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初心谈使命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8-09 作者:Iraqis

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心得体会是要有属于自己的思考的,你知道心得体会怎么写吗,心得体会是我们不断记录自己感受的一种方法,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说初心谈使命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说初心谈使命心得体会6篇

说初心谈使命心得体会篇1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初心易得,终难坚守。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人生阅历,也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远离最初的简单与纯粹。人若失去本真,就如同在明眸前蒙上黑布,陷入混沌;共产党员如果丢失初心,就会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进而患上“软骨病”。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确保广大共产党人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永远铭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用“仪式感”震慑心灵,坚定信念理想。“仪式感”作为一种提醒、一种敬畏、一种震慑,时刻拷问着我们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坚持每天佩戴党徽、每天学习强国、按月足额缴纳党费,经常重温入党誓词;作为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制度,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汇集成了独特的仪式感,让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坚守和执着。

用“使命感”激发力量,勇于拼搏担当。人只有在使命感的驱动下,才能获得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信赖和信任。作为党员,要心甘情愿洗尽铅华,自觉自动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建设发展提供新想法、新思路,身先士卒,不断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正向引导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动力。

用“获得感”催生自律,增强作风修养。获得感不单指物质上的收获,还要加注精神上的追求。在一个组织或团体中,每个人都渴望刷到“存在感”,收获别人的赞美和肯定。作为党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言行一致,公道正派,忠实履职,爱岗敬业,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正能量”的传播者。要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或许在我们身上不断经历着或好或坏的事,它让我们更加沉稳、老练、圆滑,也不断动摇着我们的初心。但只要补足初心之钙,坚定不移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前进,我们的步伐就会走得更远、更好、更稳健。

说初心谈使命心得体会篇2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深入学_十九大报告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开拓进取”成为我们支部的广泛共识。

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支部学_中,我们始终围绕如何更好开展工作,特别是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开拓进取。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给我们以很多的启发: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作为一名党员同志,始终要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热心,始终铭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使命感、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主动作为,勇于探索。诚如____在元旦贺词中提到的那样,“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仅能够推动所在单位的发展,也能推进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兴旺强盛。联系到最近教育部的通知,追授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号召大家向“全国优秀教师”钟扬同志学_。学_他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无限热爱,胸怀科研报国理想,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足迹踏遍青藏高原,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弥补世界种质资源库缺乏西藏种子的严重不足,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钟教授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默默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就是要学_他的精神,学_他的扎扎实实、兢兢业业,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工作,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工作中还要注意换位思考,多想一下,如果我是对方,我会怎么做,我该怎么做?运用弹钢琴的方法处理问题,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九大已经阐明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方略。李强书记强调,政府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才能真正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注重服务意识,不仅是一种换位思考的大局意识,也是一种使命意识和奉献精神。换位思考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服务意识,学___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钉钉子”精神: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我们支部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也积极寻找自身短板,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大家群策群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好为教师服务。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战争年代,党员这个称号意味着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年代,党员意味着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学_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抓落实来不得花拳绣腿,更不能光说不练,而要切实开展各项工作,发扬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我们支部在学_交流中认为,注重学_,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虽然可能有些尖锐,但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进步,更好地工作,可以让大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补齐短板。诚如应勇市长在元旦贺词中所说的那样,“迈入新的一年,使命在肩,豪情满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开拓进取”精神的引领下,脚踏实地,以更高、更好的标准要求自我。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每一位党员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支部中我们认真学_,互相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_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时刻警醒自我,时刻鞭策自我。做一个无愧于前辈的后辈,做一个无愧于后辈的前辈,路漫漫而求索……

说初心谈使命心得体会篇3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用心应对自身的社会职责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样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潜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明白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务必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这天,我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我们能在一齐合作,那是我们的缘分,不要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为一些小委屈而耿耿于怀,我们就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不管在哪里,不管到何处,要坚强,要进步,要合作,更要快乐。让我们为了完美的生活,携手共进!

说初心谈使命心得体会篇4

宋代周敦颐的一首《爱莲说》将莲花之美、莲花之态、莲花之魂描写的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莲花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的喜爱。“因怀淡泊心,高洁终为魂。劝君学青莲,出污不染尘。”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应该学习青莲品性,赏莲思廉,喜莲爱廉,品莲悟廉,常常以莲花的品格洗涤心灵的尘埃,在峥嵘岁月中谱写不一样的“爱廉说”。

“廉”是一份淡泊,是一种修身。党员干部应该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心性。社会环境如同一个大染缸,我们置身其中,想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除了依靠“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更重要的是自身品性修养,要时刻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用党的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不为名利失心、不为权欲熏心”,在工作生活中才能不触碰高压线,洁身自好,永葆清白。

