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读后感能够让我们记录书中的内容和内心的感悟,让阅读的收获更加深刻,每本书都在我们内心激起独特的涟漪,读后感便是这些涟漪的忠实记录,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昆虫记》法布尔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昆虫记》法布尔读后感篇1
?昆虫记》曾经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部巨著是由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写的。他从小就非常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并真实写下它们的本能和习性,才写出《昆虫记》这部巨著。因此,他深受到了全世界人名的尊敬与爱戴。
?昆虫记》里面详细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比如:螳螂、蜘蛛、蜜蜂、蚂蚁、莹火虫,等等……里面的一字一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昆虫们独一无二的特点;娇小的莹火虫,它的对手竟然是如樱桃般大的蜗牛!真是太虚不可思议了!它先用自已身上携带的武器—刺!去扎蜗牛的背部,蜗牛以为是在给它按摩,所以就没有搭理莹火虫,大约扎了二十下左右,蜗牛就完全没有反抗力了,原来,莹火虫身上的刺含有毒液,每次在扎蜗牛时,它就会将毒液输入到蜗牛的身体里,这样子才会让蜗牛没有了反抗力。然后它将蜗牛从壳里拖出来,最后,它就可以一点一点的'享受鲜美的蜗牛肉了。这也让我明白了“弱肉强食”的道理。同时,我还知道莹火虫身上有着明亮的“小灯笼。”让科学有了启发,经过对莹火虫的观察和研究,才发明了电灯,让我们的生活从黑暗中得到光明。
读完《昆虫记》这部巨著,让我知道大自然中竟有如此多的昆虫,昆虫的样子和名字也意义不同,在昆虫里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蚂蚁遇到困难时有团结友爱的精神,泥水匠蜂在造房子时,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蜘蛛织网有坚持到底,弃而不舍的精神,螳螂捕食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蜜蜂采蜜有着聪明智慧、勤劳勇敢和无私奉献还有舍已为人的精神和品德。等等……所以,我们要爱护大自然的生物,保护昆虫,爱护地球!既然昆虫里有如此多的奥秘,那就让我们一起翻开《昆虫记》寻找昆虫中的奥秘吧!
《昆虫记》法布尔读后感篇2
在未接触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蟋蟀的住宅》之前,“法布尔”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从未出现过,虽然我也是读着《蟋蟀的住宅》度过那懵懂的童年的,可小时候的我读书囫囵吞枣,连《蟋蟀的住宅》的内容也记得糊糊涂涂,又怎会考究作者是谁呢?在该读好书的美好年华里,我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一部部中外名著,想来真是羞愧难当。
现在,手捧着这本被称为世界昆虫的史诗的书,感觉沉甸甸的,如获至宝,跟着法布尔徜徉于昆虫世界里。
书中,法布尔以他对生活独特的眼光对昆虫生活习性、特征进行了有血有肉的生动描述,将专业知识和人生感悟融于一体,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那些卑微的小生命在他的笔下一下子强大起来,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杰出建筑师螳螂,它不借用任何建筑工具,用不着移动身体,仅靠排泄物和前足就能完成一座了不起的建筑物——巢;良母被管虫,长得虽然难看,但它那伟大的母爱却无与伦比。在一贫如洗的情况下,用它体端那顶丝绒帽子塞住壳囗。更让人感动的是,值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念念不忘自己的孩子,经过一次激烈的震动后,它死在了蛹袋的门口,用自己的身体做保护孩子的屏障,以确保孩子的安全。真是可令天下父母心!不要以为只有我们人和那些禽畜野兽才有泣鬼神的母爱。小小的被管虫也做着同样的事情。看来,天下的母亲是有一定的共性的。
?昆虫记》让我领略了文学的趣味和美感的同时,更让我获得全新的自然科学知识。畅游于每一个章节,心中充满惊奇与激动。发现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原来有那么多不为人所知。萤居然能利用它的毒牙让蜗牛毫无痛苦地死去,然后便安安稳稳享受美餐。我想,医院里的麻醉师若知道萤有如此高超的麻醉技术,也会佩服得五体投地的。狂风暴雨来临时,蚂蚁忘着搬家,蝴蝶躲在树叶底下一点也不敢动,虎甲虫依旧把脑袋塞在它垂直的洞口,等待它的将是一场洪灾,建筑师蟋蟀却悠然自得呆在它那安全而又温馨的住宅里,大自然没有赋予它先进的挖掘工具,只靠柔弱的前足建造出清洁、防潮、宽敞、宁静的住宅,实在让人觉得惊奇。这种惊奇驱使我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寻找了好半天它的窠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杂草丛生的校园一角找到了一个,学生欢呼雀跃。我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好好观察蟋蟀的生活习性。不幸的是学生感兴趣的是洞穴的构造,居然趁我离开时,把蟋蟀的住宅搬回了教室,并顺着洞囗一点一点地“解剖”了,他们要验证法布尔所叙述的神奇住宅,结果只让他们更佩服法布尔——这位“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反复品读《昆虫记》,法布尔细致入微的观察,形象生动的描写,对科学真实和真诚的态度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我想,文学家应该是这样的,科学家更应该是这样的。
《昆虫记》法布尔读后感篇3
