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脑海里的念头用文字形容出来的感受性文字,写好心得体会就是我们语言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体现,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建军节写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建军节写心得体会篇1
“朝霞流彩的地方有一簇簇橄榄绿,草原安宁有我青春的步履,战士的责任凝结在神圣的哨位,披星戴月数风沐雨我从不有停息……”这是一首多么动人心弦的歌曲啊!每当这优美的旋律飘扬在我的耳畔,我总会想起身着橄榄绿的群体。
每天,在绿色军营中都会传出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一句句简短的口号,正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每一名军人自从入伍开始,就不再是家里娇着宠着的“小少爷”了,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为祖国和人民奋斗一生!他们开始了从毛毛虫到蝴蝶的蜕变,他们会变成一名真正的军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你们或许都见到过军人在阅兵场上的飒爽英姿,但你们知道军人在训练场上的苦吗?严冬里,地面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人们都冻的穿着厚厚的棉袄,把自己包在里面,但是,这些橄榄绿们,他们不穿上衣,光着膀子,咬着牙在雪地里匍匐前进,在上面训练着;特种兵会在泥水里摸爬滚打,还不时有长官拿着水龙头直接把水冲向他们,这些对于他们来水都是家常便饭…我没有看到他们退缩、流泪,反而他们在被泥水染黑了的脸上露出了一排排洁白的牙齿,他们是那样乐观,这就是他们特有的素质!
他们舍己为人,他们舍青春洒汗水,他们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安全。国旗在护卫队战士的眼中是重于生命的。战士彭x有一次经过北京的一家百货商店,看到商店屋顶上的国旗破了一角,他马上找到商店老板,向老板讲国旗知识,说得老板心服口服,马上换了一面新国旗。国旗护卫队战士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这一切!
身上的那抹橄榄绿,让多少人天生就对军人产生了崇拜之心,踏着正步时的英姿,让多少人为之瞩目远望。庄严、肃穆、铿锵有力的口号、整齐划一的动作,给人留下的是一种完美感觉。
建军节写心得体会篇2
一直想着在今年的八一建军节作篇文字来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然而节日过去三天了迟迟地没有动笔,因为心中总有一种无言的愧疚,一种别样的伤感,还有一种感恩之心也时时地萦绕于胸。这种感觉在心中存放了多半年了。
去年的十一前夕,我们一行数人前往新疆公干。车行至__市西一处荒凉的戈壁,高速公路左侧的一处不大的路标引起了我的注意,“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箭头指向荒漠的深处,极目四望,天际处连绵不绝的祁连山罩着一层烟霭的深色,沉沉的,似在低诉,而无语----
回到_后,那块不大的路标总是缠绕于心,割舍不下。过去学党史,似曾提过此事件,也极简略,轻轻地一笔带过。带着一种不太满足的心态,我开始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但也大都语焉不详,令人更加地费解。终于在网络上得到了一些有关此战役的详细资料与图片说明,还看到了一些西路军老战士的回忆八一建军节感言,使我略略地知晓了这一我军建军历史上惨烈的一幕,我不忍卒读,因为战火硝烟,血肉横飞,残酷杀戮,尸横遍野使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那是怎样的屠杀啊,铁骑践踏处,马刀挥舞处---走过雪山草地,被敌人围追堵截,九死一生的西路军战士命丧大漠戈壁,魂归祁连山下,胡杨树下,沙柳枝头,悬挂着的是红军战士的头颅与尸体,我无法想像到红军战士的鲜血将戈壁染成了怎样的红色,战士躺倒之处,是否已长成了红色的花朵?
