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讲话稿精选5篇

时间:2023-05-08 作者:tddiction

发言稿的结构形式要求不像讲话稿那么严格,大部分人在参加讲话之前,都是会将讲话稿准备好的,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毕业讲话稿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毕业讲话稿精选5篇

毕业讲话稿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六年级毕业典礼,我谨代表学校向圆满地完成小学学业的同学们表示诚挚的祝贺,向为了同学们健康成长而奉献心血与智慧的老师们表示感谢!

同学们,小学童年生活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六年的时光,二千多页就这样匆匆翻过。在和小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们在学校的悉心培育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思想、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为你们今后的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相信,三年后、六年后同学们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我也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辜负学校、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在今天的队列里,有xxx名即将走出校园的毕业班同学,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就要从这里起飞,像雏鹰一样展翅高飞,去放飞理想,放飞希望。在此,我想叮咛你们几点,送给在坐的各位同学:

要珍惜时间。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生命有两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还一事无成时,你已不可能再回到当年,再去经历学习、工作。这时,他才感觉到已虚度光阴,假如能重来,一定刻苦学习,可惜已不可能。人的成长,就是在这不经意之中完成的,你现在知道了努力,将来就不会后悔。

要胸怀大志。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喊百岁。希望你们早日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有了远大的理想,不去努力等于没有。空有目标,不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去追求,那什么理想目标都不能实现。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艰辛与曲折,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是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要好好做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不要忘记母校老师曾对你们的教育与关爱,也不要忘记母校老师对你们的鼓励和希望,更不要忘记你曾是和小的一员。

同学们,你们都是和小的孩子,和小是你们的家,老师是你们最亲的人,愿今天你们能以和小为荣,更愿明天和小能以你们为荣。

最后,祝同学们过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暑假,顺祝今后的学习生活一帆风顺、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毕业讲话稿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金):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寒来暑往,岁月匆匆。(傅):弹指间,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就到尽头了。(潘):在这个艳阳高照,天气炎热的夏日里,在这个即将离开母校的日子里,我们最后一次聚在这里分享心情。(戴):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百感交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母校一切事物的留恋之情。(沈):回头望,六年的小学生活依然历历在目,母校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砖一瓦,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是那样地熟悉,那样地亲切。

(沈):忘不了,六一儿童节!我记得那次六一儿童节,我意外的得到了陈老师送给我的礼物。虽然那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本子,但是它蕴含的意义却不这么简单。这是我上课积极举手的肯定,从那以后我就觉得举手发言是一件光荣的事。是陈老师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间,认真听课积极举手从那以后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加油。我知道:举手发言将会成为我求学路上的一盏“明灯”。

(金):忘不了,作业本上的红叉叉!还记得,我是多么“放肆”的向何老师提出问题,但何老师不但不“抵制”,还一直鼓励我继续问。何老师一题题耐心的、仔细的对我讲,每讲完一题总是问我:“懂了没?”我也时常“嗯,嗯,啊,啊”回应几声。那作业本上的一个个叉和一个个勾,将永远勾在我心中。

(傅):忘不了,点名册的那些事儿!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负责登记点名册,那天下午陈老师问我:“你记点名册了么?”我结结巴巴支支吾吾。我低头不敢看陈老师,没想到陈老师却和蔼的告诉我做事不可半途而废!我听了赶紧补好。陈老师的那句话让我终生难忘!

(戴):忘不了,富有童真的老师!我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天很冷,我们都搓着手哈着气,就在这时何老师走了进来,说:“来,我教你们跳兔子舞,这样就不会冷了”说完就拉起一个同学和她跳了起来,渐渐的跳舞的人越来越多了教室里也暖和了起来,我也忍不住跳了起来。“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我们越跳越高兴,越跳越暖和。我是多么喜欢老师叫我们跳兔子舞啊!

(齐):我们要毕业了,但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作为即将跨入中学校门的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母校!

敬爱的老师、同学:

我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这六年的时光,已经飞快的过去,现在回忆起那往事人让我感慨万千。

我还记得,那天上午,晴空万里,可是到了中午,下起了倾盆大雨,同学们一个个准备顶着大雨回家,但是他们的家长已经来接她们了,只有我姨妈在家里面有要事要做,不能来了,我只能呆呆坐在教室里,这时,班主任老师来了,见我一个人呆坐在教室里马上来问我怎么回事,我将前因后果说给老师听吗,老师亲切的对我说:“别担心,呆会我送你回家!”老师一手撑着山一手牵着我把我送回了家。

这些往事,虽然距现在很长了,可我依然记忆犹新。

再见了,我的母校!再见了,我的老师!再见了,我的同学!再见了!

