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存在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更加专注于与学生的互动,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准备,教案的内容要与教学进度相匹配,确保每一节课都能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目标,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生篮球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篮球课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体育常识:篮球(理论知识)
2、游戏:拷贝不走样
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及相关知识,知道篮球比赛的简单规则方法,对学习篮球知识感兴趣,能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讨论。
2、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篮球比赛的简单规则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篮球
一、师生问好!
1、迷语引入:圆圆像个瓜,人们爱玩它,没到手抢它,抢到手丢它。(篮球)
2、师出示篮球,问:你知道我国哪些篮球明星?
学生回答
3、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他们的精彩表演。(视频课件)
并让他们思考一些问题。学生看完自由讨论回答
4、引出本课题:篮球
二、新授:
1、了解篮球的起源。
视频展示,思考问题:篮球谁发明的,刚开始是用什么做篮球和球圈和网的?
2、讲解一些篮球发展史和我国一些篮球运动情况。
3、我国知名篮球运动员概况。(学生们可以先说一说)
4、了解篮球场的一些数据和设备
先欣赏一个现代的.篮球场。提问:你们对篮球场知道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5、出示课件,讲解一些篮球场的基本数据和知识。
6、讲解我们比赛中裁判一些常用的手势,引导学生们看懂比赛。
7、学生上台表演一些犯规动作和手势。
三、巩固与练习
1、填空题:篮球是(____)年,(____)人,(____)发明的。篮球场长(____)米,
宽(____)米等。
2、抢答题。(略)
四、游戏:
拷贝不走样
1、方法:老师事先准备好几张纸,纸上写好篮球犯规的名称,由每小组最____后一名学生上来抽出,然后回到座位后把这犯规的动作用手势做给前面一人,依次类推,最前面一位学生快速到黑板上写出犯规动作,并做出相应的手势。
2、比赛
五、课堂小结。
小学生篮球课教案篇2
分析:
今天儿童的游戏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所接触到的几乎都是现成的玩具。手工玩具可以让学生感受制作的乐趣,“吹气投篮”利用环保的素材制作,使玩具的功能呈现出简单又好玩的面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利用不同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操作目标:学会运用身旁日常生活中可再利用的素材进行创作。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贯穿“绿色常识”,做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玩具。
难点: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绘画制作工具、做好的玩具。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课前仔细预习。
——讨论
尽可能利用回收物品的做法对地球妈妈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导入
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一下课本,看看收集了哪些材料,引入
绿色环保”的感念。
——思考
分小组,将收集到的物品展示出来,一起想一想、说一说,它为什么要这样做。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
——游戏
可使用范作进行投篮比赛,进一步理解预习的内容。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了解怎样利用吸管制作吹管?怎样做小球?
——发展
思考并交流,说说你准备怎样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让学生拥有充分思考、动手、想象、创作的空间。学生中有独特性的想法应及时鼓励,即使无法立即做到,也应该保护创造的'积极性。教师巡视时,多关注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示范
一个小小的“吹气投篮”,就是一个小小的童话世界,创设有趣的情境,更符合儿童爱玩的天性。怎样才能使“篮筐”的造型更美更特别呢?预习了书本上的范例后,学生们会有更加跳跃的思维方式:水果、昆虫、花草、动物。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身旁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及材料都是随手可得的,用点心思及创意,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讨论
你准备怎么做?
