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写心得体会是为了让我们的思想高度得到提升,在写好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之后我们也是需要认真检查的,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画心得体会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画心得体会篇1
此次省级美术学科培训无论是讲座还是示范课或者评议课都十分精彩,让初出茅庐的我深有感触。
首先,是来自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胡教授的讲座,他不同于照字念经的老教授,用幽默风趣的对话和提问像我们阐述了美育的重要性,美术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并介绍了美术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提升了我们对自己职业的另一种认识。再来,他分析翻译的美国的《美术课程标准》让我们见识到了外国教育家是怎么去进行美育教育的,更亲近孩子,在引导下更多以孩子为主体,“放羊”与“秩序”兼备,鱼和熊掌都兼得的教育方法理念让我备感认同,这种美育思想今后我也会在日常的教学中慢慢去实践和摸索。
其次,第二天的三节示范课让我对一节好的美术课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一路轻骑》《晋江五店市》和《我们去旅行》三节示范课让我明白,学生自评互评是欣赏评价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和轻视;美术老师一定要“大胆”,画自行车就可以去搬辆自行车来教室或者下楼去有自行车的地方上课,与其去讲不如去看,去看不如去碰,真实的视觉传达才能更好去让孩子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它都有些什么部件,“观察”能力一定要去重视;不用把欣赏评价留在急匆匆的课尾,可以再多用一课时来专门欣赏评述学生作品让学生去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自评互评最后才教师评的欣赏环节;教师进行评议课时应当多以学生的角度去看课堂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教师身份去评议课。
此次省级培训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我觉得这种学科专业性的培训应当多组织,因为针对学科去培训才能真正去学到深刻有用的东西,这才是“进修”,一个新教师成长的踏板。
美术画心得体会篇2
在此次专家教授中每一节课都很精彩,在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我更关注其授课方法。对我这名美术教师来说,专业讲座课中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在专业教师的课堂中,我领悟到:
不断的进步是以不断的学习为前提的。我个人很喜欢美术教学,当教学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给我指导,助我突破瓶颈。专业教师的示范课满足了我的需求。两天的听课研讨培训结束了,但我的学习并未结束,相反,以此为契机,它才刚刚开始。
二、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过去把音体美科目当成副科观念已经过时,学生及家长已逐渐意识到了音体美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选择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受到学生喜欢的合格教师。
三、加强学习
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地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在这些音体美专业教师面前我多像一只井底之蛙,每个教学环节我都觉得很新鲜,走进他们的课堂给我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跟我无所事事,对学生缺乏指导的课堂相比,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相信自己能坚持。
四、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通过培训的学习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尽快提高自身美术专业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我也会努力总结自己的教学,上好自己的每一堂美术课,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美术画心得体会篇3
本学年我担任一二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世界是天马行空的,他们想象力丰富,天真,富有童真童趣。但同时他们纪律差,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动手能力也较弱。如何将低年级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渗透是我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好的课堂纪律是上好课的关键
每学期第一节课,我都是重点讲解我的课堂要求:课堂纪律、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学具准备和课前课本分发。美术课和其他的课堂不太一样,一旦你的美术工具准备不齐全,不带,那么你的作品就呈现不出来,而且我们的美术工具又特别繁多。老师的第一节课一定要讲到位,并且和班主任及时做好沟通!其次课堂里的一些引导用于也可以帮助老师组织好课堂纪律,例如:老师说我是小太阳,同学们说我是向日葵。这是我们课堂的日常用语。学生在回应老师的同时坐坐好,看向老师。总而言之,不管高年级还是低年级,一定要讲解好课堂要求。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情境导入、游戏、谜语、故事、绘本、动画...无疑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最好的方法了,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是引起学生直接兴趣的关键,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方法、内容的选择上,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更加清晰易懂的。例如《相同图样排排队》一课,我选择用《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这本绘本导入,通过绘本闯关方式,渐进式的让学生明白排排队的好处,排排队的方法。这本绘本特别有趣生动,而且一下子帮我解决了本课的大部分教学重难点。所以,我的结论是,选择围绕教学目标且直观的方式导入,在引导学生兴趣的同时,解决教学重难点。
三、学会观察
低年级学生作画,往往都是依靠头脑中的记忆表象作画,粗略的观察后就开始作画。所以我在日常的教学中特别强调对事物的观察。上学期的《虾和蟹》,这学期的《动物朋友》、《花儿朵朵》,我都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让学生使用多种感官感知,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当然,观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和同学不断地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去观察。
四、实践是提高动手能力的唯一方法
有句话说: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现在的学生,他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让他动手了就完全不会了。本周我正在上《花儿朵朵》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我们是要写生花朵,首先需要观察,然后绘画花朵的外形、细节和色彩。第二课时是用各种综合材料制作出来。有的学生知道先绘画花瓣外形,再剪贴。可是对操作能力差的同学而言,撕、剪出外形都是个大问题。我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就是不管怎样,认真的对待,认真的克服操作的困难,在掌握基础的手工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再尝试卷、插等难度更高的方法。
