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事迹,让我们认识到人生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可能性与希望,先进事迹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英雄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身边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党英雄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党英雄事迹篇1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面对不期而至的大疫情,她没有退缩,没有逃避,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疾控一线战士的英雄本色。
疫情面前,她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她,是父母牵挂的女儿,是孩子亲爱的母亲。可是身为疾控工作人员,面对疫情的发展,她没有选择退缩,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
大年三十下午两点,当接到值班人员通知后,现场疫情处置小组全体人员立即集结完毕。
帽子n95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护目镜胶靴外层手套……一系列的打算动作完成后,虽是朝夕相处的同事,但彼此之间已然分辨不出谁是谁,她带领大家一一整理了着装,确保每个人的防护措施到位,随着现场疫情指挥员的一声“上车,出发”,印有_县疾控中心标志车奔向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疫情面前,她是勇毅担当的战“疫”先锋。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了[_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她所在的流调组对县医院报告的34例住院观察病例,进行了流调,对150余人密接人员逐个进行了排查,确保不漏一人。
她穿梭在危机四伏的医院隔离区,近距离面对病人,她通过手中的纸笔精准记录下病人的各项信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
寒冬夜幕,她和流调组的同志们伏在办公桌前,继续书写着流调报告……这样的情况对于此刻的她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国难面前,每个人都有‘责任’。
1月23日晚上7点多,她刚从流调一线下来,回到科室,电话响了,是她爱人的电话,一名刚从执勤一线换岗歇息的警察,电话那头问到:“老婆,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她停顿了一下,摇摇头说:“我还有工作,有什么话回家再说吧!”语气是那样的坚定和不舍。“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电话那头是掩饰不住的喜悦,她鼻子一阵酸楚。科室的同志都调侃到,“呦,都老夫老妻了,还这么浪漫,哈哈哈……”,一阵欢声笑语,宛如洗去了大家这些天所有的疲劳,也冲淡了疫情带来的恐怖。
疫情面前,她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劳的,她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照顾好两个孩子,但由于‘疫情防控’‘责任’重大,有时无暇顾及家庭,经常是深夜回家孩子已经睡着,总感觉亏欠孩子。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选择了工作,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她分管的科室在她的带领下曾被评为“咸阳市疾控中心先进科室”“_县卫健局先进股室”等荣誉。
疫情当下,她和所有的奋战对抗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们一样,始终把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到首要位置上,用实际行动向疫情发起“冲锋”。
正是因为有着无数个像她一样冲锋在前的疾控人,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全县人民守护着“第一道防线”,我们看到了期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一起加油,期望不会太远,胜利就在前方......
党英雄事迹篇2
开始,我对邓稼先了解并不深,在读了杨振宁先生写的《邓稼先》后,我更多地了解了邓稼先这个人,在我心中有很大感触。
邓稼先生于1958年8月,带领大学毕业生研究原子弹制造工作。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在1949年10月16日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爆炸了中国第一颗氢弹,有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他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
但邓稼先不引人瞩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没有小心眼,喜欢“纯”字,这和其他的核弹研究工程的领导人不同,比如奥本海默就和他大不一样,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而邓稼先却在中国鲜为人知。
邓稼先还始终站在中国原子弹制造的第一线,一次井下有一个信号检测不到了,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句:“我不能走。”仍旧站在第一线,他这种不怕牺牲,一心只为祖国的精神令我感动,为了祖国核工程成功,他表现出不怕牺牲、敬业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深深鼓舞着我,我心中对邓稼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是“两弹”元勋,是中国核工程的领导人,他为中国的核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邓稼先,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精神时刻激励我奋发学习、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努力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
党英雄事迹篇3
寸步不让 以英雄气展中国魂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喀喇昆仑、边陲之地、冰峰雪谷,戍边英雄以热血筑起祖国巍峨界碑,用青春守护华夏岁月静好,彰显铮铮英雄气、巍巍中国魂。
他们捧着最纯粹的初心坚守在边疆,其间蕴含的国之爱,令无数中华儿女动容,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又该如何对标英雄,当好人民的坚强后盾,保我山河无恙呢?