——作业
自己制作玩具。
——评价
让学生展示作品,来做一个比赛,在比赛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制定一个简单的比赛规则。
教学后记:
小学生篮球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对行进间运球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教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正确运球动作,提高控制球能力。
3、在分组学习和交流活动中,加强同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树立自信、不断进取的精神,增强团队配合协作意识。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材重难点
重点:控制球稳难点:运球手型
掌握技能
课次一:
1、复习单手原地运球,初步认识和学习行进间单手运球的.正确做动作
2、通过练习使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完成练习,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3、通过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参与运动的热情。
重点:手控制球稳
难点:运球手型
组织:分组活动
教法:
1、指导学生复习原地运球。
2、利用各种形式练习行进间单手运。
学法:
1、小组活动。
2、学习自评。
要求:配合协作。
课次二:
1、进一步学习行进间运球,初步认识和学习行进间换手运球动作。
2、使学生能主动尝试换手运球,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3、通过使学生勇敢挑战自我,树立自信,同时增强团队配合协作意识。
重点:运球手型
难点:手腕拨球
组织:集体—分组
教法:
1、讲解、示范。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3、指导学生练习。
学法:
1、自己练习。
2、尝试练习,体会换手是手腕动作。
要求:控制球稳。
课次三:
1、巩固练习行进间运球、摆设不同的障碍,提高学生运球能力。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换手运球得到进一步熟练。
1、通过游戏比赛,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勇于拼搏。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重点:运球手型
难点:运球换手用力适中
学法:
1、小组活动。
2、观察模仿,自主体验,改进动作。
要求:树立自信、完成练习。
课次四:
1、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动作概念,提高行进间运球能力。
2、进一步增强学生团体活动时配合协作意识,发杨集体主义精神。
3、通过教学比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运球手型。
难点:运球速度快。
组织:分组
教法:
1、单手运球比赛。
2、障碍赛。
3、计时赛。
学法:
1、比赛中体会动作。
2、吸取经验,力争胜利。
要求:不断进取。
舒缓情绪
1、带领学生放松。
2、总结本节情况,宣布下课。
小学生篮球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开展系列拍篮球活动,使幼儿喜欢拍篮球.提高拍篮球的技能。
2.在活动中渗透小班数学教育内容,发展幼儿一一对应、点数、比多少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材料与相关环境设计
球若干。记录个人拍球次数所需要的小笑脸若干,记录图表。创设主题墙饰――《快来拍球吧!》,其中包含了幼儿拍球练习的照片。幼儿的个人拍球记录,集体的拍球汇总。
活动准备
教师应该在开展拍球活动前对本班幼儿进行一次拍球能力的前测,了解幼儿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层指导策略做准备。
活动过程
1、活动的引入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游戏的形式,或者在观察到本班有幼儿开始关注时引出拍球活动。
2、教师和幼儿一起尝试拍皮球,以了解孩子拍球的现有水平
(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我们决定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指导策略。于是,我们先对每个幼儿进行了初测,并按照幼儿的不同水平和体能达标的标准划分了四个层次。
层次一,不会拍球的幼儿有7人,占班级总数的24%。他们基本上没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没有想到要伸手拍球。还有的幼儿受到手眼协调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层次二,不连贯地拍一两个球的幼儿有12人,占班级总数的41%。球弹起来后,幼儿在拍球的时候总是不知道怎样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轻,球弹不起来。
层次三,能连续拍5个以内的幼儿有6人,占班级总数的2l鬈。本层次的幼儿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受到周围环境、同伴干扰,或是自身对技能掌握得还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层次四。能连续拍球5个以上的幼儿有4人,占班级总数的14%。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够连续拍三四十个。
3、调整难度。分层指导
层次一:请两个会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拍球的方法――皮球落在地上以后,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会不停地跳起来。
(在反复练习中,虽然该层次的幼儿还没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开始具备了拍球的意识,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动作,这在他们原有基础上是一大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对于手眼协调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要手把手地和他们一起拍球,告诉他们眼要看着球弹起来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儿伸。为了迅速地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在教室的活动区域中可同时投放练习手眼协调的玩具。)
层次二:进行拍球动作的分解。先让孩子们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弹的时候尝试用手接住球。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使幼儿感受球的上弹,掌握上弹的距离。在看到幼儿能够比较熟练地接住上弹的球以后。教师提示幼儿不再用手接球,尝试用手掌拍球。
小学生篮球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游戏
教学重点:
高、低运球
教学难点:
运球按拍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
5、组织队形:如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Δ
(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
(1)上肢运动;
(2)腹背运动;
(3)体转运动;
(4)正、侧压腿;
(5)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队形:扇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
教法:教师领做,学生跟随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到位。
三、基本部分:运球游戏
(一)耍球游戏:
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
(1)双手抛接球;
(2)环绕交接球;
(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自耍球练习。(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组织队形:散点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教法:
(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
(3)教师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
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
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
(6)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组织队形:散点
2、运球看数报数:
方法: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组织队形:散点。
(三)行进间运球
(1)教师讲行进间直线运球方法。
(2)学生练习。
(3)小结。
组织队形: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