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迹材料中,我们应该真实地反映自己在实际环境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通过事迹材料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和人类的普遍价值,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1
佘依依同志是大沽街道和美苑社区党委副书记,她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丈夫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家人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带头发挥着文明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
佘依依同志作为一名社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使命。在创文、创卫、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的工作中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舍小家、为大家”,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她的丈夫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员工,始终精准核对每一项数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默默坚守在海洋石油事业一线。
社区工作繁忙时,丈夫就是她的坚强后盾。发动家里的老人帮忙带孩子,自己陪伴妻子到深夜,并主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打电话排查疫苗接种信息,社区的人一看到这一家人都会说一句:“又是全家总动员呀!”。丈夫28天工作在海上,28天陆地倒休,当他在平台的时候,佘依依同志细心照顾一家老小,她婆婆总是和外人说:“我儿媳妇比儿子还亲,每年安排我们老人去体检,我们都把她当亲闺女看待。”就因为这样的相互理解与扶持,夫妻双方在工作繁忙无法照顾家庭时都能够安心。
在今年年初天津新冠疫情发生时,佘依依夫妻一同参加了滨海新区的三次大筛工作中,不辞辛苦,每次都是第一个到岗位,坚守到最后一岗,被大家称为“抗疫”夫妻档。佘依依同志还在全家的大力支持下加入到了支援津南的志愿队伍中,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成为她逆行的强大动力。在近两年的疫情当中,佘依依同志的丈夫经常在下班之余参加辖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宣传、卡口执勤、疫苗接种服务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佘依依同志用自己的担当影响着家人,使他们自觉地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战胜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中来。
爱党爱国爱家,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乐于奉献,这就是佘依依的文明之家。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2
“你好,我是一名大学生,想申请当一名志愿者。”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名大学生掷地有声的请战书。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返乡在家的大学生王文静,没有宅在家里,而是主动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来,自此在防疫一线中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土地。
返乡大学生王文静,现就读于西安培华学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本来她可以像其他学生一样放假在家,足不出户,但她怀揣着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利用学习后的闲暇时间,主动找到当地的北安社区,承担起了社区信息录入工作,积极主动投身到社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她在疫情防控期间,负责对返隆人员、居民入户排查表和对隔离人员进行体温信息录入工作。
“隔离不隔心”。在此期间,她还跟随社区干部走家入户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所需物品,为儿童送去书籍。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排查,发放防控宣传单页,粘贴隔离通知单,提醒社区居民戴好口罩、减少外出,不要到人员密集场所,加强个人防护。王文静工作积极细致,对内信息录入,对外宣传排查,不仅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还得到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
年轻的大学生王文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致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逆行者。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3
刘津凯,汉德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月9日天津疫情开始蔓延,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社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9日至19日,10天的时间里,每日在社区中都能看见他的身影,从第一天的引导居民到第三次筛查中的志愿“小组长”,逐渐成为“万能手”,随时可补位不同位置。在检测人群中,有的残疾人行动不便,有的老人没有健康码、行程码。每当检测人员遇到难题时,刘津凯都会主动上前提供服务,帮老人推轮椅、搀扶老人坐下、为老人注册健康码、给老人戴上口罩、解答各种问题,体贴又周到。每一次的志愿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10天内累计志愿服务近100小时。
19日,第四次筛查准备阶段,负责领取相关准备材料的他,在返回社区途中发现街边的垃圾桶中冒出黑烟,感觉事情不对的他,第一时间下车,前往查看,看到是火情后,他果断拿水灭火,并呼喊周边商户一起将火情制止。随着火情扑灭,他默默离开,抓紧时间将准备材料送至社区,又一次投入到疫情战斗中。
2-3月期间,疫情蔓延未能停止,刘津凯的志愿服务之路也未停止,2024年春节期间,他放弃与家人团聚,一直忙碌在社区大筛的路上。在新北街道欧美家园社区3月20日突发疫情时,作为青年志愿者,依旧冲锋向前。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4
从教十年来,高邮市龙虬镇张轩小学“最美巾帼”张丽老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教育教学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秉承“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抗疫后方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武汉。
疫无情,助力之情。“500元,钱不多,却是我的一点心意。当初入党时举过拳头宣过誓,我不能战斗在一线,只能在后方做好自己的本职,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这是张丽继2月份响应龙虬镇教育中心校“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捐款倡议,主动参与爱心捐款后,又交纳“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行动就是战斗。在这防疫的关键时刻,她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抗疫阻击战作一份奉献,发出一点点光和热。
疫无情,防控在前。疫情期间,张老师还负责学校疫情日报及疫情防控档案的整理工作,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从1月24日起,她每天主动联系并在张轩小学防控群里收集教师上报的全校师生的健康情况和外出情况信息,进行整理、汇总、登记、并最终形成《张轩小学疫情防控-学生健康状况日报送》台账,并于每天下午4点之前上报校领导与教育中心校。在防控期间,她及时完成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所有要求上报的`信息。她还协助学校做好疫情的宣传报道,每天做到宣传到位、防控到位、排查到位,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张老师还积极承担学校的疫情期间的防控值班任务,早晨六点多从高邮出发赶往学校,克服中午就餐不便的困难。在校值班、巡查期间,严查严防,认真站好学校的值班岗,确保学校的安全。
疫无情,线上教学见实情。在疫情期间,为充实学生的寒假生活,她积极配合市局和学校安排的线上学习活动, 并自主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每天坚持在线答疑,帮助学生解决线上学习中的困难,对班上参与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主动与其家长交流并帮助解决困难,班上的周睿同学,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不会使用手机看视频,张老师多次电话联系,通过微信一步步截图指导爷爷学会进入平台,坚决不让班上一个孩子掉队。
