目前国内唯一综合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展厅。展厅面积2300平方米,基本上所有的展品都能动、能玩、能演,让展品有互动性和趣味性。将科技的亲和力展现无余,让参观的人们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中国科技馆就是中国五千年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有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现代科技,它代表了中国文化,也代表了千万中国人对科技的热爱与追求。
结束了对中国科技馆的参观,坐在返校的车上,我依然神游在科技馆,科技馆里那许多奇妙的'、趣味的、富有科学性的知识一直让我回味无穷,让我百看不厌,让我感到世界万物真是奇妙呀! 这次参观中国科技馆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明白了许多科学道理,真是受益匪浅。也让我知道了祖国取得的伟大的科学成就。作为中国的新一代,我们更应该加快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充实自己,将来长大了也要为祖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科技展参观心得篇6
现在的社会是科学化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激增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高精尖发展。
今天,我有幸与大家一起参观福州的科技馆,先进的高科技产品令我大开眼界。
走进科技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精致的卫星模型,高1.5米,宽1米左右,它不停地转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宽大的展厅中央的“磁悬浮地球仪”最引人注目,展品展出了自动控制原理和地球的风貌,球体表面采用了不同颜色,将不同的海拔高度精确生动地体现出来,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到地球自一个角落的地进形态。山脉、河流、高地、平原等,都能够一目了然。但这么大的地球仪为什么悬浮在空中?我想这是大家最疑惑的地方,也是这仪器妙处所在。
经过阅读说明才了解,其原理是在地球仪上部是磁场控制器,传感器感知到距离变小时,减小磁场强度,当悬浮距离变大时,增大磁场强度,从而保证地球仪与控制器之间距离约40毫米左右,另外旋转磁场发生器使地球仪旋转。
“瞧,多美的杯子。”沿着好友指的方向看去,的确有一个精美的黄色杯子,也是悬浮在空中,难道又是一个磁场吸引的原因?当我再向前走一步时杯子就渐渐模糊了,我要触摸它,却怎么抓也抓不到,这应该不是磁场之类的,而是一个虚影,它采用的是球面镜,根据球面镜光学成像原理的科技手段来展现栩栩如生物体。使我们在得到科学和艺术的享受的同时了解光学成像的原理,真是一举两得。
在科技馆北边有一个倾斜小屋,进入小屋,立刻感到头昏眼花,不自觉紧抓扶手不放,因为人的'行动是受大脑指挥的,而大脑接受信息时才能发出指令,前庭觉将感受人体平衡信息(垂直或倾斜);视觉将感受人所处地面水平情况;肌肉将发出紧张情况信息,大脑将综合这些信息作出判断,对骨骼、肌肉和有关器官发出指令,当我们进入倾斜小屋后,我们只感到墙面是垂直的,经验产生的视觉信息认为我们是站在水平地板上,但前庭觉反映是站在倾斜面上,相互矛盾的信息汇集到大脑中,使大脑不能发出正确指令,因而我们头昏眼花感到行走困难。
参观完诸多展品,真令我获益匪浅,兴趣大增,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科学仪器不断问世,使人类走向高级文明阶段,为将来更发达的科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作为下一代接班人,更应该努力学习,为科学做出贡献。
科技展参观心得篇7
今年暑假,我随夏令营去了中国科技馆参观,科技馆太有吸引力了!
一进馆,我就觉得眼睛用不过来了。看,天花板上挂着的一排排小白球在不断地变化着形状:刚刚还乖巧地一动不动,一眨眼功夫就调皮起来了,上上下下跳呀跳,成了翻滚的波涛;跳着跳着跳累了,又玩起了“木头人”摆成的金字塔形状......
“来看这个!”我还没数清有多少个小球在跳舞,好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我跑到了一个从一楼一直盘旋到四楼的绿色dna的前面。呀,dna是由人组成的,好壮观哦!听带队的姐姐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叫“生命螺旋”。
第一个展厅叫“华夏之光”,展示的都是古代智慧的结晶。纯木做成的.几千年不坏的应县木塔,建桥历经1400年仅下沉5cm的赵州桥,一环紧扣一环的水轮车、神奇的器皿。最让我震撼的非鲁班锁莫属。展示出的鲁班锁共有三种,每种各有六个部件,结构精密复杂。虽然有拼装提示,但我和好朋友也捣弄了10多分钟才拼好。这让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3000年前,在没有任何工具、只有双手和大脑,就做出了现代化工具也难弄开的东西。
第二个展厅,叫“探索与发现”,展示的都是现代的高科技杰作。一眼望去,都是一排排令人眼花缭乱的探秘仪器,一下子搞得我晕头转向,迷失在科技的海洋。我和好朋友决定先去“奇特的房子”看看,果然是“奇特的房子”,一会儿向东倒,一会儿向西歪,连站稳都成了问题。接下来,到了黑暗世界,漆黑一片,需要用手拍身边的图形才会亮一点光。我把手都拍疼了,哈哈,到出口啦!这时,我才注意到房子上写着四个字:体验感官。唔,我明白了!可以只知道年龄、体重就能告诉你身体里储有多少水,只把手放上就能测出一分钟心跳次数的仪器。天哪,现在的科技真是贴近生活又无处不在呀!
“咦,声音体验区吗?”我看着指示牌,奇怪地想。进去一看,哎呀,连声音里也藏着科学!我们发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声音传播方法,最好玩的要数“可以听的地图”。瞧,不,是听,操场上正在举行比赛,中心广场上老年人在健身......
该集合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科技馆。我一定要学好“科学”这门科目,勤思考多动手,争取有朝一日也能把新科技带到生活中,让大家体验科技的魅力,让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展参观心得篇8
今天,我和妈妈去参观了绍兴科技馆,那里好玩的科学器材可真多!
刚一进门,一个奇怪的情景映入我的眼帘———个罩着透明玻璃球的地球仪竟然浮在托盘上!我的第一反应就觉得下面应该有气流喷出才符合情理。看了说明,才晓得原来,它是靠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铁的通电以及通电电流强弱以平衡球体本身的重力,在这一旁,还有一台机器,我坐在椅子上,拉动绳子,就把自己给吊到了空中。这个科技馆,一进门就都是科技!
进入科技馆一厅,各种各样的科学器材看得我眼花缭乱。墙上也张贴着各种科学家的详细介绍。”。我先来到了“无弦琴”旁,它的外表就是7根管子,但手触摸到管口时,就会发出动听的琴声。可它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运用了光学原理。
接着我又来到了“磁铁连锁”旁,这倒没什么好奇怪的,转动一个磁铁,在同一水平相邻的一个磁铁就会转动,后面的磁铁也是同样的道理,就会跟着转动。
来到二厅,我从墙壁上张贴的图片中看见从受精卵长成胎儿的一系列图片,才知道我原来只有这么小!
……
要回家了,这次科技馆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人发展的奥秘、磁铁的神奇,还有许多丰富的闻所未闻的科学知识等着我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