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教案5篇

时间:2024-01-02 作者:Cold-blooded

教案的编写要求教师详细规划教学步骤,从而提高他们对教学过程的掌控力,教案需要教师对某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语文综合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综合教案5篇

小学语文综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与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阅读《故乡的杨梅》了解课文抓住几个方面的特点来描写故乡的杨梅,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通过介绍特产,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给喜欢的特产做广告或写产品介绍,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交流活动了解全国各地特产。

[教学难点]为特产做广告或写产品介绍。

[教具准备]师生共同收集的家乡特产的实物或图片,也可做成课件,为课堂上交流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全国各地的特产。这节课我们重点来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特产好吗?咱班同学来自祖国各地,谁先说一说? (指名说自己的家乡是哪儿,特产是什么)

刚才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都是一个样的,只说出了家乡的特产叫什么名,都没有把家乡特产的样子、特点介绍出来,如果大家都这么介绍,怎么会使人印象深刻呢?丁丁现在成了小导游,看看他是怎样介绍家乡特产的?

二、阅读短文,学习写法

丁丁的故乡在江南,他介绍的是故乡的杨梅,对杨梅你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问题)

1.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边读边画出文中介绍了杨梅的哪些特点。(学生自读后交流回答,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

2.你最喜欢杨梅的什么特点?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先自己读,再和同桌读一读,比比谁能读出喜爱之情。

3.指名读,学生评读。给学生放介绍杨梅的课件。

4.丁丁为什么能把杨梅写得如此诱人,使人难忘呢?

三、口语表达——介绍家乡特产

你能不能也做一个小导游,像丁丁一样夸夸自己家乡的特产?请你介绍时要像《我爱故乡的杨梅》那样,抓住形状、颜色、味道或按其他的顺序说,请大家先在小组里和同学练习说一说,比比谁介绍得最好。

谁愿意当小导游,介绍你了解的一种家乡特产?

四、笔下生花:为喜欢的特产写广告或产品介绍

刚才我们交流了自己所收集的特产资料,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老师也受益匪浅,我真为你们的家乡感到自豪!你们的家乡拥有这么多丰富的特产资源,如果要让更多的人都了解这些特产怎么办呢?(学生交流,共同推荐——做广告或者写产品介绍)

选择自己喜欢的特产为它写一份产品介绍或是广告词,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和你的朋友合作。两三句可以,四五句也行,要把产品的特点介绍清楚。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小结。

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搜集有关特产的资料,学习、讨论、交流有关介绍特产的方法,了解了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各地的特产,让世界了解我们,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为宣传家乡的特产多出主意,为把家乡的特产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而努力。

[板书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杨

梅树: 四季常绿叶狭长

果实: 形状颜色味道

小学语文综合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学生认识全班同学的姓,学习识字,增加识字量,了解有关百家姓的一些知识。

2.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面。初步学习搜集和运用信息,和别人交流信息。

活动重点:让学生认识自己班上同学的姓,了解有关百家姓的一些知识,了解综合性学习的一些学习方法与过程。

活动难点:学生解决问题是本课难点。

教学总课时:五课时。

活动准备:

教学总过程:

一、准备阶段(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激发学生对自己姓什么这个问题感兴趣。

2.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姓,确定探究内容。

3.根据探究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组内分工。

4.指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数学老师姓xx,美术老师姓xx,我姓xx。

你们也有各自不同的.或相同的姓,请大家介绍自己姓什么吧!教师随机板书学生介绍的姓,让学生自己教读黑板上的姓,让全班同学认识这些姓。对你们自己的姓想知道些什么,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设计理念:用学生自己的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去思考,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身边事物的兴趣。)

(二)确定探究话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归纳出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1.自己跟谁姓?

2.自己姓的来历?

3.有关姓的趣事。

(三)寻求探究方法

既然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哪你们该怎么办呢?(众说纷纭)

老师归纳出可行的办法提出建议:

1.请相同姓的同学分为一组,进行商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2.回去问家长,不懂就问长智慧!

3.上网查资料,勤动手,万事解决不用!

以上方法进行综合使用效果最好。

(设计理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尝试解决问题

1.每个同学都用上面三种方法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姓进行分组,同姓的分在一起确定组长。

3.指导组长根据同学的特长分工。

(出示要求:组长负责召集全体组员,安排具体工作;每组有资料收集员、资料整理员、成果汇报负责人等;做到每个组员有事做。)

(四)布置探究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二、搜集整理阶段(两课时)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根据内容来分类搜集整理资料;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时逐步找出问题的答案;

3.根据学生资料内容,帮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展示成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经过辛勤的劳动,我们有了丰收的成果。

(二)学习方法

1.出示资料筛选标准(是否与提出的问题有关。)

2.教师以“王”这个姓为例教会学生如何筛选资料。

(1)“王”姓的来历?