女人,也许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西路军红军女战士的遭遇更是惨绝人寰,她们要付出生命,付出鲜血,还有人格的凌辱,身体的摧残,因为她们不仅仅是落入敌手,而是掉入了豺狼的口中,比禽兽更不如的马家军的虎口。侥幸活下来的,生不如死。
红军西路军的总指挥徐向前元帅一路乞讨回到了延安,高级将领,后来的共和国主席李先念一路展转,历经坎坷回到了中央,西路军全军覆灭,但精神永存,留存的将士又汇入了这支南昌起义组建起来的铁的洪流,只是成千上万的烈士长眠于祁连山下了。
这支人类历史上伟大军队,从南昌起步,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长征,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保卫共和国,建设现代国防,抗洪救灾,救死扶死----我们的共和国因他们的强大而巩固,我们的人民因他们的奉献而安宁。我们所不能忘记的是所有为共和国付出生命的烈士,当今天的你在享受着生活的时候,享受着和平的生活的时候,别忘记,多少烈士长眠于这块土地---湘西战役,中央红军从八万锐减至三万,西路军宁夏战役二万人马全军覆灭,皖南事变新四军八千将士血流成河,金门战役解放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海滩,染红了海水,就连敌方的将军也为之惊心----这仅仅只是我们军史上的几幕场景---
多少烈士,成了无名烈士,生前身后根本没有留下自己的姓氏籍贯,战争岁月也不可能一一地查询,一部《集结号》引来了多少人感动的泪水,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也书写不完他们的业绩。英雄血洒江河,英灵长逝天地,自由之花盛开,共和国的基石奠定,继往开来,还有多少英雄史诗写就。
然而,我的心又有些丝丝的凉意,因为远离了战火的硝烟,因为习惯了和平与安宁,许多的人开始了鲁讯先生所痛斥的“忘却”的日子,君不见,烈士陵园被推土机铲平,烈士的墓碑被拦腰截断,只是为了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每年的八一,照例的军属慰问,照例的奠扫陵园,照例的文艺晚会,而我却有一种热望而后的寂寞与冷清,难道现代的人都是鲁讯所说的“被压制时只能忍苦,幸而解放了便只知道作乐,悲壮剧是不能久留在记忆里的了”的人吗?
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绝非要求着现在的人们在这一天里应该痛苦流啼,呼唤着“魂兮归来”,只是本着一种历史惟物主义者的态度,让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让我的干部党史读本把真实的历史告诉来者,让后来人记着我们军队走过的血与火的道路,让着我们先烈的丰功伟绩长留于千秋万代,让后来者时时都有一种感恩的心,珍惜着今日的生活,营造着明天的幸福,这也许本身就是烈士的心愿吧。我们现代人也不必时时地牵挂于心,只要能在这一天里心中有个追悼的愿望,我们也就没有忘记于他们了。
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有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伟人毛泽东诗意地指出“万里长征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总之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路还很漫长,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艰巨。还是鲁讯先生说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经了许多战士的精神和血肉的培养,却的确长出了一点先前没有的幸福的花果来,也还有逐渐生长的希望”。如果我们的后人,只是享受这种花果的幸福,而不去继续地培养与浇灌,到头来,花果也就失去了繁盛所需的土壤,水肥与阳光。
今年的八一建军节,总政的歌舞晚会盛况空前。也是晚会之前的中央电视台新
闻联播中,看到了一则新闻,__市政府斥巨资修建了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堂。
我的心情开始变得非常地高兴,非常地欣慰。
建军节写心得体会篇3
1_0_年8月1日凌晨2时,_、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南昌城。这次南昌起义,取得了胜利。南昌起义宣告了中国_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新时代新形势下,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不断努力。
首先,要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值此节日来临之际,重温党的建军历史十分必要,我们要牢记建军的优良传统,继承红色基因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其次,要深化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军队建设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不断满足人民的期盼,不断深化军队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军队发展的不竭动力,争创世界一流。
第三,要科技兴军。新形势下强军梦要坚持科技兴军发展战略,军队建设要着眼于实现军队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人才是科技兴军的第一资源,要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科技兴军要不断推进重大自主创新、技术创新,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建军节写心得体会篇4
在这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伟大人民军队的_周岁的生日。尊敬的首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最最亲爱的战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军旗下的成长》。
_载风风雨雨,_载峥嵘岁月。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的赤旗,划破黑暗的枪声,向世人宣告,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了。她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慢慢长夜的黑暗,像出生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她诞生的那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走了更加挺拔的脊梁骨,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发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_个风雨春秋,_年的奋斗不息,伟大的人民军队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人民军队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实现历史性的抉择,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还是井冈山太行山上的惺风血雨,不管是延安窑洞的倾风细雨,还是改革开放的惊风急雨,人民军队始终同全国人民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走向成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向一个新的世纪。
我,生在中国,长在红旗下,沐浴着革命的春风雨露,度过幸福的童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迈进了梦想已久的新生活。如今听着军歌的时候,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理解其内涵,一名军人,它犹如心灵的翅膀,催我奋进。它犹如夜航的明灯,天空的星斗,引导我走向理想的彼岸,我默默的为之努力,我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只有努力、才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唯有奋斗,才能使生活更加充实。
是军人!用自己宽厚的肩膀和滚烫的热血,撑起了我们共和国明日的曙光!