毕业讲话稿篇3

尊敬的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各位亲爱的毕业生,大家下午好!谢谢你们!

在你们临毕业之际,请允许我在此先引用一段文字,这是一位母亲写给她的孩子的: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这位母亲的名字叫龙x。这篇文章的名字叫《给河马刷牙》。)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当初考研,一定各自有着不同的目标,但不管怎样,读完研究生,你们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在毕业之际,你们中有些人已经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些人还不满意,有些人甚至可能还没找到工作。但是,同学们,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们,请不要着急,不管现在有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只是一个起点。从现在开始,你们一定要一直去努力寻找,去找到自己喜欢,而且可以给你时间和意义的事情,然后让它成为你的事业。

在选择事业的过程中,记得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父母的评价或社会的评价来进行选择。如果你喜欢做一名汽车修理工,那么在你面前,即使摆着一份大学教职或一份华尔街银行经理的工作,你也完全可以而且应当去选择当一名修理工。为什么不呢?我们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而是在寻求自己内心深处的幸福感和人生意义。

我最近在朋友圈里就读到这样一篇文章,讲一位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博士,毕业后留在芝加哥大学教书,接着又去了一家智库当董事,后来他却放弃了光鲜的白领工作,而去做了一名摩托车修理工。他如此热爱这份职业,只是因为他从中找到了深深的满足感。

说说我自己吧。20xx年前,我和你们现在一样,研究生毕业,然后进了一家大银行的机关工作。看起来是一份自己满意也让人羡慕的工作。每天大楼里上下班,平时看看报纸,和同事聊聊股票,再写点研究报告,有时就跑到企业里去看看。工作也算清闲,工资也不低。但我深知,这不是我喜欢的事业。那时流行bbs。我在cenet论坛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希望有一个很好的学术氛围,然后可以安安静静的做一些经济学基础性的研究。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活。伯林继续说现代社会已不允许所有人都去认真审视生活,只有少数人有这种可能。我希望我能有幸成为这样的人。

当你成天对一些终极问题追问的时候,真的很累,而且没有答案。幸好斯特劳斯告诉我们哲学只是去寻找这些答案,而不是一定要找到它。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希望我本人对哲学的追问成为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件,而把我大部分的工作时间用于从事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间是20xx年。两年以后,我离开了银行,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我开始教书,读博,开始在公共经济学领域从事非常基础性的研究。我的论文数量很少,但每一篇论文都有人读,常常有人会跟我说,他们喜欢读我的文章,甚至有人告诉我,他们以我的文章为范本来学习如何写作,如何做研究。

我知道,我找到了一份给我时间给我意义给我快乐的工作。我甚至用我的时间为我自己也为我的学生开设了一个博客,20xx年至今,接近x篇文章,谈旅游谈电影谈读书谈人生也谈经济学。

上帝造人,每一个人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同学们,你们也一样,只要你们去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给你时间给你意义给你快乐的事情。重点是,在你还没有找到之前,你不要妥协,不要停下来。

大家都听过一首歌《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听起来真是令人唏嘘,时间真快,转眼就老了。

但我一点都不喜欢这首歌。这不是我们要的状态。每个人都会老,但是,同学们,我希望,当你们老了时候,回首往事,你们可以像《魔戒》里的比尔博巴金斯叔叔一样,可以写下一部厚厚的书,或者是拍下一本厚厚的相册,跟你的后辈讲述你那传奇而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是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你的选择。

同学们可能知道,古希腊英雄奥德赛,征战特洛伊,历经艰辛后终于回到了他的家乡——伊萨卡岛,他的妻子依然在家乡等待着他。从此,伊萨卡岛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目的地。

希腊诗人卡瓦菲斯写了一首诗《伊萨卡岛》,不是为了赞美奥德赛,而是告诉我们,其实目的地并非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在路上,人生的收获在路上。

我很喜欢这首诗。在我的演讲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把其中的一句诗送给你们: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毕业讲话稿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在这美好的时刻,作为教师代表和大家分享桃李的芬芳,共话别离的眷恋。今天的天气很热,但我们的心情更热。首先向__大学师范学院__届毕业生表示衷心的祝贺!

