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案6篇

时间:2024-10-01 作者:Fallinlove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可以参考以往成功活动的经验,以避免重复错误,只有提前准备好活动方案,我们才能在活动中迅速调整策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

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案6篇

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案篇1

今年5月,我会根据常德市教师奖励基金会《关于对家庭经济困难教师进行调查摸底的通知》精神,对我县因病和灾害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据初步统计,全县因病和灾害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负债在5万元以上)的教师达154人,其中患三种重大疾病(癌症、白血病、尿毒症)54人(在职教师22人、家庭成员17人,退休教师及家庭成员15人)。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遵循基金会《宗旨》,落实基金会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特拟定今年开展“爱烛行动”救助特困教师活动方案,有关要求如下:

一、救助对象

因本人患重大疾病负债在3万元以上和因家庭受重大自然灾害损失较大的本县特困教师。20xx年全县共救助特困教师40名今年已受中央、省、市、县基金会救助的对象不重复救助。

二、救助标准

经审定,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特困教师,由县教师奖励基金会一次性救助,发放救助金每人20xx元。

三、申请救助程序

按《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爱烛行动”救助特困教师暂行办法》实行。

四、名额分配

县直中学和每个乡镇中学各推荐1-2名。

五、时间安排

10月:县教师奖励基金会和县教育局联合下发《通知》。

11月上旬:县直中学、各乡镇中学报送特困教师名单及材料。

11月下旬-12月上旬:县教育局与县教师奖励基金会审核特困教师材料,并向社会公示。

12月下旬:开展救助活动并下发救助金。

六、工作要求

1.认真组织申报。各学校要严格按照《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爱烛行动”救助特困教师暂行办法》的要求于11月15日前申报特困教师名单及材料到教育局政工股。

2.大力开展救助活动。各学校要认真开展“爱烛行动”救助活动,必须及时由校长亲自给被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

3.积极宣传报道。各学校要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和家庭特困、爱岗敬业的教师典型,教育局将在教育信息网上予以推介。

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案篇2

我校对精准扶贫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了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根据省、州和临夏县人民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和联系村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核心宗旨是让广大扶贫对象彻底脱贫,在获得物质生活条件根本改善的同时,切实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和水准。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扶贫先扶智,我省在之前的扶贫工作实践中所创立的教育扶贫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2月25日《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对全省通过开展教育科技扶贫拔穷根的组合拳进行了专题介绍,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实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纳入整体扶贫工程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顺应精准扶贫工作形势的发展,结合我省教育扶贫工作的要求,发挥临夏中学师资优厚、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校精准扶贫的重点应放在教育扶贫上,着眼于关注农民实际需求、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跟踪服务在校学生,以智力扶贫为核心抓手,切实发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

二、工作内容

(一)掌握路盘乡联丰村全村各受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信息,并进行跟踪调研和跟进服务。对全村所有在校学生,包括村幼儿园、村级小学、初中、以及在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就读的学生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弄清楚其家庭状况、经济条件、成长特点、基本需求和主要困难等情况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从下半年开始选择其中有代表性、急需帮扶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体现精准特点。

(二)对梅冬岭小学进行专项帮扶。梅冬岭小学是路盘乡的中心小学,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是联丰村当地农民子弟,具有普遍的教育帮扶需求。同时,由于该校办学条件所限,许多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帮扶的需求空间。根据对该校的调查了解,20xx年拟对该校进行如下帮扶活动:

1、帮助解决部分体育用品。购赠一些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

2、开展六一、教师节慰问活动。

3、开展一次心理辅导讲座。

4、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传统文化讲座,开展送文化下乡。

(三)对户籍在联丰村且已完成初中学业、渴求升入临中学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一定分数录取。高三补习生补习优先录取,减免部分费用。

(四)邀请相关科技人员到村上进行专题辅导和培训。针对联丰村农民在养殖、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获得相应知识技能培训的实际情况,我校将聘请相关专家给予技术指导。

1、学校邀请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到村上对牧业养殖户传授养牛、养羊技术。

2、邀请种子公司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培训种子的选用、化肥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五)电子商务培训学习。

组织我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具备条件的中青年农民进行一次网上购物、网上致富信息查询与发布等方面的专门培训。

(六)组织村民上党课。

安排我校党务干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上1—2次党课,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

(七)完成常规性工作。

1、完成每月2次的入户调查工作。

2、上传反映调查情况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3、完善相关表册。

4、及时编印《精准扶贫工作简报》。

(八)相关物质帮扶工作。

1、购买、发放一定数量的啤特果树苗。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联丰村农民在春耕生产中比较重视植树育苗、发展经济林建设,我们计划购买一些啤特果树苗,适时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2、联丰村在整治和改造村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短缺,我校可视具体情况解决村上的部分欠款。