以上是我近期的点点思考,其实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再去实践和思考,例如在学生作业评价这一块,我们常态化教学往往都是2到3节课完成一副画,大多是我在批阅时给予口头点评,那么学生互评和自评是很少的!我该怎么有效开展?例如团队合作,课堂很容易吵闹不堪,所以我也甚少去实践!这两方面都是我欠缺的,希望我能多多实践,去完善课堂这两方面的不足。
美术画心得体会篇4
xx届美术生培训已经告一段落,回看我第一次将近半年带队培训工作,快乐与责任同在,经验与遗憾兼有,下面结合个人工作浅谈一下对外出培训的几点体会。
一、培训的收获
1、历练了学生
一是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外出培训,像他们一样的美术生有很多,在这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为了实现考大学的理想而相聚在同一个地点。晚上查寝,12点钟了还有学生在画速写,因为他们有了理想,也看到了压力,所以就有了主动竞争的意识,每个学生都由平常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二提高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班里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没有离开过父母的疼爱,外出培训的这段时间里,学生从一开始不会洗衣、不会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慢慢的都变成了能够独立生活的优秀生,这为他们今后的独立学习生活起到了很好的历练。
2、充实了自己
一是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外出培训,不仅要做学生的专业老师,还要做学生生活老师。每一次与学生聊谈,觉得自己又成长了一步。从一开始与学生就事论事,没有过多的话语交流,到现在沟通自由,谈心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等等各方面的大小事,更加真实的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今后更加科学的教育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是拉近了与专业的距离。外出培训对我个人也是一次提升专业素养的学习之旅。通过与培训老师的交流以及个人所看所见,使自己的专业眼界得到开拓,更加深入的了解到目前的美术高考形式、审美标准、绘画风格,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知识与经验。
3、不足与遗憾
第一次带队外出学习培训,虽然外出前同事跟我讲了很多他们在外管理学生的经验,但由于自己工作经验的不足,培训初期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了解不够,导致个别学生的学习与心理状态有较大波动,影响到了学习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大力加强培训前期与初期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初期对学生思想的开导、学习方式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速适应培训的节奏与生活。
家长对外面培训情况了解不够,部分家长怕孩子在外面吃苦,给予的生活费过多,导致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养成了不良的消费观念,建议学校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通过专业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更加清析了解外出培训的情况。
2、如何做好专业教学和专业培训之间的衔接使专业合格率达到90%以上?
每一年的美术高考形式在发生着变化,每一届学生的基本素养也不同,要朝着90%这个目标努力奋斗,我觉得有这样几点可以值得思考:
1、强化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好的专业基础是快速提升专业能力的根本。在培训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大多数原来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很快的从培训中得到提高,基础较弱的学生适应的比较慢。所以在外出培训前,帮助学生打一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以便能够在培训初期快速适应培训节奏。
提高美术生对美术专业的学习兴趣,现在高校招生,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绘画能力,更是考察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学生要想从万万人之中跳出来,必须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素养较高的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考虑适当加入风景类写生内容,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有了乐趣也就有了学习的进步。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
2、建立适当的学生淘汰机制。在教学过程我发现有的学生确实不适合学习美术,缺乏最基本的美术素养,比如想象力、观察力,这类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有的学生是抱着学特长课放松的心态进了特长班,学习目的不对;还有部分学生以为学了特长就很容易考上大学,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课成绩做铺垫,也很难考上大学,因此组建班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态度、专业与文化课功底,对于态度差、确实没有美术基本素养的学生建议适当淘汰。
3、在做好学生专业辅导的同时,也要做学生的心理老师。培训学校人多,一部分学生在培训初期在跟其他同学的比较中,发现个人专业基础薄弱,心里竞争压力大,因此培训初期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充分鼓励、关心学生,让学生快速适应培训课程;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进行专业培训的同时,教师可加强专业和心理的辅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培训起跑线上的差距相对较小,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共同发展进步。
美术画心得体会篇5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构图,了解构图,无论是讲课的时候,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作画的时候,我处处给学生提醒,一定要注意画面的构图。
我校七年级的学生来自徐州的周边,学生的差异很大,有的同学在小学根本就没上过美术课。而构图对于学生来讲,似乎是一件抓不着,摸不到的东西,给学生讲起来也不是很好说,教师不好讲,学生不好理解,让学生掌握构图确实有很大的难度,为了降低学生的对于构图理解的你的,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构图,我采取了让学生通过自身感觉去体会。对构图进行打比喻,让学生结合自身去自己体会。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对于学生来讲,是一顿也不少。我把画画构图和吃联系在了一起。我把构图比喻成人的“胃”。我问同学们:“吃饭吃多了,吃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一边摸着肚子一边回答说:“难受,不舒服。”我再问同学们:“吃多了不行,那吃少了呢?”同学们还是一边摸着肚子一边回答说:“难受,不舒服。”我又问同学们:“那怎么样才能不难受?才能舒服呢?”同学们还是摸着肚子回答说:“吃得正好最舒服。”我把“正好——舒服”四个字写在了黑板上。
那同学们画画呢?画画就和吃饭一样。这张画纸就相当于人的胃,吃多了吃少了都会难受,同样的一幅画画大了画小了也会很难受。我在黑板上画了几幅图,让同学们欣赏几幅图,找出它的构图问题。
每次学生画画的时候,我都会提醒学生注意画面构图。学生画完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先给自己挑毛病,自己先看看舒服吗?是吃多了?还是没吃饱?还是吃偏了?如果学生画了很多的内容,我就会问学生:今天妈妈做了很多好吃的,有一种情况:你这个也吃,那个也吃,每样都不放过,最后吃到肚子里,觉得哎呀肚子疼,说明了什么?还有一种情况:做了这么多好吃的,一定有你最爱的一样或两样吧!有主有次是吧!
每次、每节课我都这样坚持,相信学生在构图方面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