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的教案推荐7篇

时间:2023-01-22 作者:Indulgence

教案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考虑逻辑思路清晰,教案在教学工作中有着相辅相成的重要性,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3年级的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3年级的教案推荐7篇

3年级的教案篇1

教材内容:做树叶贴画

[使用简介]

“做树叶贴画”是语文a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三中的语文生活主题。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做树叶贴画,并根据贴画写一篇捡树叶、制作贴画的习作。在活动中,学生需动脑动手动口,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对于这项活动是很感兴趣的。教师可以通过赏、说、猜、做、评、写、改这些环节,让学生学会观察、表达、交流和合作,初步掌握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绍制作过程或办展览的过程,并且能写下来。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受制作的乐趣,启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重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制作指导不必过细,要留给学生大胆想象的空间,对学生富有创意和灵性的作品要尤其表示赞赏。同时,注意在制作、办展览的过程中,始终要贯穿学生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在学生写作后,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的方法进行修改,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以及不通顺的地方。切忌将此课上成一堂单纯的手工制作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绍制作过程或办展览的过程,并且能写下来。

2、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受制作的乐趣,启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掌握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绍制作过程或办展览的过程。

教学准备:

各种树叶、课件、剪刀、胶水或双面胶、衬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赏读秋天。

1.教师配乐朗读关于描写秋天的文章。

师:秋天真美!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去找秋天的脚印,你们找到了什么吗?它们是什么样?

2.小组内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3、出示《树叶歌》,齐声诵读。

柳树叶,像眉毛,两头尖尖一笔描,槐树叶,像鸟蛋,排列整齐挺好看,

梧桐叶,五对尖,好像一座五指山,泡桐树叶大又圆,拿在手里像蒲扇,

紫荆叶,不一般,像只桃子嘴儿尖,冬青叶,闪银光,一年四季绿汪汪,

银杏叶,不常见,玲珑小巧像合扇,松树叶,像衣针,一年到头绿阴阴。

4.师:这些叶子不但形状不同,颜色也是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树叶进行贴画。

5.板书课题:做树叶贴画。

二、学习方法,大胆创作。

1、欣赏,激趣。(出示课件)

师:前几天,老师收集了一些漂亮的树叶贴画,现在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们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成的呢?

3年级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小故事导入新课

放寒假时小红去了一个度假村。一天她去度假村旁的森林公园玩,可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她该向东、西、南、北哪个方向走呢?

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

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现在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臂,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问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物在操场的哪一面?

(3)请4位同学面朝4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引导其他同学观察和发现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

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4)回教室填写例1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练习一第1题)?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3年级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二)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一)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师提问

1、分谁?(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3年级的教案篇4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科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的表达物象,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

①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②体会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③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的表达再现生活中见过的形象。

4、教学用具:

①范例与相关图片。

②学生用具:纸、笔。

5、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欣赏:看flash线条先生

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组成什么图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外宾旅游遇到困难,语言不通怎样去帮助他呢?(画一杯牛奶,一块面包)

导出课题:(定义)手绘线条图像:是最为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他可以把表达不清楚的内容,直观的表现出来。

组织引导观察思考创设情境

师生探讨

创新理解领悟

师生共同感受:

①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②体会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玉米生长过程图项目开发示意图明确表明观点插图 功能: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外的“第三语言”。

引导学生认识功能意义激发兴趣

师生探讨创新

我来画大家猜游戏接力赛:

任选一个图形展开联想,通过联想感受体验表达的乐趣。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具有丰富美感的艺术性,在没有文字出现以前,人们使用手绘图像传达和交流今天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我们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由简单的图形展开联想及与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动手动脑,表达体验

表达: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用手绘线条图像大胆果断地表达,发挥想象力,运用丰富的手法进行表达。

1、画一张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告诉大家你喜欢的服装款式。

3、展示你的房间布局。

4、失眠了,你能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出来吗?

