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年度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可以更有条理地与上级汇报问题的情况和解决方案,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医药工作计划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药工作计划篇1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为继续保持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势态,为“十二五”中医药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现根据省、市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20xx年中医药。
一、继续开展以中医药特色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入开展中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督导,按照市局要求,县中医院在年底争取1200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竣工的同时,要严格按照中医管理年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安排布置,保质保量地迎检验收。期间,卫生局将不定期组织人员督导县中医院中医管理年工作2-3次,并以此为契机把中医药管理工作幅射到基层卫生机构。
二、积极参与并关注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分类补偿机制。关注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参观学习。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
着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继续加强村卫生室中医药工作,继续提高中医药在各级医疗机构使用率。大力推广应用中医药自然疗法和适宜技术,实施分层分类推广,提高推广效果。
四、加强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工作。
县中医院、县医院、大别山中药学校要积极申报省、市级相关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工作。其它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也要重视并积极申报有特色影响的中医专病建设工作,以县中医院为龙头,组织专家对基层上报材料认真审查,并进行现场评估,县中医院要积极稳步开展有关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五、推进中医护理优质服务活动。
贯彻《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在各级医疗机构试开展“中医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县中医院按照市局要求应开展不少于2个病区的中医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六、培养高层次和基层实用型中医药人才。
协助省市主管部门开展“十二五”中医临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才选拨培养工作。协助开展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考试工作,协助落实农村具有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镇医生管理工作。协助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七、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建设。
贯彻3部委《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县医院要按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基础设施和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医科、中药房、中医科病房建设,将此项工作按市局要求纳入综合性医院考评体系中。
中医药工作计划篇2
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是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我镇辖区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在镇辖区内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特制定了我镇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中医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中医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老年人、婴幼儿及进城务工人员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中医药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完善的中医药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xx年我们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培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和本单位自己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列入我院工作计划,把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健康教育讲座≥12次/年。每个季度开展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6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流行性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中医药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对医务人员举行中医药知识继续教育培训活动
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9次/年。每个季度开展中医药知识健康咨询活动,全年不少于4次。依据医务人员工作需求、中医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季节多发病等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中医防治流行性染病的相关内容。
3、办好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中医药工作计划篇3
为进一步促进我乡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发展,发挥中医药优势,满足农村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保护和增进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国中医药发[2003]35号)文件精神,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市、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现结合我乡实际,就20xx年中医药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在20xx年成立石元乡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相关责任人的目标。同时积极征得乡人大的大力支持,做好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阶段性工作。创中办公室成员要积极行动起来,制定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目标任务并分解落实。力争在20xx年全面完成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工作。
二、具体工作任务
(一)学习标准、落实责任
20xx年,乡卫生院要认真学习陴市等医院成功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经验,认真学习《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建设标准》和《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细则》,积极落实创建工作。乡政府将根据《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建设标准》进行目标分解,把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列入年终目标考核,并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下发到乡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乡卫生院要在加强学习的同时进行目标再分解,责任到科室,分解到人,按照《标准》逐项落实20xx年的工作任务,为达标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
今年,我乡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本地中医药资源,注重乡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加强发挥现有中医药资源的作用。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注重建设和开展中医药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设置标准工作范围中有明确的中医药工作指标。
(三)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乡卫生院要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措施,完善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同时,积极利用现代化科技提高医疗质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防病治疗能力。在内涵建设中要着重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挥中医优势,同时,抓好中药房、中医科和村卫生站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必备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设备,抓好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突出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全乡开展农村中医工作的中心和基地。乡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在乡政府的领导和监督指导下,要对照《标准》,合理调整配备中医药人员,加强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项目,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乡卫生院要切实做好村卫生站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的督促指导。
(四)积极开展中医药人员培训
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20xx年,乡卫生院要继续发挥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的作用,组织全乡中医药人员集中培训学习。乡卫生院要在继续抓好专科专病技术骨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中医药人员以及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外出进修与院内培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尽快形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中医药技术队伍。乡卫生院要做好对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的系统化、正规化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和诊疗技术水平。