今天是个值得我们永远记忆和珍藏的日子,你们将要从__大学出发,带着本领和梦想,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在这温馨道别之际,我作为老师,也作为大家的朋友,再说几句知心话,以为共勉。

一、永不放弃学习。大学毕业标志着成熟、标志着自立,但不表明学习的终结。“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句话虽是老生常谈,但却道出了亘古不变的真理。四年前,也许有的同学还在为没有步入更理想的高等学府而懊悔,可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有的同学如愿以偿考取了研究生继续深造,有的同学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类拔萃,有的同学练就了扎实的职业技能而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所以,只要不放弃学习,通往理想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希望同学们今后无论是在求学生涯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让学习永远与你们相伴。相信你们会在学习中发现更为广阔的天地,开拓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永远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做一个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当我们心怀五彩缤纷的梦想走上社会,社会关系的复杂、工作竞争的压力,不免让你产生很多感慨和无奈。但是,沮丧、慌乱、逃避都是没有用的,我们一定要学会调整心态,面对现实,适应环境,宠辱不惊。锻炼承受能力,从容迎接挑战。经过磨砺,相信你们一定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三、请同学们牢记,所有伟大的理想,一定要植根于现实的土壤;所有远大的目标,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初踏社会,一定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事用心,做人真诚,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善于反思,为将来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学们,毕业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人说,毕业是一个沉重的动词;有人说,毕业是一个让人一生难忘的名词;有人说,毕业是感动时流泪的形容词;有人说,毕业是我们夜半梦醒,触碰不到而无限感伤的虚词。可是我要说,她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动名词!我们今天隆重集会,不是庆祝“结束”,而是欢呼开始;不是纪念“完成”,而是吹响前进的冲锋号!

亲爱的同学们,请启动自己“奔腾的大脑”,装上超级智慧软件,点击一下“刷新键”,站上一个新的平台,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请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履行自己的时代使命,服务于祖国和人民!

最后,祝愿同学们怀着感恩之心,满载着对未来的畅想和憧憬,驾驭生命之舟,在新的岁月里直挂云帆,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祝福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生活美满!

欢迎同学们常回母校看看!

谢谢大家!

毕业讲话稿篇5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学业,踏上新的人生旅途!与此同时,让我们共同感谢为你们成长付出辛勤努力的全校教职员工!

看到风华正茂、豪情满怀的同学们,令我思绪万千。在北理工担任校长这十年,我见证了六万多名莘莘学子的成长,送别他们迈入社会寻梦、追梦。这十年,我作为一名“北理工人”,愈发感到满足和自豪。尤其是耳闻目睹许多“北理工人”的老故事、新创造,使我一次次受到教育和激励。这十年,“北理工人”在我脑海中逐渐成为一幅幅生动的人物群像,并深深镌刻在记忆中。这是一群为梦想而生的人、一群坚定而执着的人。

在同学们即将毕业之际,作为校长和学长,我深深祝福你们,并和你们分享我脑海中三幅“北理工人”追梦的群像,愿你们永远秉承北理工精神,扬帆远航。

在我记忆中,第一幅人物群像的名字是《追梦﹒无畏》。

我们身处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一个快速淘汰旧认知、探索新世界的时代,一个倡导“敢为天下先”的时代。对“北理工人”来说,这句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前不久,一个来自中国、个头不大的空间生命科学仪器突破了中美太空合作的重重“壁垒”,成功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展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下抗体编码基因的突变规律研究。这个小仪器来自北理工生命学院邓玉林教授团队——一个有大魄力的团队。他们面对横亘在前的美国国会“沃尔夫条款”,怀揣对广袤星空的热忱,带着一往无前的自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中国人对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站在了国际前沿。不久后,他们还会将中国高校的校旗首次在国际空间站亮相。

他们之所以能够撼动人为设置的严密壁垒,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除了精心策划的合作模式以及对法律条文的钻研之外,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是一群敢想、敢干、敢创新的追梦人。多年来,他们潜心研究、持续攻关,提出了内涵丰富、国际关注的科学问题,突破了微流控芯片基因扩增关键技术,最终设计出精妙、可靠、难以替代的科学仪器,打动了挑剔的国际同行。在他们当中,有年近八旬依然不辞劳苦的庄逢源教授,有年过半百依然不断求新的邓玉林教授,有当打之年、全情投入的李晓琼副教授等青年教师,以及一批才华横溢、创意飞扬的青年学子。

这群“北理工人”,无所畏惧、有胆有识。他们用“小实验”破冰“大合作”,用“小载荷”开展“大研究”,让北理工在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伟大征程中,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笔触!