指导启发深入观察

展示评价图片展示:明确手绘线条图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工具技法的约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图片参见课本8—9页。

共同赏析,交流感受。

注重自评和互评找到闪光点

小结手绘线条图像的多种功能和在各种场合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把难以用语言表达和表达不清楚的内容,清楚地表达给对方。

3年级的教案篇5

2、基本局部:

a、教学广播体操时,根据同学的具体情况正确的运用教学原则,我积极采用直观性原则,通过(正面、镜面、侧面)教师准确优美的完整示范首先给同学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辅以简明、生动的语言向同学说明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学习方法和要求等,以指导同学进行有效的学习。同学的接受能力,协调能力个体差别很大,对差生要耐心的进行协助,和时给予鼓励以达到统一的水平规范。难度大的动作要重点指导,把它简单化,通过不时的分解和完整练习,使全体同学逐渐巩固提高,最终达到动作规范、舒展大方这一要求。具体步骤是:师完整示范并讲解——动作分解——师生齐练——动作展示——反馈纠错——集体扮演。

b、你们喜欢这连绵不时的春雨吗?(不喜欢)可“春雨贵如油”是怎么得来的?谁会喜欢它呢?让人不得不想到农民伯伯是喜欢这场和时雨的,他们在忙着春种呢!由此而导出“春种秋收”这个游戏。给大家介绍了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各组小农民开始跃跃欲试。第一人持木块跑向本队目的地播种,把木块放在指定的盆内徒手返回与第二人击掌,第二人迅速跑向目的地收回劳动效果,捡回木块交给第三人……以此类催,以先跑完的队为胜。对获胜队奖给劳动的果实,让他们体验到丰收的喜悦。在教学中,我适当的参与各组的练习,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同学在轻松愉快中学习。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培养同学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3、结束局部:同学与老师跳起轻松愉快、优美欢快的集体舞《找朋友》进行放松活动,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本课。从而达到恢复同学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目的,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

3年级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3.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4.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λ

课堂小结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作业

p107习题2.4a组2、7题

课后小结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3年级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on foot, by bike, by bus, by train。

2、能够听、说、认读短语:by plane, by ship, by subway。

3、能用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canada/…?”来替换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并能够用句子“i go by…”进行回答。

4、听懂、会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

5、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并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重难点:

掌握四会短语和a let's learn部分中运用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的表达法,并能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let's start部分和主情景图的教学课件。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本课时的录音带。

3、教师准备a 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卡片。

教学步骤:

一、热身(warm-up)

1、复习副词: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never的读音与词义。

t: when do you get up? /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引导学生用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回答)

2、t:today i go to school by bus. i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foot.教师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t:what about you? do you go by bike or by bus? do you go on foot? or bycar?师生之间自由会话,引出几种常见的交通方式。引导学生看本课let's start部分的标图并回答问题。

二、预习(preview)

1、let's chant

教师放本课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唱到on foot时,全班跺跺脚;唱到by car/ bike/ bus/ plane/train的`时候,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教师根据歌谣内容随机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卡片加深学生印象,全班学生再跟录音边唱边做一遍。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let's learn

1、教师做动作,自问自答:“how do i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bike.”并在黑板上写下:bybike。教师再重复刚才的句子并问某一学生:what about you? how do you go to school?教师帮助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i go to school by…”并将相应的短语写在黑板上。

2、看短语贴卡片游戏

教师依次出示画着不同交通工具的短语卡片,让学生迅速地贴在黑板上的by短语旁边,教师领读短语和句子“l go to school by...”

3、“快速反应”游戏

教师说出某个短语,如:by bike,让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并说出句子,如:i go to school by bike.

4、教师拿出刚才学生可能没有提到的交通工具的图片,如:by plane/subway/ ship/boat等,呈现和练习这些短语。然后指着课本上的配图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地铁"的含义:“it's an underground railway in a city. it travels very fast.”教师领读新学短语。

5、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

6、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单词的拼读竞赛。可空出单词中的元音字母让学生填写,也可打乱组成单词的字母的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序,组成单词。

7、let's play

教师请学生说一些地点,比如:school, beijing, the us, themoon等;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出行方式和所去地点。然后学生两人结对进行句型操练,一人问“how do you go to beijing/ the usa/the moon?”另一学生给出答案:“i go by train/ plane/ spaceship. ”

四、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教师引导学生看主情景图,说出其中表现的交通方式。学生多能说出:on foot,by bike, bysubway。如有学生问及小丑骑的独轮车以及幼儿骑的三轮儿童车教师可补充说明那分别是unicycle和tricycle;而自行车bike的另一说法:bicycle,意为两轮车。

2、学生做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新学伊始,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重申一下书写的要求。

五、homework

1、学生背诵并抄写四会单词;

2、学生预习c let's sing部分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