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三只猴子教案推荐6篇

时间:2023-12-23 作者:Indulgence

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是教案编写中需要特别考虑的因素,教案提供了教学计划的结构,使教学更有组织性和条理性,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三只猴子教案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三只猴子教案推荐6篇

音乐三只猴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看图谱的方法,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三只小猴》。

2、有初步安全意识,知道不能在床上乱跳。

活动准备:

歌曲的音乐 猴子图片 自制歌曲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让幼儿欣赏音乐,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师:请幼儿说一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幼儿:两只猴子

2、老师出示猴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1)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的大声叫,快快下来别再跳

(2)两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的大声叫,快快下来别再跳

(3)有一只猴子在床上跳,他的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的大声叫,快快下来别再跳

3、放音乐,幼儿听音乐有节奏的跳

4、出示音乐图谱,让幼儿跟着图谱有节奏的跳

师:让幼儿分小组(三个一组),放音乐,有节奏的跳。

让幼儿用拍手的形式打节奏

5、老师唱歌打节奏,让幼儿听节奏跳(唱一只猴子时,一个小朋友跳,两只猴子时,两个小朋友跳......)

三:(1)让幼儿自己在桌子上摆出节奏谱(x xx x x......)

放音乐幼儿跳,老师指导

(2)老师打节奏,让幼儿分组表演

四:猴子们头上起包了,让幼儿猜猜猴子们去哪啦?放音乐

你们看床上静悄悄

猴子们不知道哪儿去了

床上床下都找不到

他们躺在医院不能动了

音乐三只猴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掌握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2、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体验歌曲幽默诙谐的情趣。

活动准备

1、《三只猴子》教学挂图、音乐cd。

2、若干“包”(用红色即时贴剪成“包”的形状)。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歌曲,初步熟悉旋律和歌词内容。

教师可引导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歌曲里唱的谁?有几只猴子?他们发生了什么?

2、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的前三段内容。

(1)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前三段的歌词内容。

教师可进行提问:三只猴子在干什么?后来怎么了?妈妈怎么了?叫他们干什么?根据幼儿回答,边指图片边唱出这部分歌词,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歌词。

(2)看图片初步完整跟唱歌曲前三段,重点掌握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3)幼儿自己看图片歌唱(可请个别幼儿上台边指图片边演唱)

(4)边玩游戏边唱歌,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教师和幼儿玩手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掌握歌词。

引导幼儿用左手的三个手指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拟猴子按节奏跳。念到第二小节“有一只”和“摔了”时,用右手的手指点左手中的一个手指,表示这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依次类推。

请三名幼儿扮演猴子,其他幼儿伴唱。当唱到第二小节“有一只”和“摔了”时,在其中一只“猴子”头上贴一个“包”。

3、结合图片学唱歌曲第四段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现在床上怎么样了,猴子们到哪去了。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演唱歌曲第四段,幼儿跟唱2~3遍。

4、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内容。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分别扮演三只猴子,边唱边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2)全体幼儿扮演“猴子”与教师一起游戏。可随机把歌词唱为“一群猴子在床上跳,猴子们的头上摔了一个包”。

音乐三只猴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律动小游戏《各种爷爷》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是唱谁的?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有几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来怎么了?(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赶快下来别再跳)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幼儿每说一个内容,教师就唱出这部分歌词,直到播放的内容全部用图片表示出来。我们给这首歌取一个名字叫什么?(三只猴子)

二、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歌曲中是三只猴子,那请你用自己的手指变出3只猴子吧

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三根手指头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拟猴子按节奏跳,边唱边做动作。

2、这首歌曲中小猴子是在哪里跳?(床上)那小朋友平时在床上跳吗?(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说出蹦蹦床上跳)在床上跳很危险,如果我们想玩的开心又安全就在那里跳?(蹦蹦床)今天你们都想去蹦蹦床上跳是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出示蹦蹦床乐园图)