建军节写心得体会篇5
一个兵的中国梦“中国梦”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包含了无数国人的期待与希望。
回顾中国近代史,心中便会泛起一阵阵的心酸——辉煌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竟然被列强踩在了脚下!翻开厚厚的中国近代史,一页页的文字记载着国人的血泪与屈辱,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从此,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华夏土地上矗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警示牌,外国租界的法外治权,外国军队火烧圆明园、洗劫中国文化珍宝,传教士欺男霸女、鱼肉乡里……汉唐雄风早已不在!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每个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所有的一切汇聚成了时代的音——中国梦!__3年3月17日,_再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武警官兵深深为之鼓舞,自觉用中国梦凝聚发展共识,用强军梦激发战斗热情,把高涨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履职尽责的高标准,以实际行动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而奋斗。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领土争端愈演愈烈。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_领导下迎头奋进,创造出一系列惊人的成就——神舟飞天、蛟龙入海、航母启航、神十待发,转眼间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我是一名军人,我造不出宇宙飞船,也不会研究导弹,不会驾驶蛟龙,不会治病救人,但在我看来,中国梦对于军人来说就是强军梦,有位伟人说过:每一个强盛的国家必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为其保驾护航,共和国建立之初,就是在炮火中成长起来的,面对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_阴谋,共和国的军队都以他钢铁般的拳头砸得粉碎,珍宝岛、朝鲜战争、对印自卫反击、对越自卫反击,一次次的胜利铸就了共和国如今的辉煌。
秋季征兵刚刚开始,征兵宣传横幅已经挂得遍地都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一人参军,全厂光荣;一人参军,全校光荣。这三幅横幅,简介明了,但却是所有横幅里最耀眼的,那上面的“光荣”二字,就像是明月照亮了那些从军儿女的橄榄情怀。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携笔从戎,投入到部队。更有之,直接高考后,放弃大学,却选择军校。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之生死于度外”,这是英雄邓世昌说的话。邓世昌死了,但是这句话却深深印进了那些从军儿女的灵魂里,永不磨灭。国富则民强,但要想国富则必强军,强军是强国的支撑,中国梦也必须靠有为青年从军报国,穿上军装,戴上军帽,投入到“橄榄绿”的阵营里,开创自己的中国梦。
一个战士,要是没有坚定的忠诚意识,本领再强也不过是一介莽夫;一支部队要是没有忠诚,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只有忠诚于党的战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战士,只有忠诚于党的军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军队。“坚定信念,筑牢军魂,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是我军今年的主题教育;对党忠诚,牢记能打仗,打胜仗”的谆谆嘱托是我军的首要任务。平凡岗位历练忠诚,重大任务检验忠诚。多年来,我们支队采取多种形式,狠抓忠诚思想教育,忠诚文化熏陶和忠诚岗位磨炼培育了一批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钢铁男儿,练就了一支支攻坚克难,敢打硬仗,勇当先锋的钢铁劲团,为“橄榄绿”绘就了绝对忠诚的底色。
奉献是革命军人的传统美德,崇高追求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力量,跨越时空地激励着那片“橄榄绿”;它是一个罗盘,为那片“橄榄地”指明方向;它是一座宝库,为那片“橄榄绿”留下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战争年代,我支队勇于奉献,敢打攻坚,数次转隶,英雄辈出,铸就无限辉煌;和平年代,我们支队完成任务圆满,无私奉献,忠诚履行神圣使命,续写新篇章。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武警战士,身上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作为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武警部队,更是要时刻做好准备。在生活中,我要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紧跟党的步伐不动摇。在训练中,我要刻苦训练,保证任务需要时能够拉得出,打得动,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执勤时,我要认真履职尽责,做到在岗一分钟,警惕60秒,确保目标单位绝对安全,这些都是我的梦。同志们,战友们,在这里,我以一个武警战士的身份呼吁大家,筑梦吧!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小兵小梦必将托起共和国的大梦——中国梦,强军梦,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军节写心得体会篇6
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感谢这片绿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警营,给了我钢铁般的意志;严明的纪律,使我对生活拥有了许多执著。一份锤炼,一份收获。我学会了用青春去体验直线加方块的生活,学会了刚毅、勇敢和坚强。回首来时的路,汇成了一段永远不能被代替的岁月,随着光阴的流逝,希望在绿色的海洋中茁壮成长。青春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是警营迸发的火花;青春在我们的脚下,我们去点燃生命的理想,让年轻的汗水变成一个个真实的希望。
熟悉的警营,一切都已连同我的心情一起移上了画布,我会将他永远的珍藏。当兵的历程,成就了我博大的情怀,而警营的历程,完成了我灵魂的升华!军歌,是我们心底无悔的恋歌;军号,是我们不息进取的旋律,警营告诉我:只要默默孕育,生命总有辉煌的时候!