在我记忆中,第二幅人物群像的名字是《追梦﹒无愧》。

环伺世界,追古溯今,战争与冲突的阴霾始终未能散尽,中国的国家安全始终面临严峻挑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用强有力的武器装备构筑我们自己的“中国力量”。你们懂的,这是“北理工人”永恒的使命担当。

20xx年初,20xx年度的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花落北理工,“cl-20”这个代号一时间“刷爆”了北理工师生和校友的朋友圈。它是目前已知含能最高、威力最大的单质炸药,是一种突破性的含能材料,在世界火炸药学界闻名遐迩。它的诞生,为一批武器装备的效能提升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将成为“中国力量”无可替代的基石。它的缔造者,是一群默默无闻、传承使命的追梦人。

1984年,曾为“两弹一星”工程作出重要贡献的于永忠教授来到北理工,在这座孕育了中国火炸药“国家队”的高等学府,深入探索他提出的笼型高密度材料理论构想,实现了cl-20的样品合成。验证理论仅仅开启了“北理工人”驯服cl-20的第一步,欧育湘、赵信岐等一批专家接续对cl-20合成工艺进行不懈探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实现了cl-20材料公斤级的合成能力。问鼎高峰并不是一朝一夕,也绝不是单打独斗。老一辈火炸药专家年事渐高退出科研一线后,以材料学院庞思平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火炸药人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在cl-20的原理、机理、结构、方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最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这群“北理工人”,无愧使命、矢志不渝。他们深知,对于拱卫国家安全来说,不需要实验室中的“半路”成果。历经三十二载,几代人的磨砺,任凭无数个不眠之夜化作鬓角的白发,青春年华从身边悄然度过,他们为不断壮大的“中国力量”写下了“北理工人”沉默而有力的一笔!

在我记忆中,第三幅人物群像的名字是《追梦﹒无私》。

同学们,今天过后,你们各自的人生轨迹将开始分岔,过些日子,你们或许会调侃自己是“码农”、“程序猿”、“金融民工”等等。我想提醒大家,不论你们在什么样的岗位工作,都请牢记“北理工人”身上的奉献精神。

去年六月,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次升空;今年四月,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乘坐长征七号腾空而起。这两次举国关注的发射任务,带我们认识了一位沉着老练的“01指挥员“——”北理工人“王光义。他是自动化学院1995级校友,本科毕业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默默耕耘14年;20xx年他调至海南文昌,成为这座全新发射场的首批建设者之一。他在北理工求学时就一心想要探寻航天事业的奥秘,带着对航天发射工作的向往奔赴深山峡谷中的西昌,又来到海岛边陲的文昌,扎下根去,努力成长,奉献青春,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梦想。

去年十一月,我曾赴海南文昌发射场见证长征五号的首飞,在基地见到了包括王光义在内的十余位北理工毕业生,以及多位航天科技集团参与火箭和卫星研制工作的校友。他们与发射场的校友们紧密配合,共同出色的完成了发射任务。我深深被火箭发射的壮观场景所震撼,深深感受到校友们所迎接的挑战。每次发射任务都凝结着国人的心血和关注,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而且内容枯燥,甚至暗藏风险。此外,尽管发射场的生活保障水平已经大幅提升,但与大城市的优渥环境相比仍是云泥之别。

这群“北理工人”,无私奉献、不忘初心,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在离开校园若干年后,又因为同一个梦想的感召而交汇在一起。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努力,奏响了“北理工人”一曲妙不可言的交响乐。

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母校、告别师长,在这临别之际,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些执着追梦的“北理工人”。他们孜孜不倦所追寻的梦想,是自己事业成功的小梦想,更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类共襄繁荣进步的大梦想。

我希望大家学习他们,无所畏惧、无愧使命、无私奉献,也去做一名踏踏实实的追梦人。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北理工人”这幅人物群像中,将会有你们英姿飒爽的身影!

母校永远将祝福你们!关爱你们!支持你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