汇“青春撰写忠诚言,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忠胆之气。“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无畏于高寒缺氧、满目荒漠冰川的恶劣环境,无惧于漫长冬季、荒凉时空的风雪洗礼,一颗颗年轻的心选择了奔赴边防一线,从此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挫败外敌,将祖国牢牢护在身后。我想,这是属于年轻一代的担当,展现的是“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勇敢,传递的是对祖国最真挚的爱。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更应学习英雄、争当英雄,把“党叫干啥就干啥”镌刻于心,将“我是党员我先上”固化于行,持赤子之心,圆中国梦想,做到无愧于信仰。
聚“纵千万兵马当前,敢亮剑力挽狂澜”的斗争之气。“宁洒热血,不失寸土。”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的公然来犯、步步紧逼,年轻的战士没有畏惧、不曾退缩,冲进“石头雨”、闯入“棍棒阵”,站在最前方,用小小的身躯挡住外敌,用稚嫩的双肩扛起重任,赓续中国军人的血性。当前,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党员干部需向戍边英雄看齐,在危难之际敢于亮剑、于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向顽疾开刀,向积弊宣战,用打不垮、压不倒的精神气,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绘出新时代壮美图景。
凝“患难与共同舟济,以命相拖生死情”的团结之气。平时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战时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这支英雄的戍边队伍用上下同欲、生死相依凝聚起抗敌的强大力量,交出以少胜多的完美答卷。他们用身体力行说明,唯勠力同心,方能共克时艰。党员干部应向英雄队伍致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铆足干劲、恪守职责,铸就坚不可摧的“钢铁堡垒”,形成干创事业的“工作合力”,助力幸福安康、国泰民安的锦绣河山的建设。
党英雄事迹篇4
虽时光荏苒,但中华儿女从未忘记曾经所经受的屈辱,我们鉴往知来,在对历史的铭记中奋斗和崛起。
回望历史征程,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中国被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然而,中华民族从未屈服,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抛头颅,洒热血,1945年,不屈的中国人民彻底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它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是他们!那群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人;那群用手中的笔和纸来抵制侵略者的人……是他们!是他们的奋力反抗,让一直被挨打的中国“站”了起来!让曾经一直受欺凌辱骂的人,也能挺直腰板说话!他们在中华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地站起来,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日寇指向老百姓的枪口!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宁死不屈,绝不让日寇从嘴里套出什么,而去危害人民群众!
就是这么一群将生死置之度外,将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的人,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对于老百姓送的一针一线,他们都不接受,反而将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人民群众。
“蔡廷锴坚拒日寇”“许世友搏杀日本大佐”郝梦龄浴血忻口”“抗联英杰杨靖宇”“永远的赵一曼”……就是这些不断涌出的英雄人物,做出了一件又一件惊人的`事,给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让全中国人民的心拧在了一起!
他们做这些,不就是想让我们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不受人凌辱吗?我们都知道,红领巾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如今的幸福生活也是由他们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那么,生活在安然盛世的我们不应该做些什么吗?现在我们虽是稚气的小学生,但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就是我们报效祖国的本领,就是我们反击敌人的利剑。
正如那句“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所说的,我们现在的一切背后都是有无数的人付出了汗水!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
“落后就会挨打!”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党英雄事迹篇5
苗条的身材,一头乌黑光亮的长发下镶嵌着一双黑宝石般明亮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就是我敬爱的老师——张老师。
张老师是我转学过来,第一位担任我班主任的老师。我记得刚转来的时候是默默无闻的,别的同学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也是小声的回答。在这个陌生的班级中,我没有朋友,不敢与周围的同学交谈,在加上自己非常胆小,使我变得自卑、没自信。在我转过来的第二天,老师让我上台做自我介绍,那时的我紧张的要命,周围同学们的目光,都“刷刷”地往我这看齐,使我更加紧张、惊慌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这时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慢慢地抬起头来,与老师那宝石般的眼睛对上了目光,它似乎在说:“来,鼓起勇气,大胆点!没关系的!”顿时我感到体内流动着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我鼓起了勇气来,走向了讲台,结束了一场精彩的自我介绍。
还有一次张老师生病了,语文课迟迟没有来。此时我的心里十分焦急,恨不得立刻飞到老师面前,看看老师怎么了?是生病了?还是遇到了麻烦?就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候,张老师的背影突然出现在班级的门口,紧接着,张老师走进了教室。坐在第一排的我清楚地看到:老师的脸色脸色有些苍白,嘴唇上没有一的血丝;还有平时那黑宝石石般明亮的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光彩。但老师却勉强的挤出了一丝笑容来面对我们,是想让我们不要为她担心吧。在这节课上,同学们没有了以前的喧哗、吵闹,只是在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课。我正认真地听着老师那绘声绘色的课时,忽然发现老师的额头角边渗出了几颗豆大的汗珠,接着讲课的声音也低了下来,在黑板上写字的手也不停地颤动着。突然老师双手撑着讲桌上,好像在看教材,但我从间清楚的看到:老师眉头紧皱,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同学们互相看了看,都很担心张老师……
过些日子,张老师的病渐渐地好了起来,还与我们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师当老鹰,我们则是一群调皮、可爱的“小鸡”。我们玩的好不乐乎!您就像一朵纯洁的百合,默默的开放。既没有茉莉花那浓郁的芳香,也没有水仙花那潇洒的风韵;既没有杜丹那华贵的盛装,又没有菊花那飘逸的气质。但您以自己独特的美姿,创造了我心中一道最亮的光芒!——我敬爱的老师。