时间是不会停下脚步的,生活也从来不会圆满而无缺憾。但是请你相信,一个经历过军人生活磨砺的人,即使面对风雨的肆虐,都会以笑脸去迎接阳光;即便泥土是痛苦,都会生长出欢乐。我执著在青翠的梦里,看雄鹰搏击长空,感受霜去寒来。就算阳光不会定格在我的脸上,我的脚步也会在黑暗中发出响亮的声响。我相信,军旅生涯是我一生最值得骄傲的辉煌。
岁月易逝,青春易老,为表我心,写一段文字,留于清风,写一段青春,献给我喜爱的警营。
建军节写心得体会篇7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65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65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又一个关键时期。伟大的抗战精神昭告我们: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能击败任何外来侵略,而且必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爱国主义旗帜下的大团结、大联合,既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前提,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68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战的烈火点燃。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不计前嫌,进行改编,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宣布改编头一天,许多战士纷纷问:打日本鬼子为啥非得穿国民党军服?军团参谋长左权动员说:为了抗日,我们戴个国民党的帽子有什么关系?大家跟着他的口令,脱下了五星八角帽„„”当时在红军担任排长的李荣之回忆说。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
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水,回民支队让日军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救亡组织纷纷成立,不同党派、团体捐弃旧怨,共赴国难。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全民抗战的大潮让侵略者“三个月内”的妄言彻底破灭。
“我们选择回国,就是要跟日本人拼,随时准备死!”当年在滇缅公路运送物资的南洋华侨王亚六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那个时候,才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
“民族大团结是抗战精神的核心。”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主编荣维木认为,这既是抗战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经验。“民族生存需要它,民族发展需要它,当前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华民族,更加需要它!”
慷慨赴死、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是抗战将士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国难当头,英烈辈出。从杨靖宇、彭雪枫,到佟麟阁、张自忠„„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年,日本年产钢580万吨,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大炮740门。而当时的中国,钢的年产量只有4万吨,军事工业薄弱,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
这又是一场让侵略者胆寒的战争: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中国以伤亡3500万人的惨重代价,最终打垮了骄横一世的日本法西斯„„
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
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之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奋起抵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8年抗战,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伪军118万人。
爆炸英雄李勇、女战斗英雄吕俊杰、神枪手李殿水„„65多年前出版的《晋察冀画报》,记录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英雄顽强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确保了全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军事经济学院政治教研室教授王松说。
66年前的早春,34岁的冼星海只用6天时间,创作出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振聋发聩的吼声,伴随黄河的滔滔水音,传送至今。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词,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动情地说:“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我们今天的事业仍然需要这种精神,仍然需要唱响新时期的‘黄河大合唱’。”
抗战的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勇前进,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抗日战争究竟将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全面胜利?——危亡关头,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沉重思考,灼痛中国人的心。关键时刻,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写就的《论持久战》等重要着作,系统阐述了全面全民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拨开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重重迷雾。
国难当头,方见中流砥柱。8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立场始终如一;全面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贯穿风云变幻的抗战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1933年1月,毛泽东、朱德向国民党军队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建议;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即通电全国,号召“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核心作用,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长期研究抗战史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说。
冲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万里长征的4万名红军战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万名走出深山的游击队员组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无数支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游击作战„„到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抗击的日军,占侵华日军总数的75%,同时还抗击着几乎全部的伪军。
胜利的旌旗,浸透烈士的鲜血。8年抗战,敌后抗日武装伤亡65余万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面旗帜,迎风招展,猎猎飘扬。这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