生活在一个人类的世界里,我们难免会遗忘那些微观世界,而他不同。他,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他,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他,是奇迹的创造者。他,就是来自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是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在《昆虫记》中,作者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透露给了人类,人类因此更加了解了昆
虫的`真实的生活。法布尔的细心观察,对昆虫细致的描写让我们对昆虫有了更深的了解。如作者为捕获塔蓝图拉毒蛛,与诡计多端的对手斗智斗勇:我找来一根植物的主茎,在顶部绑一个麦穗,用做诱饵,在蜘蛛洞口轻轻地晃动。很快我就发现蜘蛛的注意力被穗饵吸引过来了,开始谨慎地踱着步向麦穗走过来。我将这个家伙引出洞,确信它已
无法逃回洞中后,迅速抽开麦穗;蜘蛛见势不妙,过身嗖地朝洞口冲去,我当然不会让它逃跑得逞,抢在它梢把洞口封住了。塔蓝图拉毒蛛一时冒昧行事昏了头,
就连躲避我的捕捉也显得异常笨拙。最后我把它赶入一个纸袋,迅速封上袋口。通过观察,作者了解到塔蓝图拉毒蛛的生活习性。然而,塔蓝图拉毒蛛的厮杀场面更是惊心动魄:几乎同时,两只蜘蛛一跃而起,向对方猛扑过去。它们各自舞着长腿缠住对方,顽强地用上颚的毒牙厮咬。不知是疲劳过度还是依照惯例,角斗暂停了。双方从各自角斗的位置上撤退下来,但是都保持威慑状态。最终,角斗失败的一方会被胜利一方从场心抛出。它必须承受失败的厄运,它的头颅被撕开,成为征服者口中的美食。一场昆虫间的角斗通过作者巧妙地描写,活生生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从字里行间中,让我看到了作者那份孜孜不倦、永不罢休的精神。细致的观察,精彩的叙述,细腻的描写,怎么能不使我们对《昆虫记》着迷呢?在生活中,我们要与微观世界融为一体,尊重它们的生活习性;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法布尔那种不把事情弄清楚就不罢休的钻研精神!
《昆虫记》法布尔读后感篇4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半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益书。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之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人们都说法布尔拥有“哲学家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的感与抒写”在书中,我发现作者将专业的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这本书的问世被看作为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它告诉我们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时间的紧要关头,也许会给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昆虫记》法布尔读后感篇5
集昆虫学和文学禀赋于一身,熔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
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
我叹服那神秘的大自然,更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昆虫记》法布尔读后感篇6
寒假是多姿多彩的,在小学中最后一个寒假中,我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使我仿佛进入了昆虫的世界,在大自然中学习,感悟,体验,感受大自然的奥秘。
?昆虫记》这本书描述了许许多多种昆虫。这多种昆虫在法布尔的笔下表现出来,法布尔把昆虫的.外形,体态,生活习性细致的表现了出来。各种昆虫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大自然真是一个正在谆谆教导我们的老师,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是一个随时供给我们知识的仓库,是一个任我们遨游的海洋……我还感受到了应该多多去观察,只有观察才能带给我们真知,只有实践才能给我们实学,只有求真才能得到真理,只有爱学才会给我们成功。
现代中国学者邹华曾说过:“昆虫记不仅饱含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所以说,我们应该学习法布尔,让法布尔成为我们的榜样,学会求真。”
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方法,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实践上,放在观察上,只有这样才能在快乐中学习,乐于学习,让学习成为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而又快乐的一部分吧!
《昆虫记》法布尔读后感篇7
学期里我看了《法布尔昆虫记》。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法布尔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进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活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了《法布尔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法布尔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
读过《法布尔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法布尔昆虫记》,我感受很深,《法布尔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陆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