(五)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今年,乡卫生院将继续以市卫生局的《双流中医药》为阵地,鼓励我乡中医药人员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撰写中医药学术论文并积极发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中医药学术活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学术活动,极大地提高我市中医药人员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
(六)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今年,乡政府将组织、督促、支持全乡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切实加强以乡卫生院中医骨伤科为重点的专科专病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适宜中医药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对成本低、疗效高,简便易行,适合农村使用的适宜技术进行筛选、发布和推广,充分发挥中医药综合治疗手段以及简便廉价的优势和作用。同时,组织开展面向群众的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七)加强中医执法工作
20xx年,我乡要结合行业特点,继续加强《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以促进医务人员树立牢固的法制意识,完善各种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严格控制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继续对中医机构按《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医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医及时进行查处,确保中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行医、依法办医。
20xx年,我乡要扎实做好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阶段工作。乡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严格按照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建设标准和乡政府制定的创建实施方案,切实抓好中医药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阶段任务的如期完成。
中医药工作计划篇4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财政部《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xx〕171号)文件的要求,根据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卫中医发〔20xx〕26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项目目标
(一) 总体目标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适合我市市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提供免费、安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提高老年人、儿童重点人群的健康水平。
(二) 年度目标
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xx〕26号)文件的要求,20xx年我市的目标是:全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30%,一是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二是为3岁以下的儿童家长提供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 项目实施范围和人群
全市范围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三、项目内容及服务流程
(一)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1、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2、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3、服务流程。
(1)中医体质信息采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逐项询问居民近一年的体验、感觉,查看舌苔和舌下静脉及皮肤情况等,将信息在相应分值内划“√”。
(2)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体质判定标准表计算出该居民的具体得分,将计算得分填写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体质辨识栏内。根据得分,判断该居民的体质类型是平和型抑或偏颇体质,并将体质辨识结果及时告知居民。
(3)中医药保健指导
针对老年人不同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3、服务流程
(1)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2)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3)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四、 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 各县(区)卫生局具体负责本辖区项目的组织管理,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对项目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
(二) 各级中医医院为技术指导单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项目师资培训与绩效考核。
(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直接负责为其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分别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档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五、 项目实施要求
(一)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2、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3、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4、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5、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6、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2、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3、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4、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六、项目执行时间
20xx年的执行时间截止12月31日。每年为一个周期年度,具体时间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文件执行。 七、项目监督评价
(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作为重点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项目,纳入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对考核不达标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达标者,取消该机构从事项目工作的资质。
(二)各级中医医院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进行督导考核。县(区)级每年不少于2次,市级每年不少于1次。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三)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四)主要评价指标。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2、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抽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100%。
3、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个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中医药工作计划篇5
为进一步落实好中医治末病,根据国家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制定20xx年度辖区内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
一、完善制度,细化管理:
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我院各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组织领导,由马正林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冯廷兵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责任人,各包村医生以及村卫生所负责人为具体工作执行人,负责中医药健康服务日常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好中医药健康管理管理工作:
今年4月份开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重点做好辖区人群中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中增加中医辨识内容,同时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内容,具体完成发下工作指标:
1、掌握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口现状,根据规范要求,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管理率暂定80%以上。
2、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到年底完成中医药体质辨识占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80%的计划,并将结果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3、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健康干预。
4、对辖区0——6岁儿童进行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等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5、对辖区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不少于一次,每年进行一次中医药健康管理随访,进行证候辨识,传授简单的中医药保健技术,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糖尿病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健康指导。
6、所有中医药服务,均做好资料收集与录入告知服务人等工作,对查出的疾病进行分析与治疗指导。
三、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将根据绩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对包村人员以及辖区村卫生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要求及时时完成全年任务,年度进行2次考核,结果与年度经费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