“廉”是一心坦荡,是一意耿直。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应该要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体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要内心坚定不移,岿然不动。面对艰难险阻,我们要披荆斩棘,百折不挠。要如这莲杆,刚直不阿,不张扬、不妖娆、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要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利禄之所动,才能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廉”是一腔傲骨,是一身正气。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应该要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傲骨。古有“头顶青天明月”的名臣包拯,今有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他们一身浩然正气,两袖清风,屹立于这泱泱历史长河之中。“花中君子来哪方,亭亭玉立展娇容”,我们要学习莲的这种君子性情,对党纪党性心存敬畏,不慕权势,淡泊名利,要有莲花一样的铮铮傲骨,这个社会才能多几分浩然正气,少一点尘世的媚俗之风。

“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党的事业之所以蓬勃发展,靠的就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活。爱莲更要爱“廉”,我们要学习莲花品质,加强党性修养,常扫思想之尘,坚定理想信念,常补精神之钙。要像莲花一样出尘离染、刚正清廉,才能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人民满意而奋斗。

说初心谈使命心得体会篇5

当前,各地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如何提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全面把握,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党员干部守初心要“诚”、担使命要“勇”、找差距要“准”、抓落实要“很”,才能达到主题教育效果。

守初心要“诚”。“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守初心、担使命,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要把学习贯穿始终,不断深化对主题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深悟透中明初心、践初心,学出坚定信仰、学出绝对忠诚,把学习教育同个人思想、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真正在灵魂深处爆发一场革命。学习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急于求成,力争每次有新进步、新体会,日积月累,领悟就越来越深。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忠于党、忠于人民,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时刻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勇担新使命,展现新气象,谋求新作为。

担使命要“勇”。“守初心、担使命”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实践课题,不仅需要每名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永葆赤子之心,更需要立足本职岗位发扬勇于担当的精神。当前,行业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攻坚期,迫切需要每名党员干部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处处展现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敢于直面挑战、攻难克坚、积极作为,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拿出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就。

找差距要“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党员干部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这就需要每名党员干部找差距时力求“准”。党员干部要以闻过则喜、知过就改的胸襟,深入调查研究,把问题打捞上来。要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把问题找到找准,把根源挖深,防止“大而空”“小而碎”,防止查找一般性工作性问题多、查找思想根子问题少,查找基层问题多、查找自身问题少,查找具体问题多、查找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少的现象;尤其要重视学习,在提高政治站位上找差距;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在清正廉洁作表率上找差距;着力增强宗旨意识,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找差距;以身边先进典型为楷模,在对标先进人物上找差距,找差距定措施、补短板促整改,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抓落实要“狠”。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蓝图只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是空中楼阁。以自我革命精神、从严从实作风、科学有效方法抓好整改落实,逐项明确任务书、时间表,一项一项整改、一项一项验收、一项一项销号。要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为衡量标准,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不能走神散光、虚与应付,不能虎头蛇尾、久拖不决,坚决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数字整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要坚持破立并举、标本兼治,该完善的体制机制要完善起来,该堵塞的漏洞要堵塞好,该批评的要认真批评,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确保主题教育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10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新有感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说初心谈使命心得体会篇6

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和信念。任何职业、任何岗位、任何社会角色都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是教书育人,学生的初心和使命是读书学习,医生的初心和使命是治病救人……这些具体的初心和使命汇聚成强大的社会洪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5.2万人参加会议。会议提出的“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可谓掷地有声,振聋发聩。150所高校发表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令人欢欣鼓舞,但这样一个关于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本科建设的重要会议和宣言仅在“朋友圈”小范围传播,社会反响并不强烈,原因很简单,“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大家都知道,关键是如何做到,从知道到做到有很长的距离。

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学习“知道”与“做到”的统一。“知道”林县“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的历史和现实,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做到”“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知道”与“做到”相统一的核心是初心与使命。初心和使命给了林县人民“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勇气、魄力和动力。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就是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回归”一词的使用令人或多或少地感到一丝无奈,至少说明了高等教育的方向在一段时期里与正确的轨道有所偏离。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但我们却没有做到。很多人会以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为理由,高教评价体系、高校排名、学科评级、职称评审、岗位评聘等等成为“身不由己”的托词,成为没有很好的实践初心和使命的借口。

所以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始终以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和根本出发点,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以大无畏的气概,持之以恒的践行初心和使命。唯有此,我们的方向就不会偏,路就不会弯,高校中专业主义色彩就不会这么浓厚,急功近利的思想就不会成为主流。唯有此,学生抱怨教师上课“味同嚼蜡”就会少一点,学习目标就会更加明确,动力更足;老师抱怨学生“只玩抖音,不好学习”也会少一些,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教学投入会更高,就能促进人才辈出,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的梦想。

教育思想大讨论是学校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讨论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晰学校办学的初心与使命,进一步明晰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初心和使命,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要学习红旗渠人“誓把山河重安排”的使命与担当、信心和勇气,敢于突破既有的格局和模式,积极学校发展难题,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大无畏的气概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攻坚克难,变轨超车,实现高等教育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