4、你看,一个蹦蹦床有几只猴子(1只)看到一个小猴子我们就跳一下表示蹦一下床,幼儿跟音乐跳,

5、现在我们换个玩法,3个好朋友手拉手,听音乐跳

6、现在呀要给小朋友出难题了,那一只小猴子跳一下,现在要换种跳法,我想在第三个蹦蹦床里面住2只猴子,一只猴子跳一下,两只猴子跳几下(2下)幼儿跟音乐跳。

7、换不同颜色蹦蹦床乐园,让幼儿帮猴子去玩一玩,请2名幼儿自由发挥摆出不一样的图谱,并让他表演给小猴子看。

8、让幼儿自由选择那个颜色的.蹦蹦床乐园旁边站好。请一个颜色的蹦蹦床乐园里的小朋友跟音乐跳,另一组当观众给他们打节奏,然后交换当观众打节奏(分组跳)

9、让幼儿跟音乐用手指表演三只猴子

三﹑听歌曲的第四段,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提问:孩子们,最后这三只猴子都到哪里去了呢?(医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ppt)为什么小猴子都有去了医院了?(是头上摔包了)那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以后你别在床上跳了)对了,我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游戏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也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跳。安全了我们才会开心。小朋友们你们还想玩吗?好,那我们一起到教室外面玩一玩吧,边跳边带幼儿离场。

音乐三只猴子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歌唱活动《三只猴子》,旨在通过这首幽默、诙谐的歌曲,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本内容以故事形式串联整首歌曲,篇幅较长,不利于记忆,因此,借助图谱,图词结合,引导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并以游戏的形式始终贯穿教学,引导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情况下学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

活动目的

1.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习表现歌曲的幽默、诙谐。

2.在倾听、做动作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跳。

活动重点:

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在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习表现歌曲的幽默、诙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通过发声的形式导入活动

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发声练习。

二、基本部分:本环节利用情境创设,将幼儿带入到愉快的节奏王国,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游戏劲头。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谱的呈现,通过打节奏唱、游戏唱、表演唱等几种不同形式,较好的解决歌曲中的“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这句歌词。

1、欣赏歌曲《三只猴子》,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刚才你们用手指来做了手指游戏,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玩一玩好吗?这是一首歌曲,听听歌里有什么?(播放音乐) 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出示相应的图片边唱相应的歌词。)这首歌的名字就叫《三只猴子》。三只猴子为什么要在床上跳? (幼儿带着问题和兴趣去欣赏,激发了幼儿参与讲述的愿望)

2、学唱歌曲。

如果我们有节奏地在地面上跳,会比小猴跳得安全。你们想不想玩蹦床游戏?那我们就去节奏王国玩一玩。不过呢去那儿玩的孩子一定要听准音乐,有节奏地跳。

(1)、边玩手指游戏(三只手指代表三只猴子)边唱歌。

(2)、教师出示 x x x x 节奏谱,告诉幼儿在这首歌里,每一句话有四拍,一拍跳一下。请想要到蹦蹦床上跳的幼儿试一试按照这个节奏一起跳。(边听音乐边看老师的手势跳)请小朋友分组,按所示节奏跳。

3、表演歌曲。出示 x x xx x / x x x xx / x xx x x / xx x x x 节奏谱,幼儿根据节奏模式进行游戏。 (幼儿在游戏按节奏跳的过程中轻松的掌握歌曲的节奏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反复吟唱更容易让幼儿记住歌词内容。)

4、欣赏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围,知道不能在床上跳。

刚才三只猴子头上都摔了一个包,现在他们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你想对小猴说什么? (运用突入呈现的方式让孩子们较好的理解歌词内容,让幼儿自己来思考正确的做法) 我们能不能在床上跳?为什么?在其它活动中,我们也要注意安全,要学会保护自己。 做放松动作。 (通过讨论让幼儿理解乱蹦乱跳是很危险的,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安全教育。)

音乐三只猴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并初步学习歌曲的诙谐、幽默的风格。

2、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3、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乱跳。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张;玩偶小猴三只)、粉色小包包三个2、表现歌曲内容的图卡十二张、字卡:三只猴子3、猴妈妈头饰五个、小猴胸饰十二个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猴子爬树》