3、其他帮扶。

总之,精准扶贫工作是造福民众、惠及桑梓的第一号利民工程,我们将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和要求,结合联系村社贫困农户的实际情况,尽量发挥我校优势,尽心尽力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好。

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案篇3

根据《新乡市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关于开展20xx年春季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省定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通知》(新资助〔20xx〕6号)、《新乡市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关于开展20xx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的通知》(新资助〔20xx〕7号)文件精神,我校按照工作要求做好20xx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省定营养改善计划及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一补”)工作。

一、省定营养改善计划

1.资助标准:省定营养改善计划对在籍在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残疾学生给予400元/人/学期补助。

2.学校通过“河南省困难学生识别管理系统”完成信息比对,认定出在校的建档立卡生、残疾生(若比对结果中出现河南省信息与国家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以省信息为准),通过系统比对出的'建档立卡生、残疾生不用再出具证明材料。

3.如存在自采集(未通过系统比对出)的建档立卡生、残疾生,需要家长填写申请表(附件1)并出具扶贫明白卡或学生户籍所在地扶贫部门的系统截图盖章、残疾证等有效证明。

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一补)

1.资助标准: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寄宿生补助标准的50%,即小学250元/人/期、初中312.5元/人/学期。

2.受资助学生必须是在校在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原则上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见义勇为学生本人及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资助全覆盖。切实保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优先获得资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全面资助。

3.需要申请“一补”政策的学生填写申请表(附件1),并出具有效证明材料(经过系统比对出的贫困生不必再出具证明)。所有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信息要全部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三、工作要求

1.新增加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要及时纳入到学生资助工作中。

2.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做好宣传、申报、困难认定、审核、公示、上报审批、发放、资助系统填报、材料留存等工作。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到期后要及时撤下或删除,公示内容不允许出现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银行卡号等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学生隐私。公示过程中如有异议,学校应当及时进行核实处理。

3.学校对贫困学生提供的各项证明材料认真审核,严格按照《河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豫教财〔20xx〕84号)进行认定工作,在应助尽助的原则上,做好申报材料的把关。

四、注意事项

填报汇总信息时要认真核对学生信息、监护人信息,避免受助学生、监护人因姓名和开户行(需是建行卡)、银行卡号不符导致的补助金发放失败的情况。

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案篇4

一、工作目标

1.本次结对帮扶工作重点使结对园在教育理念、教学水平、环境创设、园务管理等几方面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2.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促进幼儿园发展,同时提升幼儿园的办学品位。

二、工作内容

1.帮助结对园根据办园宗旨和幼儿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

2.在教育教学、环境创设、园务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提升教育理念 规范园务管理

1.成立幼儿园结对帮扶领导小组

2.深入结对园了解园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签订帮扶协议。

3.到结对园进行管理工作指导,指导结对园健全考研、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家园联系等各项制度。完善园务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安全小组等机构。

4.到结对园进行第一次的教学业务指导。帮助结对园根据《纲要》,指导结对园制定适合本园情况的园务工作计划和保教工作计划,规范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及周次教学安排。同时送一节课到结队园并随堂听取她们的一节课,从而了解结队园的教学状况。

5.邀请结对园老师来我园观摩大型亲子运动会的开展。

第二阶段: 师徒结对指导 提高教学技能

1.“送课下乡”。帮教园准备二堂“教学设计简明新颖,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到结对园开展教学观摩。

2.“手拉手,师徒结对”。结对园各派数名骨干教师与我园帮教教师师徒结对,进行跟班学习。帮教教师以听课、评课的方式,从备课、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反思等方面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切实提高结对园教师的教学技能。

第三阶段:创设教育环境 美化校园环境

1.请进来观摩,两所结对园各派1-2名业务骨干我园实地参观环境创设,并进行跟班学习,感受校园整体环境和主题墙的布置。

2.到结对园进行教师技能技巧的.培训。工作重点:指导结对园的环境创设,帮助她们改变改变环境创设观念,提升环境创设的理念。挖掘乡村可利用的物资,学习变费为宝,自制教玩具的本领。

第四阶段:改善办园条件 挖掘园所特色

1.指导结对园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和园所条件,形成鲜明的办园特色,同时指导结对园根据办园特色开展教学活动,及进行相应的体现特色教学的环境创设。

2.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结对园提供一些教育教学的资料及幼儿读物等.