昨天已经过去,未来在于耕耘,用张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在村小这片沃土上,我只是一株平凡无奇的小草,我将和老师们一道用心去成就事业,站好三尺讲台。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5
2024年1月9日,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气势汹汹进入了安阳,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安阳按下暂停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南固现小学校长贾向华,更是第一时间就积极行动,响应政府号召,成立南固现小学志愿者团队,并且任团长,打响防控疫情保卫战。贾向华校长冲锋在前领导全校老师作为志愿者与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干部密切配合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面对严峻复杂疫情形势,贾校长作为老共产党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时刻,领导全校志愿者勠力同心、迎难而上。
贾校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工作,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迅速进入应战状态,确保有力有序完成全员核酸筛查任务,全面摸清疫情风险底数,增强防控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让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各个链条高效运转、各条防线坚实稳固,筑起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铜墙铁壁。经过深思熟虑、科学谋划、合理安排,使得核酸检测工作在南固现小学进行高效安全有条不紊的进行。
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已经带领南固现小学的志愿者们将核酸检测场地布置完毕。并且对老师志愿者们在这轮核酸检测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进行预演、布置。尤其是第八轮核酸检测,我们需要6点就到岗,然后把核酸检测工作准备到位,贾向华校长5点多就从安阳赶到学校,工作就绪时,月亮还高高的挂在西边的夜空。
贾向华校长说,防疫工作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犹疑、丝毫懈怠、半点侥幸、半点闪失。这是一场考验决心和意志的大仗,也是对组织动员能力、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贾向华校长始终告诫大家要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防疫规定,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常通风”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就是为防疫做贡献。配合做好全员核酸筛查工作,一旦身体出现异常,第一时间向有关机构报告,这是对自身健康的高度负责,更是为全社会竖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贾向华校长带领南固现小学志愿者配合社区和医护人员按照不同分工,自核酸检测以来始终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圆满完成了连续八轮的全民核酸检测采集工作。
抗击疫情,逆行最美,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暖春不会来临,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必能战胜疫情,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6
李文方:中共党员,学校办公室主任,学校抗疫工作总协调,五年级三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残冬腊月还在吹着凛凛寒风,新型冠状病毒来的比春节早了一步。本该是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如今人却寥寥无几。
用担当彰显党员本色。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生活节奏,接到任务后,李文方主任勇当第一批抗疫先锋,并架起教育局、办事处和学校之间的协调联络,全然不顾年幼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父母,舍小家为大家,挺身而出,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打赢这场“无声的战役”贡献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力量。
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1月11号凌晨2点接到电话后,马上联系安排,确保15名志愿者7点准时到岗,并率先承担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员。下午6点核酸检测结束,安排好接下来几天的志愿者工作,嘱咐志愿者随时关注群消息,连续几天在凌晨1点接到电话,做出安排,确保10名信息员准时到岗,保证安钢近8000名职工的核酸检测顺利完成。接到15号全员上岗的任务后,立即协调安排,把55名志愿者分列四个阵地。安排好工作后已接近夜里12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妻儿已进入梦乡。
穿上防护服,变成了“大白”!为加快信息录入,整天都是滴水未进,寒风中手指冻僵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刻!调整人员或岗位,信息录入,整理防疫资料……紧张的工作,常常导致血压升高,可一旦投入工作,身体上的不适早已忘之脑后。虽说这期间对不起父母和妻儿,但点点滴滴的辛苦和努力,能为家乡亲人守护好疫情防护的第一道屏障,也深感欣慰!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坚守仍在继续,虽然不是医务工作者,但也要和医务者一起奋战在第一线。李老师始终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用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很好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光辉本色!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7
2月12日晚,早过了下班时间的急诊科护士王欢欢脱下防护装备,正用手轻揉自己的脸,想缓解一下长时间穿戴隔离面罩在脸上磨出的印记。虽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里仍透着刚毅与坚定。
在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承担急诊科的本职护理工作,还是医院发热门诊的专职护士。春节前她就进入发热门诊值守,连续在一线奋战十天,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休息。有同事关心她“别这么拼,休息一会”,她笑着反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老家的亲人曾问她“春节还回来吗?”,她只能推说工作上忙可能还回不来。她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自己在“危险”的地方值守,对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连年夜饭也只是在医院匆匆对付。
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王欢欢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了减少防护装备的穿脱次数,她时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工作,毫无怨言。
她因为基础扎实、技术到位,还同时承担起发热门诊护理带教老师的职责,指导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人员及收款处非医人员如何做好防护、规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时间耐心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发热门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细心的她还发现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大多非常紧张、害怕,她就主动和患者聊聊天、说说话,安慰他们。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导下平复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神情,她都感觉工作没有白费,自己心里也暖呼呼的。
在与疫情的正面交锋中,发热门诊的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他们奋战一线,尽己所能,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