老师带上胸饰,做猴妈妈与孩子一起表演。

师:小猴子们,跟着妈妈一起去爬树吧。小猴子们可真乖,爬树的时候都会注意安全。可是,还有三只猴子可调皮了,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玩的吗?那就请你们看个节目,节目的名字叫《三只猴子》(出示字卡)二、观看表演,组织讨论。

1、教师操作小猴玩具,通过表演演绎歌词内容。并念最后一句:赶快下来别再跳。

2、通过提问理解歌词内容。

1)谁来说说三只猴子是怎样玩的?(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简单归纳,并分别出示相应的图谱)分段练习说歌词。

2)教师示范念歌词。

师:我把小猴子玩得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就变成一手好听的儿歌了,想不想听?如果你会的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念。

3)引导幼儿学念歌词。

师:好听吗?你们要不要试一试?(跟着老师念一遍)师:好听的儿歌如果配上好听的节奏,会怎样呢?听你们听一听。(跟着钢琴节奏念一遍)三、幼儿学唱歌曲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好听的儿歌还可以用好听的歌声唱出来呢。仔细听好了……2、幼儿随乐学唱歌曲,重点练习第二句。

师:你们想试试吗?你觉得那一句话唱起来有点困难?(重点练习)3、学习有表情的演唱。

1)师: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开心)一起用开心的样子唱一唱。摔了一跤后感觉怎样?谁来学一学?妈妈在喊得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分句学唱)2)那我们唱的时候,把猴子开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妈妈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是不是会更好听呢?一起试试看。

四、歌曲表演。

1、教师邀请三位幼儿合作示范表演。

2、分组表演。

幼儿每四人一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并渗透安全教育。

1、师:刚才三只猴子跌下床以后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听一听(老师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们躺在医院不能动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2、后面的客人老师也不知道猴子道哪里去了,跟着老师一起唱给他们听,好吗?(唱到不能动了的时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动)躺在医院不能动感觉怎么样?(难受)以后还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那我们也要来让小猴子知道以后不在床上乱跳,应该说什么呢?(幼儿讨论)老师也想用歌声告诉他们,让我来试试看。唱“以后不要再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开心的乖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音乐下载

活动反思:

?三只猴子》这首歌曲是由台湾著名歌星张帝演唱的曲调进行改编的,歌曲幽默诙谐,曲调活泼,趣味性强,叙述着猴子在床上跳,妈妈焦急的有趣事件,深受孩子所喜爱。歌曲共有四段,曲段中十六分音符xxxx xxxx∣的节奏与部分歌词的演唱,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唱好其中的十六分音符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并通过图谱、肢体动作、有趣的指偶表演等重点练习,让幼儿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达到熟悉歌曲旋律的效果,进而学唱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音乐三只猴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倾听和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 2、体验歌曲的诙谐、幽默。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在床上乱跳是不安全的。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贴贴纸若干、磁铁

一、以手指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主题,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猴子荡秋千》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好吗?

二、借助图片理解第一段歌词内容。

1、两只猴子被鳄鱼吃了,三只聪明的猴子逃到了家里,你们瞧它们都在干什么?

2、教师按节奏念第一段歌词提问:(1)有一只猴子怎么了?(2)妈妈是怎么做的?(3)妈妈都说了些什么?

3、师幼一起按节奏完整学念歌词

4、幼儿完整地学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师幼完整学唱第一段(唱2—3遍)

2、看看床上还有几只猴子?(两只)那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3、最后剩下几只?(1只)这句歌词有点不一样,你们听!

4、完整学唱歌曲1-3段

四、表演歌曲

1、请幼儿借助肢体表演歌曲。

2、请几名幼儿上来扮演小猴子在床上跳,没请到的小朋友一起帮忙唱歌。

3、全体幼儿表演歌曲。

五、学唱歌曲第四段

1、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理解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你们知道猴子去哪了吗?(幼儿猜测)

2、在哪呀?(出示图片2)

3、学唱第四段。

六、完整学唱歌曲。

七、安全教育:学会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