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案篇5

为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地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经研究决定,在全系党员、教师中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使各位党员、教师深入了解所帮扶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被帮扶的学生激发努力学习专业的热情和自觉性,做到不仅要在物质上帮扶困难学生,更要在精神上鼓舞他们,帮助他们坚定对生活的信心和不怕吃苦的勇气,顺利完成学业。

二、帮扶对象

1、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家庭学生。

2、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

3、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5、其他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学生。

6、在其他方面如心理、情感等存在问题的学生。

三、帮扶措施

1、物质上救济。尽个人所能,给帮扶学生在校学习一定的经济支持、生活或学习用品支持。

2、学习上指导。帮扶人员要主动与学生所在班级辅导员联系,定期跟踪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针对帮扶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帮扶学生辅导员及任课教师制定教育措施,指导帮助帮扶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生活上关心。帮扶人员要经常与帮扶学生谈心,了解其心理、家庭情况,尽可能帮助解决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使之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不畏艰苦、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4、思想上解惑。鉴于困难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要帮助他们克服与同学相处之中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辅导员、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学生谈心。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四、结对帮扶要求

1、由各党支部依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在广大党员、教师中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帮扶工作应保持经常性、连续性、稳定性;

3、帮扶工作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每名党员、教师都要真诚地做好帮扶解困工作;

4、党员、教师要坚持经常与所帮扶的学生开展谈心帮教活动,了解所帮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思想状况,深入做好帮扶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交心工作。对受帮扶同学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扶,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为构建和谐校园增光彩。

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案篇6

为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健全公民办学校一体化管理机制,促进全区学校管理持续均衡、优质健康发展。依据中省市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的相关文件和临渭区《20xx年教育强区建设十项行动》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名校+”共同体,发挥“名校”辐射引领作用,以输出“名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管理经验为核心,以输出优秀队伍为关键,充分发挥城区优质学校的管理、师资、资源等优势,促进民办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推动全区公民办学校统一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一对一帮扶,提升民办学校教师的综合素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实现公民办学校一体化管理。

三、实施范围

全区民办学校

四、主要任务

(一)制定一个计划

每学年民办学校要切合实际从学校管理、教学教研、三支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管理、部室建设等方面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由公民办学校共同研判,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

(二)开展五项活动

1.开展管理队伍联席活动

每学期召开两次共建学校管理队伍联席工作会议,公办学校要从学校管理、教学教研、三支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管理、部室建设、督导评估等七个维度对民办学校管理进行规范化指导,提高民办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

2.开展管理干部交流研讨活动。每月开展一次管理干部交流研讨,相互学习借鉴学校管理工作经验,提高双方学校管理队伍整体水平。

3.开展名师送教活动。公办学校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名师送教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民办学校“品质课堂”建设,提升民办学校的课堂教学水平。

4.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以教科研活动交流与学校特色教科研活动为载体,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品质课堂、作业设计、社团建设等活动中,邀请对方学校参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5.开展“一对一”传帮带活动。公办学校开展“一对一”传帮带,民办学校每学期遴选10%的教师到公办学校交流培训、跟岗锻炼、“浸入式”学习,增进校际间交流。

(三)建立三个台账

1.建立指导台账。公办学校对民办学校的学校管理、教学教研、三支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管理、部室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时从指导时间、指导内容、取得效果等方面建立指导台账,

2.建立引领台账。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民办学校从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效果等方面建立引领台账。

3.建立整改台账。对公办学校在指导过程提出的问题,民办学校要立即整改并从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等方面建立整改台账,各中心校、包联股室和公办学校要及时检查,督促其整改到位。

(四)形成两项机制

1.形成管理队伍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依据学校管理队伍实际情况,建立管理干部、处室办(团、队)、年级等管理队伍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2.形成学校名师管理工作机制。多元发挥公办学校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开展集体备课、示范讲课、同课异构、说课议课、做题讲题、复课研讨、班级管理、诊断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民办学校教师专业素养。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公办学校要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对民办学校的帮扶工作,各中心校、包联股室在帮扶过程中要做好沟通、协调,并对民办学校的发展及时巡查、指导,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合作交流。各中心校、包联股室和公民办学校要充分认识公民办一对一帮扶的重大意义,把帮扶活动作为促进校际相互交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积极参与,友好合作。民办学校要与公办学校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交流机制,公办学校要根据帮扶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计划,互相协调,确保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3.精心组织实施。公办学校要做好对民办学校的摸底调研,科学规划民办学校帮扶工作,在精准掌握民办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工作方案,把帮扶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4.科学实施评估

区局目前将《渭南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标准》和《渭南市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标准》作为民办学校发展的最低标准,后期区局将依据高中、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相关要求对民办学校进行全面评估,并将其作为民办学校年检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对公办学校区局将对此项工作进行单独考核、单项评估、专项表彰并作为学校年度综合考评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