(2)有关王姓的趣事。

要求:选择的资料必须与问题有直接关系,资料的排列要归类,要有序。

(三)筛选资料(小组讨论,共同决定。)

(四)形成观点

以“王”姓为例指导学生找出前面提出探究问题的答案。

(五)作业布置

利用课余时间修改并完善本组的探究出的答案。

小学语文综合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感到部首与汉字的关系,感悟汉字的趣味性。

2. 正确、规范地书写“假、似、准、谁”。

3. 继续练习。

4、 继续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及时记录生活中的所观所感。

过程与方法:

1. 从“趣”入手,以知识之“趣”调动学习之“趣”。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态度、情感、价值观:

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体验、感悟汉语言文字中蕴涵的美妙之处。

二. 教学准备:汉字卡片。

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小笑脸”)想得到它吗?那你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些“小笑脸”就愿意和表现好的同学在一起,有信心得到它吗?现在和老师看下面的题目。

二、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出示题,请学生认真观察。

2、你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3、.拓展游戏:还有哪些偏旁与汉字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三点水旁、(河,流,湖,海,江)两点水旁(冰、冷,冻)木字旁(林、柳、树、杨)、、、

(二) 把字写好看.

1. 请平时写字好的学生说说如何把字写好。

2. 观察“假、似、准、谁”四个字的特点(左中右结构)

3. 小组讨论如何写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4.描红写字,评出(写字小能手)

(三)我的采蜜集

你们的“采蜜集”里一定有采了不少“蜜”吧,快拿出来让大家“尝一尝”。

1. 在小组内读自己的“采蜜集”,最好说出从哪里“采”到的。

2每组推举一个优秀的在班内展示。

4教师鼓励学生继续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好篇。

(四)读读背背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并背诵。不认识的字可以。

2. 你还搜集到了哪些描写夏天景色的文章?

3. 小组内展示。

小学语文综合教案篇4

活动内容:

综合学习七包括“有趣的汉字”“比赛”“把字写好看”“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五项学习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多音字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到汉字的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用不同的方法,比较怎样快。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4、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我的采蜜集)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歌,你们想听吗?放录音。

品读歌词,自己解决不认识的生字,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领会歌词中所蕴涵的情感。

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采蜜集”中摘抄喜欢的歌词,还可以给歌词配上插图。

二、有趣的'汉字:

出示两句话,体会“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读音。以比赛或游戏的方式说出自己知道的多音字,并把多音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认识。

三、比赛:

出示一些有特点的字,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查的快,从而总结出认识的字用音序法快,不知道读音的用部首查字法快。

第二课时

四、把字写好看:

1先让学生观察四个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总结出字的特点。

2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结构。

3说一说怎样写才能写漂亮。

4描红写字。

五、读读背背:

1用自己喜欢方式读通句子。

2同坐之间或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对句子的理解。

3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4课后搜集整理一些珍惜时间的名言。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快乐的“六一”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使学生逐渐养成为自己的制定简单的计划或方案的习惯。

活动过程:

1、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对吗?那你原来的“六一儿童节”都是怎么过的?

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

班内交流,你觉得谁介绍的“六一儿童节”是最快乐的。

2、我们都想过一个快乐、美好的的“六一”,那么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商量一下怎样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出示课题:快乐的“六一”。

3、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怎么把活动场地布置的漂亮一点?都有那些人来参加呢?安排什么样的精彩节目来庆祝节日?……

4、班内交流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之后说一说每套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5、集体总结制定一个合理的,大家都满意的活动方案,并按这一方案去欢度“六一”。

小学语文综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开展综合活动,学会赞美、亲近、了解和珍惜水。

2、通过搜集赞美词,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和热爱珍惜水。

3、通过对水的感情,学会珍惜水。

4、培养学生能够与人沟通、善于交流,乐于戌人合作学习,并且在学习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课件欣赏:各种水的美景。

三、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水的语句。

1、古诗中的:如唯见长江天际流、秋水共长天一色

2、诗歌中的:如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洪湖水浪打浪

3、现代诗文的:如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徐志摩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划!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楚。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并引导学生欣赏感悟这些有关水的语句。

五、谈谈在生活中你对水有喜欢。(如喜欢游泳的'讲与水的感情;喜欢欣赏雨景的讲雨景之美妙)

六、布置作业:

1、了解我们用的自来水、井水是怎么来的。

2、调查河面漂浮物是什么,它们从哪来的。

3、接水实验:看水龙头一小时能滴多少水,并将结果乘以24(每天24)小时,计算一天会滴多少水。

第二课时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师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展开综合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水,懂得该怎么去珍惜水。

二、引导交流,走进水的世界。

1、汇报课后调查的结果。

(1)我们用的自来水、井水是怎么来的。(着重讲过滤的过程)

(2)河面漂浮物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有什么体会。(抓住水源污染展开)

2、课堂小实验,说说你观察到什么,有什么体会。

(1)接水实验:看水龙头一分钟能滴多少水,并将结果乘以60(每小时60分钟)再乘以24(每天24小时),看看一天会有多少水。

(2)放大镜观察水,折射、沸腾、溶解糖等实验。

三、指导习作。

1、围绕珍惜水的话题,结合实际,谈谈平时对水的珍惜。

(1)如何珍惜。

(2)如何不珍惜。

2、指导选材,提示启发:

(1)以前曾往小河扔过脏东西、吐过痰,我想给小河写封道歉信。

(2)我和同学们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写份倡议书。

(3)想象作文:《假如所有的小河干涸了》、《停水一个月的日子》、《青蛙的眼泪》

3、引发讨论,拓宽思维:你认为写些什么,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了也感兴趣?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水的诗句。

2、说一个有关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